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9115638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考点2.6.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1“自由放任”的美国及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ABCD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经济危机是1929年10月24日爆发,延续到了1933年,而题干所限定的时间为“19201929年”即危机爆发前的“繁荣时期”,故排除。答案:A21926年美国出售的汽车约70%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进行,当时美国流行

2、的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现象造成的影响是()A市场繁荣B汽车制造业发达C银行业发达D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解析: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实际上隐含着巨大的危机,其中一点就是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更烘托出市场的虚假繁荣,这说明了当时正常的经济秩序被打乱。答案:D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C生产的产品太多,实在无法利用D减少库存,筹集资金,准备扩大再生产解析: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是为了维护商品的垄断性价格,以免造成人为的价格下降,维持高水平的垄断利润,故选B。

3、答案:B4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他在1933年就职美国总统,推行的“新政”,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和民主政治,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新政”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D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凯恩斯主义,但各国仍坚持放任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导致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这也说明国家政策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性。故选B。答案:B520世纪3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信中说:

4、“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A自由放任经济的时代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C“福利国家”发展的时代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答案:B6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C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生活状况D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解析:本题可以从罗斯福的阶级立场方面分析,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政治家,其根本目的必然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故选

5、B。答案:B7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在当时的形势下,美国的这种做法()A有力地刺激了美国的出口贸易B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C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有效的模式D加快了美国摆脱危机的进程解析:1930年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增加进口商品的税率是保护本国贸易,这必然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答案:B8下图是反映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幅漫画,画中的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旁边站着一名护士。根据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判断,漫画中的“护士”应是(

6、)A.国会B州政府C大法官D副总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与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考查内容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答案:A9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影响极大,时间很长,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这场危机的事件是()A罗斯福新政B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C第二次世界大战D“自由放任”政策的实行解析:罗斯福新政虽然使美国基本渡过了难关,但没有彻底摆脱危机,真正使美国摆脱这场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理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

7、现战时繁荣。故选C。答案:C10下图是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总统之一,被称为“管理大企业的天才”,其政府的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经济C供给创造需求D控制货币发行量解析:首先判断该人物是美国的总统胡佛,在位期间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政策,故选A。答案:A11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都采取了一定的手段来“治理危机”,结果各国越努力,经济危机越加深,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资本主义空前繁荣造成的B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造成的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造成的D各国资产阶级政府各自加强管理,以邻为壑造成的解析:本来由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地爆发经济危机必将影响到其他地

8、区,大家可以通过合作共同克服。但由于各国都想把经济危机转嫁到邻国,以致出现以邻为壑,经济危机反而延长的局面。故选D。答案:D12规定雇主不得干预或图谋控制劳动工人组织,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的法律是()A全国劳工关系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联邦紧急救济法D社会保险法解析:此法律是保障工人权利的,故选A;B是为了恢复工业生产;C是救济失业人群;D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故应排除B、C、D。答案:A13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意味着()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趋于缓和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解析:2

9、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对经济由放任到国家干预,使资本主义国家职能进一步扩大,美国一名人说:“过去政府只是守夜人,而今也是企业的二老板。”答案:B14罗斯福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对罗斯福说:“听说我国正在研制原子弹,你能和我说说这方面的情况吗?”罗斯福道:“你能发誓保密吗?”朋友道:“我发誓绝对不会对任何人说!”罗斯福道:“我已经发过誓了!”这件事说明罗斯福()A具有“狐狸”的性格,能迂回前进B推行了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C具有“狮子”的性格,直率而坦然D颁布了全国劳工关系法,缓和了劳资关系解析:罗斯福具有“狐狸”的性格,他不正面回答朋友的问题,而是迂回回答,且风趣幽默,也不得罪人。答案:A1519

10、31年,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小女孩有气无力地说:“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这表明()A罗斯福新政的效果还不明显B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与中国人不同C美国贫富差距悬殊D经济危机使美国人民生活极其艰难解析:根据时间“1931年”,故A明显错误,B、C都与题干材料无关,只有D符合题意,大危机期间,劳动人民生活困苦,不得不轮流吃饭。答案:D16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期间,一示威者喊出了“我们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的口号,这最能说明这次危机()A经济破坏严重B失业人数激增C出现了政治危机D人民要求实施新政解析:“建立工农共和国”这是无产阶级

11、的主张,由此可知1929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一些人要求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答案:C17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第四长河,被誉为美国的“母亲河”,在某个时期,这条母亲河遭到严重的“牛奶污染”,变成了“银河”,河上飘着大量因污染而死的鱼虾,还有部分赤脚破衣的人在捞这些死鱼烂虾作为食物,这个时期可能是()A1895年B1924年C1930年D1958年解析:1895年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24年美国处于一战后的繁荣时期,1958年美国处于二战后的繁荣时期,不可能出现“人们往河里倒牛奶”和“捞死鱼虾”的现象;唯有1930年美国正处于19291933年

12、的经济危机之中,美国资本家把大量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而一些穷人不得不捞这些死鱼烂虾作为食物。故选C。答案:C1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使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大幅度缩水,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这次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是在()A1933年B新政开始实行时C1939年D二战结束后解析:1933年初罗斯福上台实行新政,虽然某些方面立竿见影,但经济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不能选择罗斯福上台的1933年;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美国渡过了难关,但直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才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故选C。答案:C19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

13、()整顿银行业恢复工农业生产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保护劳工权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A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属课本知识识记题,较简单,根据课本知识可知,上述都正确。答案:D20罗斯福善于发表自己的主张和协调各种矛盾,从1933年起,罗斯福常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别人解释自己的主张,这些主张包括()我们要复兴工农业我们要大胆进行社会实验我们要实行新政我们要对苏联实行冷战ABCD解析:罗斯福“炉边谈话”的目的是向人民解释新政实施的必要和内容,以减少新政的阻力,故都符合题干要求,只有是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的政策,而此时的罗斯福已死,应排除。答案:A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1

14、929年,在美国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材料二:经济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资本家进行盲目的和无限制的生产。1920年到1929年,工厂中生产率增长55%,但是美国工人的工资仅增长2%,而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材料三: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迅速采取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

15、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贫富悬殊过于严重,影响了国内购买力。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即资本家盲目生产,超出了人民群众的购买力。(2)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资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3)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