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稿江安职校伍强全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108784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稿江安职校伍强全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稿江安职校伍强全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稿江安职校伍强全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稿江安职校伍强全国创新说课大赛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下面我将围绕为什么这么教,我是怎么教的,这么教有效果吗?来谈谈对本项目的设计过程。一、首先,为什么这么教。1、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充分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贯彻“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构建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课堂模式。2、我所选用的教材是由张金华老师主编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用时3学时,(1)首先该教材是专业基础课程之一,(2)实际教学体会是注重实用性与实践性,创新性与可操作性有机融合,(3)从编排联系上看本项目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我任教的是高一年级电子专业的学

2、生,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半波整流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电路设计制作能力且好奇心强,乐于动手。但理论基础差,缺乏主动学习习惯 。基于上述思考,确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应掌握整流电路结构和理解工作原理;2、技能目标:培养搭建制作电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7S管理理念,逐步形成良好职业素养,体验团队协作重要性。根据三维目标确定重难点如下。重点:对电路结构和原理掌握和理解;而难点在于原理分析。关键点在于教学方法运用,为此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引入教学,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演示教学法突破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创新能力,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集体讨论取长补短,合作竞争快

3、乐课堂氛围中达成学习目标综合上所述,我对教学内容设计时间安排如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5分钟,相关知识学习35分钟,任务实施70分钟、检查与评价18分钟、归纳小结5分钟、作业布置2分钟。二、我是怎么教的?首先复习半波整流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之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从学生常见洗衣机、电饭煲、电磁炉、热水器入手,并让学生重点观察老师画圈的部分,并提出问题2个问题,1.这些不同电器为什么具有相同的电路?2.这个电路叫什么名字,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引发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把学生吸引到本项目的学习中来。随后,我展示本项目的电路图,并提出2个问题引导学习,再后,我让学生观察展台搭建好的电路,对搭接过程作相

4、关说明后,随即提出任务一(创新一),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进行现场电路搭建,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观察,记录,建立起感性认识。这个环节体现了由实到理的过程。 到此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对重点知识做到准确把握,为此我进行了第二个创新点,课前自制教具,并对教具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作说明以后,提出任务二,通过引入课堂竞赛游戏,使学生通过任务一二较较全面掌握重点知识。 对原理分析是一个重难点,首先,我播放动画,并提出以下三个问题指导学习,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结合动画详细分析其原理,使其明白在交流电正负半周时,根据各二极管导通情况观察到电流流过负载方向始终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该电路是如何实现交流电到直

5、流电的转换。最后把桥式电路结构进行变化,再让学生再次独立分析一遍原理,这样通过学生观察动画,教师讲授,自我重现,从而突破难点。 让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提出任务三(创新三),要求学生围绕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充电器,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注重指导,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更加有效地实现了项目理和实的有机融合。注重教学效果评价,在考核评价机制中,除了采用自评、组内互评、优秀经验组间交流,老师点评外,我还结合企业的评价机制进行评价,实现技能操作与职业操作对接,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合一更加凸显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复述归纳本项目重难点知识内容,教师对没有归纳到得内容作补充,

6、好的课堂总结,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课后作业分为基础作业拓展作业两个部分,其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不同层次学习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三、这么教有效果吗?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录制微课视频,把相关资料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QQ、微信、微博等信息技术手段下发给学生提前学习,为实现高效课堂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微课、多媒体、教学视频、仿真教学等信息化手段营造信息化教学氛围,在教材处理上我本着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理念,重组教材内容,降低难度,始终把“理”和“实”两者进行有机渗透,通过任务驱动,巧妙设置三个创新点,使“理”和“实”相互融合,真正实现课堂理论和实训的一体化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做中学,教师做中教,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在设计制作简易充电器中全部小组均完成了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占到90%,到此,本项目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预期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我认为本项目的设计学生是有收获的,课堂是有生机有价值的,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