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108012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 鲁 木 齐 市 城 市 总 体 规 划(2011-2020年)目 录第一章 总则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第二节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三节 市域城乡人口预测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五节 市域重点城镇发展规划第六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七节 市域产业发展规划第八节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第九节 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第十节 市域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第十一节 市域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第十二节 市域重火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十三节 市域综合防火规划第四章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节 城市职能、性质与规模第二节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第三节 中心城区用地规划第四节

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第五节 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第六节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第七节 中心城区旧城更新规划第八节 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第九节 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第十节 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第十一节 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时序规划第五章 规划实施措施第六章 附录第1章 总则第1条 规划目的为了促进乌鲁木齐市跨越式发展、保障城市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特制定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第2条 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中华人民

3、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8)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2、相关文件与规划(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132号)(2)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国对门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和中发【2010】9号文件精神(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体系规划(2000-2020年)(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6)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3条 本规划在空间地

4、域上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规划区范围同市域。1、市域总面积13787.6平方公里,下辖七区一县,即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米东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和乌鲁木齐县。2、中心城区总面积1435平方公里,其范围西至萨尔达坂乡、西山农场、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边界,北至五一农场、芦草沟乡边界,东至规划绕城高速公路、铁厂沟镇边界,南至沙依巴克区、天山区边界。第4条 本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展望至2030年。第二章 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第5条 城市总体发展目标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乌

5、鲁木齐市建成: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多民族和谐宜居城市和天山绿洲生态园林城市。第6条 城市发展战略1、促进乌昌与兵地协调发展战略强化乌昌之间、兵地之间在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体系共建、资源能源开发、城镇用地布局、产业分工定位、基础设施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州之间、兵团和地方之间共同协调发展。2、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推行低碳理念,走生态、循环型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道路,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绿洲环境,保障城市持续健康发展;依据绿洲生态环境和资源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

6、模;保护好熏要的生态绿地,维护区域生态安全。3、培育国际商贸中心战略依托我国西部门户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支持,实施“双向开放”的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中西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与我国西北各省区的联动和与内地的多种联系,实现城市商贸服务业的扩能和升级,使乌鲁木齐成为我国面向中西亚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商贸巾心。4、新型工业化战略利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快向西转移的契机,依托本地能源资源优势和商贸服务条件,加快发展出几加工业和先进制造业,增强工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使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5、建设“西域名城”战略注重城市自然环境、城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的紧密结合,突出乌鲁木齐首府城市、天山

7、绿洲城市和多民族聚居城市特点,建设西域名城。构建与绿洲生态环境相适宜的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繁荣现代文化,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第7条 经济发展日标(按市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1、近期经济发展目标2015年,全市GDP达到2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三次产业结构为1.2:45.3:53.5,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亿元、1220亿元和1445亿元。2、远期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全市GDP将达到4200亿元,人均GDP达到105000元(约为15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40:59,一、二、三

8、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0亿元、1680亿元、2480亿元。3、远景经济发展目标2030年,全市GDP将达到8500亿元,人均GDP达到170000元(约为25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9:70,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5亿元、2465亿元、5950亿元。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 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和策略第8条 发展战略以市域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启动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近期以高铁新区为重点、远期逐步启动三坪新区和西山新区)。加快中心城区功能疏解和结构调整;优化北郊地区、达坂城地区、南山地区的乡镇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

9、设,建立城乡一体的市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第9条 发展策略1、乌昌都市区协调发展策略按照乌昌经济一体化、兵地融合的发展要求,构筑由乌鲁木齐、昌吉、阜康、五家渠四市区及其周边乡镇单元组成的乌昌都市区,协调和促进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都市区范围内有关生态保护、资源配置、人口分布、产业分工、交通网络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内容。2、功能分区策略结合市域生态环境特征、资源分布和城镇产业布局状况,明权利和机会,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二节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第10条 将乌鲁木齐市域分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实施空间管制。第11条 禁止建设区(略)第12条 限制建设区范围及

10、管制措施(略)第13条 适宜建设区范围及管制措施(略)第三节 市域城乡人口预测第14条 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预测2015年,乌鲁木齐市域人口405万人,城镇化水平94.5;2020年,乌鲁木齐市域人口500万人,城镇化水平97;第15条 市域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预测2015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383万人,乡村人口为22万人;202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485万人,乡村人口为15万人。第16条 市域城乡建设用地预测2015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600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市域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700平方公里以内。第四节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第17条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市域城镇体系

11、空间结构为“双轴一城一区两群多点”。1、双轴:沿兰新铁路和312国道形成主要城镇发展轴,沿216国道形成次要城镇发展轴。2、一城:即乌鲁木齐城市及郊区,包括中心城区(包括安宁渠镇、古牧地镇、铁厂沟镇、芦草沟乡、头屯河农场、三坪农场、五一农场、西山农场、104农场和乌昌路街道办事处,下同)及周边相邻的萨尔达坂乡、永丰乡、六十户乡、青格达湖乡和柏杨河哈萨克族乡。3、一区:即乌鲁木齐市甘泉堡工业区。4、两群:即南山、达坂城两个城镇组群。南山城镇组群包括板房沟乡(乌鲁木齐县驻地)、水西沟镇、永丰乡、甘沟乡和托里乡,达坂城城镇组群包括达坂城镇、东沟乡、西沟乡和阿克苏乡。5、多点:即市域内其它多个独立工矿

12、和城镇型居民点,包括长山子镇、羊毛工镇、三道坝镇、六十户乡、乌拉泊街道办事处(新疆化肥厂,下同)、柴窝堡管委会、盐湖街道办事处(盐湖化工厂,下同)和艾维尔沟街道办事处。第18条 市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划分为六个等级(略)第19条 市域城镇职能等级体系划分为三个等级(略)第20条 市域城镇职能类型划分为五个类型(略)第五节 市域重点城镇发展规划第21条 中心城区自治区首府城市和全疆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中心。依托其区位、交通、科研、市场与产业优势,重点建设成为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域联络中心、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基地和外贸出口加工基地。第22条 乌鲁木齐县(驻板房沟乡)按县

13、驻地不断完善板房沟乡配套设施,适时撤乡设镇,发展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农产品加工等功能。第23条 达坂城镇达坂城区政府驻地,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行政办公、农牧业产品加工、新能源等产业。第24条 安宁渠镇发展商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严格控制工业建设,镇区考虑与中心城区北部便捷的公路联系。第25条 甘泉堡工业区南片区为乌鲁术齐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承接现中心城区工业转移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米东等各区的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北片区为重化工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煤炭化工项目。第26条 市域乡村居民点布局至2020年,村庄数量由174个调整为75个左右,撤并约99个;平均每个行政村人口约20

14、00人。第六节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第27条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建立与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域空间布局相协调、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运输组织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市域交通运输体系。对外交通重点强化与中西亚和我国中东部地区的交流,开辟新的通道,打造我国西部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内部交通重点引导和支撑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促进乌昌都市区产业和城镇协调快速发展,逐步完善县乡路公路网,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提高系统可靠性。第28条 市域铁路系统规划1、建设兰新客运专线沿原兰新铁路通道新建兰新客运专线,在二工站原址新建乌鲁木齐高铁站作为客运主站,改造乌鲁木齐南站为客运辅站。2、新建货运外绕线沿西外环走廊,

15、新建铁路货运线直接连接乌西站、乌北站和三坪集装箱中心站,分离铁路货运,减少对中心城区的干扰。3、新建乌哈第二双线铁路建设从乌鲁木齐经阜康、吉木萨尔、奇台、木垒至哈密的乌哈第二双线铁路,与在建的哈临铁路衔接。4、新建甘泉堡工业区(北区)支线从甘泉堡工业区北片区向西于阜康市六运湖农场接出,在九运街与乌准铁路线相接。5、拆除北疆支线和六道湾支线,在米东区北侧从乌准线引支线连接米东工业区。第29条 市域公路系统规划1、高速公路规划高速公路形成“一环三射”路网格局。一环即规划新建中心城区外围高速公路环线,三射分别为乌奎高速公路、乌哈高速公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北段)、乌吐高速公路(吐乌大高速公路南段)。2、一级公路G312国道:在昌吉境内向南转线,过三屯河后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