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9107960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03.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 前言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治理领域中,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IT、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相关活动,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为市民提供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商业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构建智慧型城市运行生态系统和城市产业生态系统。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要求,为落实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智慧杭州”建设目标,充分发挥

2、信息化的带动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市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加快实现杭州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特制定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作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指导。对杭州市未来5年的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任务、基础设施、应用推进、产业带动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规划。 2 杭州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 2.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2.1.1 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建设时间有些城市可能需要两三年,而有些城市则需要10年甚至更久。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可以全面推进,也可以重点突破。目前国内已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中,有的是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

3、深圳”、“智慧南京”、“智慧佛山”等;更多的是围绕各自城市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相应的突破重点,提出了“数字南昌”、“健康重庆”、“生态沈阳”等,从而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和城市既定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机统一。 (1) 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这类城市将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代表城市有深圳、南京、沈阳等。 (2) 以发展智慧产业为核心 这类城市把建设智慧产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如昆山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智慧产业,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宁波将以建设6大智慧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发展。 (3) 以发展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为重点 昆明发展重点包括

4、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服务型电子政务等方面,从而为城市运营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指导能力和管控能力。 佛山市为了打造“智慧佛山”,提出了建设智慧服务基础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即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农村信息化工程、U-佛山建设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信息化便民工程、城市数字管理工程、数字文化产业工程、电子商务工程、国际合作拓展工程。 (4) 以发展智慧技术和智慧基础设施为路径 新推出的上海推进云计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即“云海计划”,将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云计算提供非常优秀的基础条件。 南昌提出把打造“数字南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重点,通过实施数字南昌综合指挥调度平台

5、、智能交通系统、市政府应急系统、“数字城运”、“数字城管”等重大工程,提升城市运行监测和城市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从而率先在中部地区建成具有区域竞争力“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 (5) 以发展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为目标 成都提出要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以智慧的人文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坚实的智慧源泉。重庆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卫生服务、医疗保健、社会保障等为重点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打造“健康重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借助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打造出智慧城市的新样板,向全球展示了未来智慧人文和智慧生活的新方向。 2.1.2 智

6、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如果说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那么与之内涵一致的“智慧化”城市则可以被看成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实例示范。针对国内社会的具体需求,我国未来智慧城市将在以下三个领域重点突破: (1) 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具体来说,包括:智慧医疗、智慧食品、智慧家居、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

7、旅游等应用系统的建设,以最终实现全面的“智慧民生服务”。 (2) 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 过去几十年来,我们的城市经济走的是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发展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挑战和资源环境约束,未来在城市产业选择上应以信息技术与一、二、三产融合为手段,加快提升经济发展智能化水平。 从国外已有的经验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催生出一批新生的产业,同时也将促进现有产业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将以智慧城市产业为纽带,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良好运转。对于我国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将直接催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计算、物联网等)的飞速发展,而且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将会带动一大批

8、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堪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从产业催生、产业促进和产业提升的角度来看,智慧城市产业主要有四种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促进智慧农业和提升现代服务业。 (3) 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 在城市中,至少包含了市民、工商组织、政府部门、公共设施(交通、通信等)、环境资源(水、能源等)等核心系统,这些核心系统相互联系并且交互利用。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上系统不仅受到了来自各自内部的挑战,还面临着相互关联的挑战。如频繁的商务活动将加重公共设施系统的负担,公共设施系统的运行将占据大量的环境资源,市民的素质会影响公共

9、设施的利用效率等等。因此,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和决策问题与生俱来就有着非同一般的复杂性。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一个综合的行政决策辅助系统,是提升政府部门规划和决策水平的有效方法。行政决策辅助系统能够使决策者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决策,不但能够提高决策的效率还能保障决策结果的合理性、时效性和适应性,从而有效避免以往靠主观经验决策而导致的失误。例如,在新城的规划方面,通过对地理、人口等信息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认知城市未来的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根据城市的发展策略和经济特点,市政部门可以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设定功能区域规划,包括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居住卫星城、医院、警署、大学城、文化

10、场所、运动设施、图书馆等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在老城区的规划方面,通过分析经济快速发展和功能定位的差异、人口数量和结构性的变化,市政部门同样可以制定城市调整和优化的解决方案,比如老工业区的拆移、外迁和升级改造计划,老的商业区、居住区、城中村的改造和功能再定位等。 2.2 杭州市相关“十二五”规划要点 2.2.1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点 (1) 扩大内需方面:智慧城市建设将使得市民的生活更加便利,生活内容更加丰富,为市民增加更多消费的机会;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对产业经济的改造,将保障杭州市的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有助于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投资,投资对内需的拉动作用也

11、将相当显着。 (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发展智慧产业,智慧产业的发展将促进杭州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杭州市“3+1”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布局。同时,实现对现有产业的改造,促进优势产业和重点产业的集聚,有助于杭州市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的形成。 (3)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方面:智慧城市建设是对城市发展的又一次规划和布局,通过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将加快城市各区域之间的功能划分和协调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助于杭州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目标的实现。 (4) 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方面:对原有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改造,以及新建智慧的基础设施是贯穿

12、整个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领域,不管是交通、水利、能源、网络等任何方面的基础设施都将会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益。 (5) 建设生态型城市方面:通过智慧环保领域的建设将使得城市变得更加节能、低碳、环境更加优美等等,有利于杭州市真正实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 (6) 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建设学习型城市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使市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更多、效率更高,使企业更加可以更加高效快捷的开展技术创新和公关。智慧城市的建设将真正成为杭州市将自己建设成为创新型、学习城市的助推器。 2.2.2 杭州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要点 (1) 以信息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以信息化

13、的智慧手段对原有的产业经济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发展相关的智慧产业,实现“两化”融合,这将极大的推动杭州市经济的升级。 (2) 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方面: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所带动的相关智慧产业将是杭州市信息产业的重要的新兴增长点,智慧产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将带动传统信息产业的发展,这毕竟实现杭州市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3) 推进电子政务的深度应用方面:智慧政务的建设将是现有的电子政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合理化,并将开拓出诸多电子政务的新功能和新应用,这将成为推进电子政务深度应用的良好契机。 (4) 全面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和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信息化的智

14、慧改造并将新建一大批智慧化基础设施。这对于全面提升智慧的信息化水平和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2.2.3 杭州市“十二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1) 高科技产业规划思路: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运用高科技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一城、两区、三带、多块”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点面结合、城乡统筹,着力推进“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保持高新技术产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力争尽早迈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时期。 (2) 高科技产业产值目标: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力争达到7000亿元,年平均增长2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5%,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3) 新兴战略性产业成为重要战略支撑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显着增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增长点。 (4) 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主要发展现代通信设备、数字音视频、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高端软件、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 2.2.4 杭州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点 (1) 综合实力显着增强方面:智慧城市在产业方面的建设是将城市原有的产业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规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