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036031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1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三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2020 届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届高二下期半期考试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请按要求用笔。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修己”主要指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这就涉及三个根本问题:道德从哪儿来?为什么要 提升道德修养?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而这三个问题,都以“自爱”和“

2、自敬”为核心。 道徳从哪儿来?道德来源于人自身,来自人性情的真率、自然之处,而不是源于外在的强制或 教育的灌输:人人都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有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 “孝弟也者,其为 仁之本与” ,这种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就是道德的基础;人类又都有“能近取譬”的同理 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和对自己老人的尊敬 推己及人,就不忍心为了个人的利益伤害别人的老人和孩子,这就是道德。因此,道德的根荄 人人自有,不待外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为什么要提升道德修养?因为如果人人都唯己之利是图,按照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你争我夺,那么人和

3、禽兽没有根本差别,人类文明也早已沦亡。只有人人都“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为了更好地“爱人”而自觉主动地“克己复礼” ,部分地克制私人的情感欲望, 以达到大多数人情感欲望的最大化实现,人类总体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个体也才能得到更 好的发展,这就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换言之,不断地“克己复礼”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 性心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人越来越摆脱动物性、走向“人性”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成人” 之道。所以,真正意义的自爱自敬,必然蕴含着德性修养的提升,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 之爱人也以姑息” ,自私自利、以自我需求为中心不但不是真正的自爱和自敬反而是对人性的 戕害,对动物性的

4、复归。 道德修养的过程是怎样的?古人认为,真正的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绝非痛 苦的修行,这是最值得强调的。它始于情,终于情,始终强调自“诚”而“明” 。 “诚”就是 “乐之” , “明”就是“知之” ,只有先“乐之” ,在情感上充分接纳,才能对外在于人的社会理 性真正信服,并将之纳入自我生命的感性当中,以之提升感性,最终形成涵容了“理”的更高 层次的“情” 。这一过程不仅能在感性的提升中获得审美乐感,而且能借由内在价值的追求超 越人外在的有限性,获得绝对自由的快乐,还能因为内心充实的意义和价值之乐,而达致“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孔颜之乐”的最高境界。

5、 “古之学 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真正的学问,目的是自我成全,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目的,也不是 为了做给别人看。所谓“君子慎独” ,因此“自爱,仁之至也” , “自敬,礼之至也” ,完全基于 个体的自觉,不要外在的他律和监督,并在其中获得最高的快乐,这种高度的自爱和自敬,可 以说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了。 (摘编自宋颖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 诸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人有道德基础的自爱自敬的原初情理结构故有自爱、爱亲、尊重亲人和被尊敬的需求。 B. 自觉“克己复礼” ,人类总体和个体才能更好生存发展,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 “

6、修己”强调快乐而非痛苦,在自我生命的感性之中提升,形成更高层次的“情”与“理” 。 - 2 - D. “修己”以“自爱” “自敬”为核心内容高度的自爱和自敬是道德和行为的最高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文章开篇提出观点“修己”主要是指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以此统摄全文。 B. 首段提出理解“修己”涉及道德的三个方面,以下三段就三方面的内涵逐一论述。 C. 引用“己欲立而立人”论证提升道德修养的原因,使人具有“人性” ,走向“成人” 。 D. 文章主要运用理论论证与引证等论证方法,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有逻辑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

7、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做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容易,却可以体现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并达到“成人”的境界。 B. 自爱自敬者在现实中可能会因为坚持道德原则而失去很多利益,但也能获得最多的快乐。 C. 每个人通过“诚” “明”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爱自敬,就必然会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敬。 D. 只有人人自爱自敬,更好地“爱人” ,社会才会形成“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道德风尚。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根叶谣 符浩勇 二喜 8 岁时就跟娘去逃荒。路过黄家村时,娘病倒了,被一户人家接济。娘对她说,这方 水土虽贫瘠些,但扎下根

8、苗也会长出枝叶,留下当童养媳吧,或许能捡条活命。黄家老俩口老 来得子,取名祥生,刚满两岁,图日后有个照应,就答应了娘。娘在黄家躺了半个月,病未见 好就撒手走了。 黄家老俩口把二喜当亲生闺女待,饿寒不着她柔弱的身子。二喜也勤快,把两岁的男人当 弟弟,抱在怀里,驮在背上,携在手里,贴在心上。祥生长到 10 岁,也懂得怜惜她。一回, 娘让他去打火油,他偷偷给她买了一只蜻蜓发夹,回来说钱丢了,遭了爹一阵臭骂二喜不 敢戴那只蜻蜓发夹,她在溪边对着倒影梳妆时,祥生就掐边上的野花往她发髻上插 山里的水土养人,果然像娘说过的那样,根苗扎在贫瘠的地里,居然抽出了枝叶,人吃树 叶也长肉,喝凉水也带劲。二喜长到 2

9、0 岁,身上的短蓝布褂遮不住青春气息,样生这才不再 跟她挤一个被窝睡了。那时,有支穷人的部队在邻村扎营下来,祥生去报名,竟然被收编了。 黄家老俩口这才想起办了婚嫁的事。 离别前夜,二喜捧着祥生的脸,说,离开姐了,你出门在外可怎么过啊?祥生忽然哭了: 姐,这辈子我不知道怎样报答你,我走后,你要孝敬爹娘,你要等我回来!二喜说:你说什么 话啊,把心放肚子里,谁跟谁哩,你走了,姐的心也像蜻蜓一样跟着你走。二喜说话的时候摸 出了那只蜻蜓发夹。 祥生刚走一年,就给家里捎信,说部队打了胜仗,还特地对二喜说,他当了连队号手,就 像姐小时候带他上山打柴,摘了嫩树叶编成的哨儿,含在嘴里腮帮鼓鼓起地吹二喜不识字,

10、听念信的说,想着祥生顽皮的身影,眼里盈着泪光,心里却偷偷笑了。 3 年后,部队有人探亲途经黄家村,带话说,祥生当警卫员了,嘱咐爹娘一定要多加保重 身体。二喜忙问:什么是警卫员啊?回答说: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二喜听了焦急,千 叮咛万嘱咐回家探亲的一定要带话给祥生,就说子弹不长眼睛,姐不能抽身去代替你,你,你 自己一定要当心,你要死了我也不得活! 到了第 5 年,刚开春,部队就来了人,是个警卫员,却不是祥生。警卫员说,首长很忙, 很快就要转战了,抽不开身回来。哦,原来是祥生的警卫员。二喜差不多跳起来了,心想弟弟 你有出息了,终于有人为你挡子弹了。警卫员带来了黄家村人这辈子也没有见着的钱。二喜

11、就 想,只要弟弟把人留着给我就好。老两口已是风烛残年,行动不很灵便,对警卫员说,这家里 多亏了媳妇二喜,像闺女一样孝顺,内外累弯了腰杆。二喜听着忙把话顶回去:爹娘,看你们 说的,不能让祥生在部队分心啊说时,转身去伙房烧火。 警卫员掏出一封信,欲言又止,嗫嚅了一阵,才说,其实,这趟来,首长有个交代,他不 能再耽搁二喜了,说要让二喜不要等着他,他当个首长不容易再说,首长与二喜的婚姻也 - 3 - 不受法律保护 老俩口听着,气不打一处来,忽然大嚷:天杀呀,良心喂狗了这让我老黄家怎么对得 住人家,没有二喜,我们这把老骨头早弃荒野了 其实,二喜没走远,从伙房转来正听得明白,她蹿出来,盯了警卫员一眼,他低

12、下头去。 这才忽地抱着老俩口,跪了下去,说,爹娘,祥生在部队有出息,我们该高兴。他说一定有他 的难处,我从小把他拉扯携带长大,知道他心地好,或许他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才那样做的, 只要他好好活着,他还会回来的,我不还是你们的闺女吗?我这闺女从 8 岁就是你们拉扯大的 呀 警卫员走前,对老两口深深鞠了一躬,说,你俩老一定要保重身体,让二喜找个好人 家 二喜连连摆手,说,不,我不走,我一走,祥生就会落下骂名,世道人就会咒骂他陈世美, 就会遭人戳背丢眼。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离开我娘说过,地再贫瘠,只要扎下根,就 会长枝叶的。 警卫员咬着唇,没听完二喜的话,他转身就跑,跑得比山风还快。但山风不知道,他

13、哭了, 更不知道祥生再也回不来了。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小说的标题“根叶谣”一语双关,既能体现绿叶对根的情意,也能暗示出本文的主旨,充 满诗情画意之美。 B. 小说以二喜、祥生两人不同的“情感轨迹”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情节,二喜对祥生的误会使 小说的情节达到了高潮。 C. 身为首长的祥生,有其良善的一面:一是派警卫员送来退婚信,自己不敢面对家人;二是 怕耽误二喜,事先通知。 D. “警卫员就是为首长挡子弹的”这句话堪称神来之笔,语言质朴,生动洗练,富有乡土气 息,非常符合祥生的口吻。 5. 小说中的二喜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作品

14、简要分析(6 分) 。 6. 小说结尾部分极具特色,请结合全文简要探究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6 分) 。 (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的概念早在 1978 年就由美国社会学教授费尔逊和琼斯潘思提出, 最近几年这一经济现象开始流行,主要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 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个体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分享自 己的知识、经验,或者筹集资金。 (摘编自“共享经济”改变了什么) 材料二: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借助互联网手段,满足迥异的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

15、置。 不难看出,创新的不只是交易方式、交易对象,更是共享的价值理念。因而,同传统经济模式 相比,共享经济带有天然的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蕴藏由此而生的风险。有调查指出, 约 39.9%的受访者对拼车服务的安全有所顾虑;在私厨服务领域,69.1%的受访者表示不相信 陌生人。信任和理解,已经成为共享经济成长过程难以回避的命题。单车的乱停乱放,让中国 再一次成为“自行车王国”;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的利益纷争,在多个城市的街头上演;知识 的分享,对原创内容的保护和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等等。共享经济的发展,给治理带来了 更多的难题。 (摘编自共享经济如何优雅走向明天) 材料三: - 4 - 图 1

16、 2017 年我国共享经济重点领域市场交易额增速 图 2 2017 年我国共享经济主要领域融资额 (摘编自共享经济:从起步期向成长期加速转型-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 材料四: 共享经济是近年来的经济亮点。以共享住宿领域为例,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共享经济研究中 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 2018,目前我国主要共享住宿平台的房源数量已达 300 万套,去年接待房客 7600 万人次。平台上的房东、管家、摄影师等服务者人数约为 200 万人,基本上每增加 1 个房东,就能带动 2 个兼职就业。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民宿 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之一。 (摘编自共享经济需厘清行业底线) 材料五: 虽然欧盟多次强调对于共享经济要予以支持,但是现实情况中各地对共享经济的接受程度 各不相同。比如,伦敦对共享经济的包容程度就远高于其他地区。根据每日邮报的报道,英国 拥有全球十分之一的共享经济业务,高于法国、西班牙和德国的总和。与英国不同,欧洲一些 国家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