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

上传人:阳光****师 文档编号:88938160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X 页数:72 大小:72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课件(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十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考点一 古代改革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1.(2017江苏单科,24A,10分,0.386)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 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 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 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 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

2、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 所反映的现象。(4分),五年高考,(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答案 答案要点: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 (1)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

3、。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 的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 (2)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得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中“从方式上看, 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 的附带同化”可得出“相互学习”和“方式多样”。 (3)可以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作答。,方法技巧 本题材料通俗易懂,考生没有阅读障碍,答案大多来自教材,只要熟悉教材就容易得 分。然而,据抽样数据统计显示,本题三个设问均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得0分,说明部分考生不重 视选修部分内容,平时学习和复习备考存在盲点。从答题技巧来看,为便

4、于考生作答,本题有相 应的铺垫和暗示,但考生大多未能领会。如试题第(1)问,先问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再问与之 不同的现象(即“胡化”),这已经暗示了第(2)问要回答的特点:汉化为主,但不是单向的,是双 向互动,即相互学习。但很多考生未能领会,只是从材料中简单摘抄,说明考生并没有真正读懂 材料,不能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2.(2014江苏单科,24A,10分,0.3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 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

5、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 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 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 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 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 措施。(3分) (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

6、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 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 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答案 (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 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 (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 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 (3)理由: 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

7、 治奠定基础)。 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解析 (1)题干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要再认和再现梭伦改革的措施。 (2)“新贵”要结合梭伦改革背景中的“海岸派”的主张,推导出其为“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 阶层”。要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缓释”新贵不满情绪的措施,即梭伦改 革中打击旧贵族的措施:实行财产等级制、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 (3)从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及改革的局限性角度作答。,误区警示 第(1)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的含义, 没有从参政、议政等提高政治地位的举措方面回答,只是

8、答出了教材中梭伦改革的一般措施, 有的考生甚至将克利斯提尼改革与梭伦改革的措施混淆。第(2)问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准 确掌握相关的概念及其含义。第(3)问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理解设问的要求,不能从两个 角度分析。,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3.(2016课标,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 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 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 “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

9、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 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 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 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 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

10、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 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解析 第(1)问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要从材料一中去归纳概括,可从遵循的原则和礼制等方 面去概括。第(2)问,庙号改革属于孝文帝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分析其意义时要将其 放到孝文帝改革这一大背景下,从全面融入中原、减少改革阻力、表明改革决心等方面作 答。,4.(2015山东文综,47,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 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

11、后世布衣将相之 例。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指出材料所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商鞅变法与这一变化的关系。(10分),答案 变化:部分社会下层的政治地位呈上升趋势。 关系:社会关系的变化推动了变法的产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他们要求取 得政治统治地位,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等措施,打击了旧贵族势力,为新社会阶层崛起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关 系的变化。,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出社会关系的变化,然后从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之间的关系角 度加以阐述,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商鞅变法中与材料所述现象有关的措施说清楚。,C组

12、教师专用题组 5.(2013江苏单科,24A,10分,0.3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 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 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 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 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

13、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 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 是什么?(3分)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

14、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 革效果的基本因素。(3分),答案 (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 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 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 革者的信心与勇气。,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以及从材料中提炼有效 历史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即可。,6.(2012江

15、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 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 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 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 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

16、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 来的社会危机。(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3分),(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 产生了积极影响。(3分),答案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 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可归纳材料一的核心思想,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如“奴隶地位”“他 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等;第二小问要回归教材中关于梭伦改革背景的 描述,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归纳总结。第(2)问实际考查梭伦改革的具体措施,回顾教材知识作 答即可。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