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2033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外文文献及翻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摘要: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本身的二级控制,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针对审计工作的,它对评价主体和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制约了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因此,建立一套完善、实用、可操作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问题;建议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系列的财务丑闻,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引起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是从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始,因为内部控制评价是保证内部控制顺利和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所以也成为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基本概念A.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

2、是第十八世纪工业革命后企业规模化和资本普及的结果。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来源于丰富的内部控制思想和实践经验,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内部控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理论阶段、内部控制结构理论阶段和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在美国COSO委员会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一文中,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是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实现效率和商业活动的有效性,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这一观点被国内外普遍接受。B.内部控制评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和国外,许多财务欺诈和会计造假案件频繁发生,包括一些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企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企业的

3、内部控制失效有时并不能完全归因于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而是因为严格的内部控制系统无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是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A.评价目标和范围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不是单一的。从历史的角度看,有很多方面是激发内部控制评价的需求,所以目标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可以满足审计的需要,评估内部控制特别是对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它也能满足管理上对系统全面地评价内部控制的需要。B.评价主体、客体和标准 1)评价主体和客体 企业外向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由外部审计和政府监管构成。政府监管部门是强制性的,其评价依据是国家相

4、关的法律法规。而外部审计则是社会中介属性,属于委托代理,而不具有强制性,其评价是基于客户的委托。外部评价对象是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体主要由内部控制主体确定。从公司治理来讲,董事会主要是内部控制的主体,其评价主体是监事会的股东会,由企业管理层负责内部控制的设计与实施,其评价主体是指股东行使监督权;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内部控制主体主要是部门,其评价主体是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对象是所有内部控制相关的企业业务。2)评价标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是一个参考量表,用于评估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衡量企业资产是否安全,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管理计划的顺利进行。它可以分为一般标准和

5、具体标准,一般标准是基于特定标准的,它是从宏观角度来评价,而具体的标准是提炼的一般标准。C.评价方法和程序1)评价方法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方法包括观测法、询问法、验证法、抽样法和综合分析法。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业务流程来评价内部控制的方法,提出的方法是通过问卷或现场访谈的方式来实现实体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方法是通过完整性测试、一致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来验证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抽样方法是根据具体情况对内部控制进行调查和测试的方法,综合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运用科学分析模型上述方法。2)评估程序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可概括为:首先,实现和记录控制系统,对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初步判断;其次,根据其关键,可分为三个阶段:完

6、整性测试、一致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最后,基于以上的评价做出综合评价。D.评价报告在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完成后,我们应该给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针对薄弱环节的缺陷及建立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评价的结果,并以书面形式反映。评估报告应准确、恰当地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包括所有重大风险和实质性缺陷。三、我国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A.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及其地位不明确目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主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国内理论界主要局限于这一方面。诚然,从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来看,注册会计师实施评价是内部控制评价的起源,但今天,它已不能满足内部管理和战略目标要求,所以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要内化。在我国企业内部评

7、价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但目前内部审计的主体定位问题尚不清楚。许多企业有内部审计部门,但它属于金融机构或高级管理层,负责财务总监或总经理。这样的机构定位严重损害了内部审计评估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明确内部控制的主体定位,并进行内部控制权人的内部控制评价。B.审计委员会职能的失败目前内部控制评价环境不理想,部分企业普遍还在鄙视内部控制,他们习惯于行政命令和宗法制度,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相关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在不同的管理文件中得到满足,更不能说是理性和相互关系,在许多企业中,对象主要是局限于对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监控,而对高层管理者来说则相对较弱。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董事会根据股东

8、大会的有关决议,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其他特别委员会。也就是说,审计委员会应该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只有一个大”的现象和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董事长比例相当可观。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负责,但股东的监督作用,只是可以被视为形式主义。独立董事制度在2001年被引入中国,目前相关制度还不完善。数据显示,在我国独立董事超过半数不能独立发表意见,挂牌公司的“花瓶”现象已成为制约公司治理的瓶颈。C.执行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从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发展现状看,我们不能使内部控制评价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工作得到广泛的推广从而有效地评价企业风险,由于管理水平低,管理经验不

9、足,不能有效组织、协调、有效地进行评价工作,对评价工作不能充分执行,对评价工作不到位,而且企业参与内部控制评价的人员素质不高,尤其是财务人员和管理者,因此必须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他们的任务,但拥有这些特质的员工真的很少。D.缺乏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开始在内部控制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地位,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利益,使资本市场有效运作。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内部控制评价,而大部分只是要求企业对其完整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但没有指导如何评价,所以在不同的企业当经理的内部控制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使得我们无法评估和比较不同的企

10、业。不同企业应具有不同的内部控制模式。大型企业的人员分工比较精细,内部控制程序也比较严格,但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程序比较简单,才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要使企业内部控制效率高,应该采用现代化办公手段,但目前企业大多采用人工操作管理,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低。不同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在不同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而内部控制框架缺乏统一性,因此在内部控制评价中没有公认的可访问性的标准。四、构建我国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几点建议A.建立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纵观中国现行的内部控制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规定都是通用的。也就是说,它不仅是钟针对于挂牌公司,同时非营利组织和机构也是有效的

11、。法规的统一性严重弱化其特殊性、针对性和约束力。挂牌公司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群体,针对挂牌公司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其对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总之,政府应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加快我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B. 建立审计委员会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审计委员会对管理者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可以防止“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发生。目前,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内部控制力差、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限制了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运行。我们应采用西方企业的审计委员会制度,对发挥其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要作用。审计委员会监督董事会,董事会监督财务报告程

12、序和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公司所有活动,并显示内部控制的功能及作用。我国许多股票上市公司在董事会领导下成立了审计专业委员会,但其独立性还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审计委员会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C.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培训与指导中国部分企业对国际主流的内部控制框架缺乏了解,如美国的COSO报告。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系统化,很难把这些思想转化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评价。目前,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只遵循监管要求的形式,内部控制评价的披露报告更多地体现在描述企业内部控制的状况,而不是严格评价。因此,加强培训和企业内部控制及其评价辅导是非常必要的D. 加强企业内

13、部控制评价标准的构建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相关政府部门应统一内部控制评价标准,标准应包含相关、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目前,从国际上来看, COSO报告中对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框架与企业管理流程,得到了外部监管而受到认可。笔者建议,企业可以把五要素作为评价标准,并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五个要素展开每个控制项目,然后,在关键点的基础上,将各个元素传播到更具体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此外,还应进一步进行经济数据分析,以把握其可行性,并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评价主体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内部控制评价的定量方法的研究成果将更为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