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上传人:n**** 文档编号:88920211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793.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学数学实验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方程组的数值解法、非线性、非线性方程求解方程求解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1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一、一、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1、学习用 Matlab 软件数值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对迭代法的收敛性和解的稳定性作初步分 析; 2、通过实例学习用线性代数方程组解决简化问题。 二、二、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项目项目一:一: 种群的繁殖与稳定收获:种群的数量因繁殖而增加,因自然死亡而减少,对于人工饲养的 种群(比如家畜)而言,为了保证稳定的收获,各个年龄的种群数量应维持

2、不变。种群因雌性 个体的繁殖而改变,为方便起见以下种群数量均指其中的雌性。 种群年龄记作 k=1,2,n,当年年龄k的种群数量记作,繁殖率记作(每个雌性个体 1 年的繁殖的数量),自然存活率记作(= 1 ,为 1 年的死亡率),收获量记作, 则来年年龄 k 的种群数量 应该为 = =1 , +1= , (k=1,2,n-1)。要求各个 年龄的种群数量每年维持不变就是要求使得 = , (k=1,2,n-1). (1) 如果, 已知,给定收获量,建立求各个年龄的稳定种群数量的模型(用矩阵、 向量表示). (2) 设n = 5,1= 2= 5= 0,3= 5,4= 3,1= 4= 0.4,2= 3=

3、 0.6,如要求15为 500,400,200,100,100,求15. (3) 要使15均为 500,如何达到? 问题问题分析:分析: 该问题属于简单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在一定的条件(存活率,繁殖率等)下为使各年龄 阶段的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各个年龄段的种群数量将会满足一定的要求,只要找到种群数量与 各个参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种群数量恒定的方程就可以求解出各年龄阶段的种群数量。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令 = ,得到方程组如下: 1= =1 = 1 +1= = +1 整理得到: 1 =1 = 0 +1+=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2 大学数学实验

4、实验报告 | 2014/4/5 2 写成系数矩阵的形式如下: A = 1 123 110 021 1 00 00 000 000 000 00 10 11 令 h = 0, 1,2,3,2, 1 x = , 1,1 则方程组化为矩阵形式:Ax = h,即为所求模型。 解决解决方案:方案: 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数据,利用matlab 编写程序解该方程组,程序代码如下: clear all; b=0 0 5 3 0; s=0.4 0.6 0.6 0.4; h=0;500;400;200;100; A = -1 b(2) b(3) b(4) b(5) s(1) -1 0 0 0 0 s(2) -1 0

5、0 0 0 s(3) -1 0 0 0 0 s(4) -1 ; x=Ah 运行得到结果如下: 1 2 3 4 5 8481 2892 1335 601 141 即为满足要求,种群数量应维持以上结果。 对于第三个问题,h=0 500 500 500 500; 首先尝试改变 h 的值求解方程组,运行得到的结果为: 1 2 3 4 5 10981 3892 1835 601 -259 对于 为负值显然不合理,该解没有意义,所以为使 h(收获量)满足要求,应修改s(存活率)和 b(繁殖率)的值,而繁殖率对一个物种来说很难人为改变,而存活率则要可控的多,故该问题中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6、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3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将试图通过修改存活率来使收获量满足要求,且该问题中存在隐含条件所有年龄段数量都应大 于 500。 为了较快的寻找到合适的s值,首先利用 matlab编写程序进行运算观察 s的变化对不同年龄阶 段物种数量的影响情况,程序如下: clear all; h=500;500;500;500;500; b=0 0 5 3 0; for i=0:0.01:1; ii=0:0.01:1; k=fix(100*i+1); s=i 0.6 0.6 0.4; A = -1 b(2) b(3) b(4) b(5) s(1) -1 0 0 0 0 s

7、(2) -1 0 0 0 0 s(3) -1 0 0 0 0 s(4) -1 ; x=Ah; x5(1,k)=x(1); x5(2,k)=x(2); x5(3,k)=x(3); x5(4,k)=x(4); x5(5,k)=x(5); end figure; hold on; plot(ii,x5(1,:),y); plot(ii,x5(2,:),r); plot(ii,x5(3,:),g); plot(ii,x5(4,:),b); plot(ii,x5(5,:),m); hold on; line(0 1,0 0,color,k); line(0 1,500 500,color,k); gri

8、d;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4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4 分别控制 s 中的三个量改变另一个量得到的运行结果如下: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5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6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6 可能由于该方程的性质或者是matlab 的算法问题,在0.29和 0.58 两个点处均出现了异常的 波动,而实际上这应该是不存在的,故不予考虑,但图像上其他数值处的突变应该予以考虑。 分析数据也主要是对突变后的

9、数据进行分析,因为突变前 x的值都是负值,没有实际意义。从 图像上可以直观地看出,x(1)和 x(2)对 s(1)和 s(2)的变化非常敏感,对s(3)的变化敏感性一般, 而 s(4)仅对 x(5)产生影响,x(4)与 x(5)对 s的变化并不敏感。虽然这还不能最终确定 s的各个分 量的值,但对寻找合理的解提供了方向。 通过几次尝试,找到了比较合理的解为: s=0.36 0.58 0.98 0.95; 对应的 x 的值为: 画出数量关系曲线如图: 尽管这组数据满足要求,但也显得不是很合理可以看出 x(1)到 x(5)的衰减速度非常快,这 显然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可能这是由于不合理的 h值导致的,

10、所以控制好收获量才能使种群数 量趋于合理,做到效益的最大化。 1 2 3 4 5 11814 3753 1676 1143 586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求解 7 大学数学实验 实验报告 | 2014/4/5 项项目目二:二: 给定 4 种物质对应的参数,和相互作用矩阵Q如下: 1= 18.607,2= 15.841,3= 20.443,4= 19.293 ; 1= 2643.31,2= 2755.64,3= 4628.96,4= 4117.07 ; 1= 239.73,2= 219.16,3= 252.64,4= 227.44 ; = 1.00.192 0.316

11、1.0 2.1691.611 0.4770.524 0.3770.360 0.5240.282 1.00.296 2.0651.0 ; 在压强 P=760mmHg下,为了形成均相共沸混合物,温度和组分分别是多少?请尽量找出所有 可能的解。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及模型建立:及模型建立: 此题和书中的 117 页例题十分相似,这里采用书中的分析方法: 所谓的共沸混合物,使之有两种或以上物质组成的液体混合物,当在某种压力下背蒸馏后或局 部气化时,在气体状态下和在液体状态下保持相同的组分。设该混合物由n 个可能的祖分组 成,组分 i所占的比例为,则: (1)= 1, =1 0 均相共沸混合物一概满足问题条

12、件,即公沸混合物的每个组分在气体状态下和在液体状态下具 有相同的化学势,在压强P不大的条件下,这个条件可以表示为: (2)P = ,i= 1,n. 上式中是组分的饱和汽相压强,与温度T有关,可以根据如下表达式确定: (3)ln= + 其中,为常数。(2)式中是组分 i的液相活度系数,可以根据如下的表达式确定: (4)ln= 1ln( ) ( =1 ) =1 ,i = 1,n. 其中表示组分 i和组分 j的交互作用参数,构成交互作用的矩阵 Q,Q不一定是对称阵。 对(2)式两边取对数,并将(3),(4)式代入: (5) + +ln( )+ ( =1 ) =1 1 + = 0,i = 1,n. 只有当组分 i参与到该共沸混合物中时才需要满足(5),所以将(5)式改写为 + +ln( )+( =1 ) =1 1 + = 0,i = 1,n. 数学实验 实验五 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解法和非线性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