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作文指导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88914177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规矩作文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老规矩作文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老规矩作文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老规矩作文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老规矩作文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规矩作文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规矩作文指导(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卷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1、写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偷换概念 2、空泛的议论,没有实例。 3、思路不

2、清晰,重复啰嗦。 4、对老规矩的理解不准确。,这些“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着香炉;不能用筷子敲盘碗,有乞丐之嫌;给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敲门应该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拍门属于报丧”这些规矩,你知道吗?你赞同吗? 文/记者杜萌 老规矩知多少: 给客人添饭 别问“还要饭吗” 前日,相声演员郭德纲一条谈“规矩”的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在微博中,他说,“一日与师哥王少立先生聊天,提起我儿麒麟一劲夸奖。少爷挺懂事怎么呢?每次见面都知道站起来打招呼这不应该的吗?唉,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愣了一下,细细咂摸规矩这两个字”。 郭德纲认为,人活一世是要有规矩的。

3、他还列举了许多的“老规矩”: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孩子不能动。长辈坐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坐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哪就不能再换,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许用筷子敲盘碗,有乞丐之嫌疑,在外吃饭这叫骂厨子。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许吧嗒嘴,要闭上嘴嚼。筷子不许立插米饭中,因为象征香炉,只有死刑犯的辞阳饭才这样插筷子。吃饭时,手要扶碗,决不许一只手在桌下。客人添饭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必须问:给您再添点? 上人家串门,敲门时先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属于报丧。递剪子时要手攥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此外,还有不许咋咋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

4、斜着眼看人,老话说眼斜心不正。不许撸袖子挽裤腿,不许抖腿,所谓男抖贱女抖浪,老规矩PK熊孩子: 市民叫苦不迭叹太难 郭德纲列出的“老规矩”,现实生活中还能否被“严格遵守”?因思想活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不走寻常路”的熊孩子们能否接受这些规矩?昨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20位已为人父母的“70后”、“80后”市民。超过八成市民表示“要用老规矩来教育现在的娃,很有难度”。 “就因为吃饭时候不能抖腿,我小时候被我爸的大手掌狠狠拍过几次,以后再也不敢了。”看到微博上列出的“老规矩”,80后市民阿昌深有感触。而已做爸爸的他,也向记者坦言,“让熊孩子执行,估计很难。” “平常,孩子边吃边玩也行。至于不能乱

5、跑,那就更难。”说起吃饭时的座次规矩,“70后”市民张先生就为孩子吃饭头疼,常常是熊孩子跑到哪,一家人就追着喂到哪,哪里还来得及讲规矩。 至于不许“斜眼看人”,市民赵女士说,“现在的熊孩子,压根不正眼看人!”她说,有次自己去同事家里做客,同事家的孩子一直低着头玩ipad,就连送给他礼物也只是轻轻抬起头嗯了一下。,1. 旧的规则和规矩 双方实行已久的,默认的约定的执行方式方法。 例如:老规矩,三七分成。 或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默认的执行方式方法。 例如:按老规矩办准没错。 老规矩是人们千百年来总结下来的一些优良行为习惯的结晶。 民间的规范一个人行为的准则,一般是有传承性的。 于丹:从文革“破四旧、

6、打碎规矩”到今天,我觉得规矩这个东西一旦打破的话,重新建立是多么难的事情。曾经规矩被斥责为“封资修”,原来的尊师重道就有过这种老师,甚至校长被学生活活打死,更不要说家庭亲人之间的反目,所以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北京的老规矩。 北京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符号,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北京的老理是特别多的,还有北京人见面的那种客气、谦让。规矩就是让他们的古都之风,所表现的雍容不见得非得是有钱的人才有的特权,更多的时候就是一种传家的规矩。所以中国很多集体记忆是靠家风去传承的,无论老规矩还是老照片,其实是在我们今天这个变革时代的一种传承。,我觉得高考出这样的作文挺有意思的,它可以让孩子们突然之间换了一个角度,把我们今

7、天异彩分成的世界停滞为一幅黑白的老照片。也许能从这里边看清一些东西,每个人也可以去呈现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以北京卷的这个作文题跟广东的作文题目有异曲同工的感觉,很有意思。,时代需要“老规矩” 提到“老规矩”,现代的年轻人都会嗤之以鼻,认为那都是陈旧的东西,没有一点实际的用处。所以当今社会里,“老规矩”正在不知不觉地消失,被我们渐渐淡忘。 但“老规矩”其实并不是迂腐无用的“老古董”,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每一条规矩都是无数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得出的,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哲学道理,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两句话。比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这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礼节,是一种尊敬长辈的表现,

8、也是为了不让长辈担心自己出什么事情。比如去别人家做客时不要随便动别人家的东西,也是从小就要让小孩子懂得的礼仪。现在的小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被爸妈宠着,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去别人家串门的时候,就经常会翻主人家的东西,好像是在自己家一样。主人碍于面子肯定不会说孩子,但心里肯定会觉得这个小孩不懂事,同时也会觉得家长不会教育孩子。,老人经常跟我们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姿态,做到举止端庄、优雅,同时也告诫我们做人要正直。现在的小孩子很小开始就有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就是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韩国,也有很多“老规矩”。比如一家人在吃饭的时候,长辈

9、开始吃饭后,晚辈才能开始.这是表达尊敬的一种方式。但是如今一些家庭中,小孩先吃,吃最好的,这一类现象也越来越多,完全没有了“长幼有序”的观念。 再比如晚辈向长辈敬酒时,晚辈要将杯举得低于长辈的杯子,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就是失礼,晚辈还应该背脸并将双手举杯而饮。现在的职场当中,下级向上级敬酒的时候也需要遵守这些礼仪。,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些“老规矩”看起来麻烦死板,但它们蕴藏的含义都是我们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礼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虽然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这些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准则是不应该忘却的,否则我们和那些不懂得

10、什么是礼仪的动物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必须承认有很多的“老规矩”看起来是有些繁琐和死板,但这不是我们应该抛弃它们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开动头脑,想想怎么把这些“老规矩”变成这个时代的“新潮流”,让这些宝贵的智慧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必不可少的角色。,老北京的老规矩 老北京的确有许多老规矩,比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见生人打招呼用“请”“您”“对不起”“稍候”等谦词敬语。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规矩年龄越来越大,越来越老。他们会不会死,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我认为,他们不会死,有存在的必要,而且在新时代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北京老规矩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

11、统之一。北京老规矩多为谦词敬语,也有一些是行为约束。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都是中国人言行举止的形态,也是人类文明的外在形态之一,怎么能不要呢?其次,北京老规矩并非如有些人所说是对人性的压抑,对人自由的束缚。从我们知道的一些老规矩来看,绝大部分老规矩仅仅是对人社交场合言行的约束,不包括对某些特定场合,比如男女私密空间或兄弟姐妹之间的要求。总的说,老规矩属于社交礼仪范畴,并不太多涉及私人空间。难道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不应该有必要的礼仪吗?第三,老规矩经过千百年来无数人的锤炼,经过几十代人传承而未被淘汰,足以说明其生命力,为什么要消失在我们这一代呢?,老规矩所以有被淡忘之势,所以今天又被重新提起,不说历

12、史原因,就看我们周边的现实吧,足以说明老规矩有多么宝贵,足以说明人们多希望它回来。以我自己近年来的经历看,我就经常遇到陌生人愣突突的发问和冷冰冰的咨询,甚至连起码的问候语、抱歉话以及谦恭之态都没有。最近在参加语言大会期间,被不礼貌的语言对待,还不要紧;善意的提醒后竟被更不礼貌的语言,包括一些大人而包围,这可怎么得了啊!我并不是让这些孩子们用北京老规矩待我,而是用起码的谦词敬语。比如,你好(当然说您好更好),对不起、请稍候和谢谢等等。更可怕的是,对这样一件本来无关紧要、提个醒儿而已的事情却招来一所大学个 别老师和学生们的莫名奇妙的攻击,有说我们如何辛苦,有说南方人不懂北京话里的“您”,有说无录像

13、无真相,甚至有人冷嘲热讽的说还是请你回北京讲老规矩去吧,更有甚者,伴以各种人身攻击和谩骂侮辱之言,太可怕了。,老规矩始自老北京,但其内涵和骨髓是文明修养礼貌待人,这一点应当是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换言之,老规矩应当发扬光大,应当是更多人的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十三亿人生活在一块土地上,怎么能没有一点规矩呢?如若无规矩,岂不乱成一片,回到原始社会了吗?! 老规矩不老,也不会老。在新的时代,老规矩还会被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老北京逛新城 已经两百多岁的老北京突然活了,他老人家兴头不减,想要逛逛新城。 一下车,几个年轻人便让老北京吓了一跳:“你是

14、哪来的?”“是要参观新城吗?”老人一愣,急忙点头。还没镇过神来又被吓了第二跳:“这是参观的名单,你自己勾出来吧!”老人站到旁边勾出自己名字。他还未将花名册递给年轻人,其中一个年轻人的话着实让老人吓了第三跳:“旁边等着,还有两个没来呢!”心中满是不悦的老北京站到旁边,跟年轻人说:“姑娘啊,你怎么这样说话呢?”姑娘瞪大眼睛做出惊讶状:“你知道我们有多累?已经18个小时没合眼了,就为了接你们这些参观者,别挑毛病了”,老人被这一连串的话噎得不知说啥好。,让老北京吓了四跳、五跳、更多跳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呢。老人沿街而行,高楼林立,鸟巢、鸟蛋、鸟嘴、大裤衩等建筑让他老人家大开眼界。可是,老北京发现无数男女竟

15、无一人对他点头微笑或说声“吃了吗,您呐”。年轻人不管在何处只顾低头看手机,一群老头老太太跳广场舞,但相互间的神情都像不认识似的。中午时分,老北京进了当地一家名小吃店。人已坐满,老人挤在一个圆桌间,和数位食客共餐。只听左边这位吧唧嘴儿,右边这位一边吃一边哆嗦腿儿,还时不时拿出餐巾纸猛擤鼻涕,对面小孩则一边敲打空碗碟,一边扒拉着菜品,父母在旁则习以为然,一声不吭。这时,服务员上来给大家倒免费茶,老北京恰恰是最后一位。服务员给老北京倒完后,壶嘴儿正对着老北京“啪”的一撂,这一举着实吓了他一大跳。因为,在老北京的规矩里,壶嘴对人可是大不敬啊!,吃罢,老北京走出店门见一告示,说正举办全球语言论坛。他好奇

16、就前来听之。但见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老北京也凑上来,把自己下车三跳经历说了出来,想提醒大家别忘记谦词敬语。没有想到不少年轻人指责老者:“我们是南方人,不会说您”“你是从哪来的,太远古了吧?”“我知道你过去的丑事儿,离了五次婚吧?”等等,给老北京好一顿呲叨和羞辱。情急之下,他把自己刚才的经历告诉了记者们。 让老北京一万个也没有想到的是,记者在采访新城负责人时,该负责人竟然说,我们没有邀请老北京到本新城参观。他老高兴可来,不高兴可去。别那么多老规矩,现代人不吃这一套,其余负责人一律做沉默状。最不能让老北京接受的是,旁边有一位年轻人问道:“您多大岁数了?老糊涂了吧?”老北京说:“200岁!”年轻人哈哈大笑,说:“你应该去掉两个0,是两岁,是2!” 老北京愤怒中飘然离去。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明白的是,什么是2,这些老规矩怎么就成了2呢!还有,他坚信人们在经历了浮躁喧哗和糊涂混沌时期后,还会怀念老规矩,会想它们。老规矩会回来的,社会现象型(以北京卷为例) 232014北京卷 作文(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