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1250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测试题一、 选择题.(每空3分,共30分)1.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1+2=100,则BOC等于 ( )A.130 B.140 C.150 D.1602.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 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等于( )A30 B.25 C.20 D.153.如图,若在中国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2),“马”位于点(2,-2),则“兵”位于点( )A(-1,1) B(-2,-1) C(-3,1) D(1,-2)4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 B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C投篮时的篮

2、球运动 D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5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A B. 3.14 C. D. 6.若a2=9, =-2,则a+b=( )A. -5 B. -11 C. -5 或 -11 D. 5或117、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 B、 C、 D、8下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B C D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横坐标是3,且点P到x轴的距离为5,则P的坐标是( ) A、(5,3)或(5,3) B、(3,5)或(3,5)C、(3,5) D、(3,3)10有下列四个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同位角相等;互补的角是邻补角;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是真命

3、题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30分)11 的算术平方根是_, -125的立方根是 绝对值是 ,12.如果 ,那么0.0003的平方根是 。13.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是 。14如图所示,想在河的两岸搭建一座桥,搭建方式最短的是 ,理由是 E F M NP15.小刚在小明的北偏东60方向的500m处,则小明在小刚的 。(请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小明相对于小刚的位置)16.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是 .17.已知方程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 。18.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1,0)、(0,2),若将线段AB平移至A1B1,点A1B1的坐

4、标分别为(2,a)、(b,3),则a+b=_.19.已知x=1, y=-8是方程3mx-y=-1的解,则m的值是 。20.在数轴上,-2对应的点为A,点B与点A的距离为,则点B表示的数为_.三、解答题.(共60分)21. 解方程组(6分) 22.(6分)如右图,先填空后证明.已知: 1+2=180 求证:ab证明: 1=3( ),1+2=180( ) 3+2=180( ) ab( )请你再写出一种证明方法.23.(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三个顶点的位置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1)请画出ABC沿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沿y轴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的ABC(其中A、B、C

5、分别是A、B、C的对应点,不写画法)(2)直接写出A、B、C三点的坐标:A(_,_); B(_,_);C(_,_)。24.(6分)如图,ADEB,12,FGAB,问:CD与AB垂直吗?试说明理由。25. (8分) (1)计算:=_,=_,=_,=_,=_, (2)利用你总结的规律,计算26、(8分)解关于x,y的方程组 时,甲正确地解出 ,乙因为把c抄错了,误解为 ,求a,b,c的值27、(10分)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者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粗加工,几天精加工,才能按期完成任务?如果每吨蔬菜粗加工后的利润为1000元,精加工后的利润为2000元,那么照此安排,该公司出售这些加工后的蔬菜共可获利多少元? 28(10分)已知直线l1l2,且l3和l1、l2分别交于A、B两点,点P在AB上 (1)、如图,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问1、2、3之间的关系?并说出理由。 (6分)(2)、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试探究1、2、3之间关系(点P和A、B不重合) (直接写出结论)。(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