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881076 上传时间:2019-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黑龙江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史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1年真题一、填空1在( )代人的著作中,已经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名词,出现的次数就更多。219世纪上半叶,最早来中国办报的外国传教士是( )和米怜,由于清廷的限制,他们只能先到马六甲办报。31815年8月5日,( )在马六甲创刊,

2、它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41895年8月17日,( )在北京创刊,它是维新派办的第一家报刊,经费有康有为筹措,梁启超、孟麦华担任编辑。5( )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6梁启超写了一篇反对复辟帝制的( )文章,袁世凯送去20万元请他不要发表被梁启超拒绝。7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创刊时叫( )。8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为( ),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9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便建立和发展了以( )为中心的庞大新闻通讯事业网,以中央日报、扫荡报为中心的报纸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广播网。10( )1935年被大公报聘为旅行记者从成都出

3、发,沿着红军长征的路线赴西北采访。11在人类传播史上,标志着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开始的里程碑是( )的出现。12因经营每日电讯报获得成功,被人称之为“英国报业之父”的人是( )。13马克思首次出任主编的报纸是( )。14“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励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说这句话的人是( )。15有拉丁美洲的纽约时报之称的是( )。16塔斯社成立于( )年。17世界上最早正式开播的电台名称是( )。18世界上第一个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的国际电台是( )。19美国管理公共广播电视的管理机构是( )。20西班牙语系国家中规模最大的通讯社是( )。二、名词解释1、旗报2、遐迩贯珍3、“胡

4、风反革命集团”4、古登堡5、“知识税”6、纽约时报三、简答1、简析唐代的“报”与“状”。2、简析新青年对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倡导。3、简析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得与失。4、简析新闻事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5、简述火星报创办的背景、经过及历史功绩。6、简述二次大战前,英、美、法三国逐步形成的报业垄断格局的具体表现。四、论述1、论述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2、论述杰弗逊对新闻自由的重要贡献并分析其影响意义。4.5.1 黑龙江大学819中外新闻传播史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1、唐2、马礼逊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4、万国公报5、中国日报6、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7、青年杂志8、

5、向导9、中央通讯社10、范长江11、文字12、劳森13、莱茵报14、列宁15、圣保罗州报16、192517、KDKA18、美国之音19、公共广播公司20、埃菲通讯社二、名词解释1、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有的骑马快递,让人们尽快看到;有的插在众人聚集的地方,可以围观。2、最早使用铅字排印的中文报刊。内容上,首要介绍时事新闻报道与评论,其次是商业消息,最后是宗教宣传,篇幅较少。刊发中文报刊最早的收费广告。体裁而言,消息、通讯、简讯、评论等已具雏形。政治倾向上,为英国殖民利益服务。3、胡风,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长期在国统区进行进步文化活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文艺理论上宣

6、传作家的“主观战斗精神”,忽视作家深入工农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实际。胡风反革命集团是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新闻界给以胡风思想为代表的此类文艺思想的特定称呼。对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实际上是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点名批判伤害了一批同志,扩散了“左”的观点,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4、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德国工匠,研制成功适合西文特点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制成了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5、近代英国政府对报业压制的具体体现。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报刊一律征收印花税、报刊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这三者合称为知识税。6、纽约时报:1851年9月18日。雷

7、蒙德与二位同事合伙创办。该报摒弃了太阳报、先驱报的煽情主义作风,也排除了论坛报政治激进的态度,主张新闻翔实、言论平和。该报对南北战争的报道十分出色。它实际上始终反映雷蒙德的党派倾向。三、简答1、唐代是我国最早有报纸的时代。唐代的“报”由朝廷发布,有文字记载无实物考证。“状”来自进奏院,基本内容为御旨、奏折、官方动态等,有实物可考。进奏院状具有新闻报道性质,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2、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为创办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该刊的出现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宗旨是“与青年诸君商榷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新青年发动文学革命,提倡新闻学,

8、即新鲜、活泼、抒情的平民文学,反对陈腐的、宣传孔孟之道的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批孔斗争和文学革命的破旧立新相结合,把新文化运动推向高潮。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章应该“言之有物”等八项主张,对旧文学提出文学挑战,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他发表多篇文章,主张“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主要是大力提倡白话文,他还用白话文写诗,曾被称为白话圣人。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都参与了文学革命,是战线中的前卫者3、学习社会主义苏联的新闻工作经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一个有关新闻工作改进的的要求。状况:对口学习;大量刊载苏联报刊的文章。积极意义1、2。教训:1、2、3、44、新闻事

9、业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以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变化,形成了对新闻事业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产生新闻事业的物质手段和社会条件。如果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兴起过程中整个社会对新闻信息的大量需求,小规模的、定向传播的新闻活动,也就不会发展成为大规模的、面向社会广大公众的新闻事业。这种社会需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经济上看,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使得社会分工更加发展,人们为市场而生产,又从市场取得生活必需品。而且随着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国际交往也不断增加。这就使得人们不仅需要了解本地的情况,还要知道国内和世界各地的重大事变。而在重要的商业城市或贸易港口,对新

10、闻信息的需求就更加集中和突出,这些地方自然就成为早期新闻事业的发源地。二、从政治上看,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打破了长期停滞的封建秩序,加速了社会政治变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而新兴的阶级和各种新兴的政治力量又迫切需要传播反封建斗争的信息,宣传观点、左右舆论,以促进社会的变革。物质条件:1印刷和造纸工业日益发展。近代报业诞生前的一个多世纪,活字印刷已经推广到整个欧洲,手摇印刷机也已普及,人造纸已经取代了昂贵的羊皮纸和简陋的埃及草纸。这样,印刷效率有所提高,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新闻印刷品就有可能批量生产。 2交通和邮政事业日趋发达。16世纪前后,欧洲各国行走马车的公路大量兴建,内河航运不断改善,“地

11、理大发现”以后各国竞相发展远洋航运,因此人员往来、信息交换日趋便利。法国(1464年)、英国(1478年)、德意志(1502年)等国先后开设为民众服务的邮政业务,到17世纪初许多城市的邮班已缩短到每周一次,使得报刊定期发行成为可能。 3人口集中的城市逐步增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以英国为例,17世纪初已有五分之一的人住在城市里,著名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等正在形成。这种城市化的进程,使得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既增加了信息的来源,也增加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新闻采集和传播也更加方便。上述条件的具备和发展,就使得新闻事业的诞生有了现实的可能。正是上面阐述的社会需要和实际条件的结合,形成了

12、新闻事业诞生的必然性。5、 火星报:1900年12月24日,第一期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火星报创刊后不久就迁往慕尼黑出版。自1902年4月起改在伦敦出版。1903年春天起又改在日内瓦出版。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他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对国际生活的重大事件作了评论。列宁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宣传内容:同经济派论战和宣传党的纲领。经济派的特点:崇尚工人运动的自发性,否认革命理论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意义。崇尚经济斗争,认为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斗争不是工人运动的任务而是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事情。在思想上崇尚自发性,在行动上崇尚经济斗争,在组织上就必然依恋

13、涣散的小组习气和手工业方式,否认建立统一集中的政党的必要性。宣传党的纲领:当时火星报实际上起着俄国工人运动指导中心的作用,它必须为召开社会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作好党纲的准备。 组织工作: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火星报组织工作的特点:收集稿件和信件。传递报纸和其他文件。在国内建立地下印刷所。为报纸募集出版和活动经费。 火星报的历史功绩:使多数地方工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建党准备了思想基础。把分散的地方组织联结起来,为建党奠定了组织基础。通过广泛的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 从52期起,火星报的领导权被孟什克掌握,报纸因此而成为反对列

14、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工具。此后,党内称52期以后的火星报为新火星报,52期以前的火星报为旧火星报.6、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城一报现象日渐普遍。报团数量和规模不断发展,先后形成了报业垄断的局面。这是一种市场性的垄断。在德日意等国,走上了法西斯行政性垄断的道路。四、论述1、新民丛报1902年创刊于横滨,是仿效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主编是梁启超,宗旨是“开民智”、“造新民”。大量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军事、文教、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学说,内容之广、篇幅之多。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而后态度一变再变,在读者中的威信江河日下,1907年停刊。民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是大型月刊,设有论说、时评、谈丛、选录等栏目。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三民主义”是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即宣传以排满为中心的民族主义、宣传以建立共和政体为中心的民权主义,宣传以土地国有、平均地权为中心的民生主义。该报大力介绍各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西方的新文化思潮,受到国内外同盟会和同情革命的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1910年终刊。两报从创刊以来就不断刊发文章进行讨论,后来逐步演变为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论战。两报分属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内容围绕“要不要进行民族革命?要不要进行民权革命?要不要实行土地国有平均地权?革命会不会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