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798102 上传时间:2019-05-09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9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教育-《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pdf 24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 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欢动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无法体会到孩子劳累之后满足而又愉悦的心情。这种快乐比 吃美食更要有效。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成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抛弃他的谨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东西过程中 真的打碎了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问问自己-难道孩子双手的锻炼和智力的成长还没有一只杯子重要吗?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 3 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 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 奏。 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

2、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 42 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 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 从梦中醒来似的。 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 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 情。 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 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

3、分惊人。 孩子的手脏了,妈妈就要求他去洗干净。后来发现他的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觉 的时候,还去再洗一遍。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她的孩子现在会自觉地洗手了,孩子见人就会自豪地伸出于净的小手 给他们看。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 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 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

4、程中,他 们的注意力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 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 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乐乎。 吉米是个 2 岁的孩子,妈妈总是买许多机器人的玩具给他玩,但其实吉米感兴趣的是积木,而妈妈认为积木太 死板,不适合男孩子玩,结果吉米面对一大堆小机器人总是三分钟热情,有时候还时不时地发呆,一句话都不说。 看着吉米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便来请教我。我于是建议她让吉米

5、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事或者玩耍。没过 多久,妈妈发现吉米比原来机灵、活泼多了,而且吉米手中的积木总是像变魔术一样,能摆出各种各样超出妈妈想 象的东西。 w w w .3722.c n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 2 - 当孩子一出生时,就具备了探索周围世界的潜能,对所有细小的事物感兴趣,充满好奇心和内在潜力。当孩子 迸发学习的热情时,不仅对秩序、重复训练非常着迷,而且他们还有一种自由选择的需求。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培训班, 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

6、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 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有些事 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 的事情。 “请不要命令我,让我自己做。“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可轻易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不要总是以为自 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其实孩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不厌其烦地花费精力去做。如果给孩子不喜欢 的东西,那只能给他增加不必

7、要的精神负担,他们也得不到快乐。 家庭育儿小提示: 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 近来有研究者对 56 岁的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脾气坏占 15?72,性格古怪占 4?84,神经 质占 28?33,行为问题占 9?02%,社会交往不良占 2?86,情绪障碍占 10?33,低能占 0?66。此外还有偏食、 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调查发现,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孕期母亲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 腹部外伤,小孩出生时窒息缺氧,难产或产伤;第二种是缺少幼儿园正规教育,家居的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 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

8、应;第三种是家庭环境因素。 在这些原因中,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 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其次,教育方法不当。 一种是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 育,使孩子变得胆怯和抑郁。还有,父母双方育儿方法、要求、态度的不一致,使幼儿有恃无恐或无所适从。 第四章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拉锯 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衣食无忧、 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

9、的内心却是苦的。 “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 大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因为物质很丰富。在一个家里,爸爸负责外出工作赚钱,妈妈负责洗 衣做饭,他们齐心协力照顾孩子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们认为,孩子一直以来享受着最好的照顾,住起来最舒服 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却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w w w .3722.c n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 3 - 孩子是什么呢?孩子只是父母创造出来的物品,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丝毫不容他人侵犯。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意愿。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奴隶能像孩子被父母拥有 那样被奴隶主完全拥有

10、,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服从大人那样必须永远服从主人的指示。他们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行 动,一切都被父母给代替了。他们盲目地服从父母的命令。至少工人也有下班的时候,还可以找个地方消遣,而他 们却不能! 确实如此,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 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却是苦的。 虽然他们生活好了、吃苦少,可奇怪的是自 由少了、内心的幸福感少了。他们看上去似乎拥有了很多很多,事实上他们的心灵仍一无所有,他们仍十分“贫穷“。 大多时候他们都不觉得自己生活在“蜜罐“里,因为他们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幸福快乐。 在这个世界

11、上,很少有人想过孩子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以及丰富的内心生活,他们并不是大人的附庸 和支配的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力量。 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把 “真烦“、“真没劲“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变得神情冷漠,整天不愿说一句话,把自己关 在小房间里,拒绝与他人来往;小小年纪即有自杀念头;在压抑中成长,变得抑郁消沉、离家出走或厌学厌世 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教育的失败,不能不说是父母教育的失职。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小时候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终生。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 所受教育不当造成的。实际上,那些看似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并向 他

12、们提供适合的环境,保证他们毫无障碍地自我发展和成长。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我们总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在那时孩子脾气特别大,只要不顺心就会大哭大闹,而且很爱缠人。有人 认为,这是因为平时太宠孩子了,这样下去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大。他们建议,如果孩子总是无理取闹,父母应该 试着拒绝他,哭闹几次他就会慢慢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孩子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吗? 一天晚上,一位好心的妈妈要孩子上床睡觉。 小男孩请求妈妈让他把已经做了一半的事完成后再去睡,但是这位妈妈一点也不肯做出让步。小男孩只得还是 乖乖地上床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想把事情做完。 小男孩的妈妈发现孩子竟然背着她

13、偷偷溜下床,于是狠狠地骂了小男孩一顿。 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没骗你啊,我跟你说过我想要把事情做完的。“ 妈妈不想再和孩子说下去,就叫小男孩说对不起。 w w w .3722.c n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 4 - 可是这个小男孩还想继续和妈妈理论,他并没有欺骗,就像之前他向妈妈坚持说要把事情做完才去睡一样。 小男孩解释说,因为他没有欺骗任何人,因此他不明白为什么他需要道歉。 “好吧!“小男孩的妈妈接着说:“我知道了,原来你一点也不爱妈妈!“ 小男孩回答:“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只是我并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道歉呢?“ 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孩子的谈吐才像大人,而这位妈妈的行为反而更像

14、一个孩子那样无理取闹。 事实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大都是需求被父母忽视的表现,他们想要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情但被大人给阻止了。 大人不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以自以为是的错误观点处罚孩子,这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大人的种种做法,其实正是无理取闹的不理智行为。他们盲目地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的成长设置了许多障碍。 大人的虚伪和小孩的绝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 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

15、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 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 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 她委婉地推脱说: “啊 ! 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 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 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 累,

16、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 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 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 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 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 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w w w .3722.c n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 5 -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 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 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