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631815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自净空法师传承传统文化必读“四书”2015年12月18日 讲于 香港 传统文化的承传是大事。如果传统文化断了,那是中国人的悲哀,民族也不会长久。传统文化的延续需要传人,谁来继承传统文化呢?继承传统文化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历代把传统文化的承传都摆在第一位。清朝灭亡后,最后这一百年传统文化承传乱了,大家疏忽了,造成今天社会的动乱,所以承传传统文化是现代中国人头等大事。 四书的重要性 承传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落实“儒、释、道”的三个根,也就是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和十善业道。这是德行的根本。在这个基础上要进一步学习“儒、释、道”的代表著作。儒家的代表是四书;佛家的代表是无量寿经(即中本华严经);道家的代表

2、是老子道德经。在这个里面我们今天要特别介绍四书。世界上真正有学问的人知道中国文化之可贵,知道“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可以救天下,可惜今天的中国人自己却不晓得。四书在从前是中国人必读之书。以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标准是依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标准,所思、所做不能超越这个标准范围。现在这个范围打破了,换句话说,现在没有原则没有标准,这个不得了,违背伦常的异端邪说都出现了。所以今天特别应该倡导大家都来学习四书。四书是儒家的总纲领,千经万论都离不开这个总纲领,就像华严经是佛家的总纲领,千经万论都离不开华严经一样。对学佛人而言,四书也是修学大乘佛法的重要基础;对学道的人而言,四书也非常重要,修学大乘佛法必须以小

3、乘为基础,不扎小乘的根大乘就没有份。但是到了唐朝中叶以后,中国祖师大德们不依小乘学了,他们用“儒”跟“道”代替小乘。“儒”跟“道”是中国本土的学说,我们修学起来非常方便,结果很成功,这一千三百年来大乘八个宗世世代代都有祖师大德出现。儒家的四书,的确是大乘法以四书为基础,直接修学大乘就没有障碍,容易得到成就。现在麻烦来了,修学大乘佛法的人,不但不读小乘经典,连四书、五经也放弃了,就想直接在大乘经典上下功夫,结果当然有许多障碍,用的功力很多、费的时间很长,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今天学佛的同学应当多念四书。我们一面修学大乘,一面用儒家、道家来补课,这样决定有好处,可以相辅相成。中国从前的读书人至少

4、都能背诵四书,这是最低的底线;不但要背诵,而且要讲解;不但要讲解,而且同学之间要互相切磋琢磨、研究讨论。研究讨论当中,理事愈来愈明白、愈来愈清晰,自己对于一切法的想法、看法、做法,自自然然就有一个标准。古人所谓“读书志在圣贤”,读书的目的是变化气质,成圣成贤。学佛更不必说了,我们学佛的志愿是要作佛,佛是大圣。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去作佛的。有了成圣成贤的志愿,必须得落实,四书的道德标准才能实现这个愿望。 四书编排特色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论语跟孟子原来是独立的,大学跟中庸是礼记里面的两篇。宋朝朱熹把这四种合成一部书,称之为四书,从宋朝一直到清朝这部书都非常盛行,成为读书人必

5、读之书,政府选拔人才考试也是一定要考这部书。朱熹编四书这个灵感,我猜想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我们知道,朱夫子当年在世,读了不少佛经,华严经是佛教的圆满法门。方东美先生告诉我,华严经是佛学概论、是总纲领,所有一切经典都是从它分出来的细节。华严经有圆满的理论、有精密的方法,后面还有表演,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表演,就是把华严的理念和方法做出来给我们看。四书就有这个味道,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是孔子表演,他把中庸跟大学做到了,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家庭、落实在事业,他统统都做到了;孟子也是一个表演,是孟子表演。所以论语是圣人表演,孟子是贤人表演。圣人怎么落实、贤人怎么落实,四书讲绝了。学习传统文化可不能

6、把这部书忘掉。所以“儒、释、道”三个根扎稳之后,第一部要学的就是四书,这就是你真正把路找到了,这是成圣成贤的道路。 大学开篇简介 四书开篇的几句话都是最关键的话,是全遍的宗旨,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的意义。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出了“人性本善”,这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宗旨。大学所讲的“明德”就是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也是佛法所讲的“自性”。所以“明德”是体,是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亲民”是相,是现象。“亲民”的“亲”是亲爱,“民”是大众,“亲民”的意思就是博爱大众,在佛法里面讲就是“慈悲”。“止于至善”是用,是作用,这

7、个作用是究竟方便,达到圆满,达到圆满才叫“至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大道的体、相、用都说明了,跟大乘佛法都能相通。现在人们的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的“明德”不明了,所以老祖宗聪明,在“明德”上头加了一个“明”字,这个“明”字,是个动词,希望把我们的“明德”恢复光明,这是教育的目的要恢复“明德”。以佛法来说,这是属于“自利”,就是我们自己要成就德行、成就学问。恢复“明德”的方法就是要断烦恼。如果烦恼不断,“明德”就没有办法恢复。所以这是讲“自利”。“自利”一定要“利他”。“亲民”是“利他”,帮助众生恢复自性的“明德”,在大乘经教里面,佛常讲“自度度人”。“明明德”是自度,“亲民

8、”是度人,然后才能“止于至善”,达到善的极处,究竟圆满。谁做到了止于至善?孔子做到了,孟子做到了,都是“止于至善”的好榜样。以上是大学的总纲领。纲领说出来之后就要讲方法。如何才能做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第一个是要“知止”,也就是说在这一生当中,你要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所止之处。每个人的人生目标不同,但是这里头有个原则,无论从事哪种行业,一定要专、要精,这就是“知止”。你学东西不能学得太多,不能学得太杂,学得太多,太杂就不能成就。“知止而后有定”。目标确立之后,心就有固定的方向,不会漫无目标的朝三暮四。“定而后能静”。方向确定了你才能静得下来。“静而后能安”。静下来之后你的心

9、就安定了。“安而后能虑”。心安定之后,智慧就生起来了。有定、有静、有安,这个心就生智慧,不生烦恼。“虑而后能得”。智慧开了之后,就得到了成就。这个“得”是得什么?得“明明德”,得“亲民”,得“止于至善”,这些境界你就能得到。纲领和方法都知道,修行要从什么地方下手?从“格物”下手,无论是世法或佛法,都是同样的道理。“物”是什么?是物欲、欲望。世间人常讲“欲海难填”,你只要有欲望,就不能“知止”。“格”是格斗,就跟打仗一样。跟谁打仗,跟自己的欲望打仗,要把自己的欲望打败,克服住。“欲望”是什么?贪嗔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我常讲的,这十六个字就是欲望的范围,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10、佛跟儒的修学道理是相通的。佛法修学从哪里下手?从破烦恼障下手,然后破所知障。你看菩萨的“四弘誓愿”,第一个教你发度众生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度众生之前,先要度自己,就是“明明德”。从哪里下手呢?从第二愿下手,烦恼无尽誓愿断,从这下手。“格物”就是断烦恼,破烦恼障;其次才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破所知障。我们的障碍有两大类:烦恼障和所知障。先破“烦恼”,后破“所知”。“格物”是破烦恼障,“致知”是破所知障。这两种障碍去掉之后,你的意才诚、心才正,然后就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效果就出来了。无论是学儒、学佛,天天都不能离开儒、佛。学儒,天天不能离开孔子;学佛,天天不能离开释迦牟尼佛。怎

11、样才能不离开?读经就不离开。佛经是佛陀的教诲;四书是孔子、孟子的教诲。我们天天读经、天天跟他们在一起、天天听他们的教诲,向他们学习,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学得跟他们一模一样,那就成功了。佛陀出现在世间,究竟目的何在?经云,“对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所以真能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者,才是真学佛。释迦佛一生行谊与孔子无二,他们达到至善,我们也希望能够达到至善。 中庸开篇简介 中庸“开宗明义”讲“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些话讲得很深!什么叫“天命”?什么叫“性”?这里所说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什么?在华严经是讲得好,“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个心就是我们每个众生本有的真心,本有的真心就叫

12、“天命”。天,是自然的,固有的意思,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真心本性是遍法界的,充满整个宇宙不生不灭,无有动摇。所谓“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三际”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十方”是讲空间。在无始无终的时间和无边无际的空间里,心性没有一处不遍满。六祖惠能大师用五句话来形容这个真心本性,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中庸里面讲的“性”。“率性之谓道”,“率”是顺从,是讲众生有感,自性就能有应,众生有感,自性有应。自性的大用就是能知能觉、见闻觉知,所以“感而遂通”,有感就有应。这个“感应”,佛法里

13、称为因果。这个“感”是什么?起心动念就是“感”。“应”呢?境界现前就是“应”,因果、感应相续循环这种理叫做“道”。那么就因果来说,“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报”,这个是丝毫不爽,也不会差错的。这是怎么来的?本来就是这样的,自然而然的,这叫“道”,如是因,就得如是果。“修道之谓教”。明了因果的法则而修,断恶修善,种善因得善果,最后你的果才能圆满。种圆满的因,就有圆满的果。这种修德跟自性的性德圆融成一体,所谓“性修不二”,这叫圣人之教,圣人的教诲。中庸讲的理极为深广,教导我们依照自性之道而行“中和”。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够行“中和之道”,天地万物就会处在自然和谐的状态。中庸所讲的道理

14、是四书所依的基本原理。不仅是四书乃至整个圣贤教育都是以这种吾人本善之本性为体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儒家的学问,跟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都不外乎是让我们恢复、回归自己本有的明德、佛性而已。如何开始修道呢?印光大师有一段话说,“其下手最亲切处在于格物慎独,克己复礼,主敬存诚”这八个字重要。“格物”就是格除物欲,战胜物欲。“慎独”是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不放肆、不随便,还是认真地格除自己内心的欲望以期达到“至善”。这种“慎独”的功夫很重要,能够“慎独”才会有诚意正心。“克己复礼”。“克己”是克服自己的习气毛病,把自己的恶行、恶语、恶念格除干净。“复礼”是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这些教诲不是古圣先贤故意弄出来、制造出来禁锢我们、规范我们的,这些教诲都是讲我们心性中本有的性德,只是我们现在不能恢复性德,也就是不能“明明德”,就不能不先依靠圣贤教诲来修行。等到有一天能够恢复“明德”,那你所做的无一不跟圣贤教诲相应,那时候圣贤教诲就没有用处了,为什么?全是你自己的心行。“主敬存诚”,就是心中要有“诚敬”。“诚敬”两个字一分一秒都不能够失掉,圣贤学问从“诚敬”下手。 论语开篇简介 论语里面第一句话说,孔老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讲学习圣贤教育的喜悦。古人读书是享受,读书最快乐;现在人读书多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