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616198 上传时间:2019-05-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滚动训练十五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滚动训练滚动训练 十五十五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一、选择题 下图所示建筑是我国苗族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楼上住人,楼下架空,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 建筑形式。建房时,将前排落地房柱搁置在下层地基上,最外层不落地房柱与上层外伸出地基的楼板持平,形 成悬空吊脚,上下地基之间的空间就成为吊脚楼的底层,这就是所谓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脚楼特点。读图, 回答 13 题。 1.与建筑物所在地的地理特征不相符的是( )。 A.山高坡陡B.终年高温 C.潮湿多雾D.蛇虫较多 【解析】该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而并非全年高温,但 该区域多山

2、地,山高坡陡,潮湿多雾,蛇虫较多。 【答案】B 2.吊脚楼的最大优点是( )。 A.通风透气,宽敞明亮 B.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C.冬暖夏凉,防暑降温 D.节约土地,造价较廉 【解析】据图可知,吊脚楼悬空建设,可以通风透气,但越往上越窄,并不是层层宽敞;高瞻远瞩,视野开阔 也只是站在特定位置的感受,并非该建筑的最大优点;吊脚楼可以防潮透气,这里的冬季本就温和,无需将保暖 作为民居的建设目的;但该建筑依山依地势而建,楼层较高,可以节约土地,使用当地现有竹木,造价较低,适用 于民居建设。 【答案】D 3.这种建筑最有可能分布在( )。 A.黄土高原B.大兴安岭 C.云贵高原D.西双版纳 【解析】该

3、吊脚楼是苗族人的民居,多见于西南一带,吊脚楼依山而建,说明区域地势较高;吊脚楼层数较 多,能居住的人较多,这说明当地适合建筑的平地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在少数的山间低地中。结合选项,云贵高 原一带地势崎岖,人口及产业活动集中在山间坝子地带,且该地苗族居多,最为符合材料。 【答案】C 绿色 GDP,即把资源、环境成本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核算之中,作为经济生产的成本处理,以实现对传统 2 GDP 的调整。绿色 GDP 指数=绿色 GDP/传统 GDP100,下图为我国 2013 年传统人均 GDP 与绿色 GDP 指数分布 关系图。读图,回答 46 题。 4.由图可知( )。 A.绿色 GDP 总体呈现

4、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 GDP 指数成正比 C.传统 GDP 与绿色 GDP 差值较大的为西部地区省份 D.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不需关注 【解析】由图可知,绿色 GDP 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根据公式绿色 GDP 指数=绿色 GDP/ 传统 GDP100,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 GDP 指数近乎反比;根据图示信息,传统 GDP 与绿色 GDP 差值较大的为东 部地区省份;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因为发展快、产值高、能耗多,更应关注。 【答案】A 5.若以各省份的传统 GDP 与绿色 CDP 指数的中位数(把所有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个作为中位

5、数)为原 点,作四象限图,将全国 31 省(自治区、市)划分为 4 类,则符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属 于绿色发展高危区的省份是( )。 A.北京B.江西C.贵州D.辽宁 【解析】由图可知,贵州处于第三象限,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绿色发展高 危区。 【答案】C 6.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高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B.资源禀赋条件较好 C.产业结构单一D.科技创新能力小 【解析】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会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故应选 B 项。 【答案】B 沧州海兴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渤海之滨,

6、拥有盐碱地约 30 万亩。在当地“种一瓢收一斗”的盐碱地或 中低产田上,中科院农业研究所经过不断地改良与实验,使小麦平均每亩产量达到 600 斤。农业研究所主要通 过咸水结冰等方法改造盐碱土壤(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水位, 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打造“良田”,通过微咸水灌溉等方法进行田间管理,并选育更耐盐碱的作物品种。 据此回答 79 题。 7.海兴县农业受土壤盐碱化影响最大的季节是( )。 3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解析】海兴县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大风天气多,蒸发旺盛,作物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导致 土壤中水位上升,盐分会随

7、水分向地表运动,引起土壤盐碱化。 【答案】A 8.海兴县改造盐碱土壤未采用传统措施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地质结构不稳定,淡水资源不足 B.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浅且盐度高 C.地质结构不稳定,不适合深挖淡水井 D.传统盐碱地治理方法投入成本高 【解析】传统的措施是“通过强灌强排、抽取地下淡水降低地下水位,以淡水洗盐,使土壤脱盐”,海兴 县位于渤海之滨,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较浅且盐度高,用传统方法虽然简单但效果差。 【答案】B 9.实验发现,在小麦拔节时期(春季气温上升至 10 以上时)浇灌微咸水增产效果较显著,其原因可能是该时 期( )。 A.小麦需水量大 B.小麦矿物质需求量大 C.降

8、水稀少 D.蒸发旺盛 【解析】微咸水富含矿物质,但因盐度高一般不用于灌溉,但题干讲到拔节时期浇灌微咸水增产效果较显 著,据此可判断该段时间小麦矿物质需求量大。 【答案】B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干扰,巴西热带雨林面积迅速减少,生态效应不断减弱。下图示意巴西雨林区 在 19802005 年 6 个不同地区的森林面积比和转移面积比(注:森林面积比为区域森林面积与该区域总面积的 比值;转移面积比为发生转移的面积与区域总面积的比值)。读图,回答 1011 题。 10.据图可知,区域单位面积生物量最小的是( )。 A.a 区域 B.d 区域 C.c 区域 D.r 区域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c 区域

9、森林面积比较大,但土地利用类型转移面积比最大,说明森林转化为其 他土地利用方式的面积大,因此 c 区域的森林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大,单位面积生物总量可能最小。 4 【答案】C 11.雨林大面积转移将最可能给当地带来的是( )。 A.地面光照增多 B.风力作用强劲 C.生物种群类型增加 D.土壤盐碱化严重 【解析】雨林面积减少会使雨林对太阳光的遮挡作用减弱,地表裸露,地面获得的光照增多;雨林地区主 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风力作用弱;森林面积减少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该地降水多,土壤中盐类物质淋溶作 用强,不易出现盐碱化。 【答案】A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

10、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最重 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下图示意江苏 沿海局部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引起的滩涂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 1214 题。 12.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淤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波浪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解析】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图示区域由于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滩涂 面积不断变窄,主要是泥沙淤积,海水顶托;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河流改道,波浪侵蚀,海岸线向陆地 推进;地壳下沉,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答案】B 13

11、.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都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少D.盐碱化程度高 【解析】土地质量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由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 是土壤盐分含量高,盐碱化程度高,不适宜作物生长;土地质量低,导致使用频率较低;滩涂含盐量高,海水污染 严重、有机质含量少,不是主要原因。 【答案】D 14.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景观,其呈 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B.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5 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解

12、析】盐城滨海原生湿地,从海边向陆地方向依次出现了光滩、米草滩、碱蓬滩、獐茅草滩和芦苇滩 景观,属于局地小范围特征,其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不能体现热量、水分等因素影响。 【答案】C 生境又称栖息地,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 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 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读图,回答 1516 题。 15.该图可以反映出( )。 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 B.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 C.两流域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

13、 D.两流域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 【解析】据图判断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大;除渔子溪级集水区外,两流域内居民 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的生境状况越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寿 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的生境状况最好。 【答案】D 16.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 B.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 C.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 D.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集水区等级越高,人口和聚落的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因此大 熊猫的生存环境

14、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限制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向大熊猫潜在生境渗透,减少大熊猫潜 在生境受到人为干扰的机会。 【答案】C 坡地等高活篱笆是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绿肥植物形成活篱笆带,实现农林混交,可以提高农业复合产出,改 善坡地生态环境。为制定等高活篱笆技术规范,我国科研人员在某地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下图为某次人工模 拟降雨实验中等高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径流含沙量过程对比。读图,回答 1719 题。 6 17.等高活篱笆试验地径流含沙量与坡耕地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活篱笆具有( )。 A.保持水土作用B.涵养水源作用 C.调节气候作用D.防风固沙作用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等高活篱笆试验地径流含

15、沙量明显小于坡耕地,说明种植活篱笆的坡面与坡耕地 的坡面水土流失较轻,即活篱笆保持水土作用较强。 【答案】A 18.等高活篱笆技术适用于( )。 A.气候干燥的地区B.地表平坦的地区 C.植被茂密的地区D.山多坡陡的地区 【解析】据上题可知活篱笆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在山区特别是多坡陡的地区最需要进行水土保持。 【答案】D 19.等高活篱笆植物带( )。 A.沿海拔变化方向延伸 B.高度越高土层越厚 C.与海拔变化方向垂直 D.宽度越宽坡度越大 【解析】由材料可知“坡地等高活篱笆是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绿肥植物形成活篱笆带”,既然是沿等 高线种植,其延伸方向与等高线平行,与海拔变化方向垂直。 【答

16、案】C 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有一定影响,其研究对农业生产、土地的合理 利用等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下图为渭北旱塬某区 5 月和 10 月果园 1 m 土层内,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与覆盖 组合中土壤含水率变化图。读图,回答 2022 题。 20.土壤保蓄水效果最好的是( )。 A.旋耕覆草B.旋耕裸地 C.免耕覆草D.翻耕覆草 【解析】结合 5 月和 10 月土壤含水率图可以看出,免耕覆草的含水率最高,土壤的保蓄水效果最好。 【答案】C 21.该果园的耕地深度可能是( )。 7 A.40 cm B.60 cm C.80 cm D.100 cm 【解析】从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大约在 60 cm 深处,大部分土壤含水率曲线发生方向变化,2060 cm 之间 大致是减少趋势,60100 cm 之间大致是增多趋势,因此该果园的耕地深度最可能是 60 cm。 【答案】B 22.2050 cm 土层内土壤贮水量 5 月免耕比翻耕高,而 10 月却是翻耕比免耕高,与该现象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植被状况B.土壤孔隙 C.降水多少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