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54562 上传时间:2019-05-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四川大学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 理 应 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王 雪 教授,讲授内容,应激及心理应激的概念 一般适应综合征的特征 应激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反应,一、心理应激概述 (一)应激的概念,在医学和生理学译为应激 “压力、心理刺激、痛苦、张力和紧张状态等”,Stress,?,压力(应激)(Stress)?,Stress 的概念与爱的概念有几分相似,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概念的含义。 Stress 就象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是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 Selye,处于失血等有害刺激下或其他紧急状态下的个体,出现肾上腺增大、肾上腺素分泌的阶段性升高,胸腺、脾和淋巴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的现象。 每种疾

2、病或有害刺激作用于个体都会导致一种非特异性的、特征性地涉及全身的生理生化反应过程 -“一般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一、心理应激概述,一、心理应激概述,GAS分为 警戒期(alarm) 阻抗期(resistance) 衰竭期(exhaustion),一、心理应激概述,(1)警戒期:面对有害刺激机体唤起各种防御能力的动员阶段 (2)适应阻抗期:机体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强对有害刺激的对抗能力 (3)衰竭期:有害刺激超过承受能力,机体丧失防御能力,转入衰竭阶段,出现不可逆转的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甚至造成死亡,一、心理应激概述,

3、医学心理领域中的应激有三个方面含义 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自变量 将应激和应激源作为同一概念) 应激是一种反应 (应变量 防御反应) 应激是一种状态(存在于应激源和应激反应间的中间变量),心理应激概念:以认知因素为核心的作用过程,生 活 事 件,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适应-健康(躯体和心理) 不适应疾病(躯体和心理),应激源 中介过程(机制) 反 应 结 果,觉察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社会支持 人格 应激过程的心理模式(据Claus改编),二、心理应激的相关理论,(一)生物应激理论,(二)心理应激理论,(三)社会应激理论,(一)生物应激理论,1、一般适应综合征(塞里理论),(一)生物应激理

4、论,2、遗传素质论 个体遗传性状决定影响应激阻抗能力 生物倾向性通过对组织、器官的反应兴奋性和易受损害性等方面,来决定个体在应激时发生疾病的危险性的高低 -“阈值因素” 个体的基因型(遗传性状)与表现型(生理特性)有联系,与人们阻抗应激的能力有关,(一)生物应激理论,2、遗传素质论 素质因素通过如下途径影响应激阻抗 遗传信息(基因型)可以影响到个体的自主神经类型和应激反应,使系统之间达到平衡性状 遗传部分决定了个体气质,影响应激模式的不同 基因可以控制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决定个体器官受损的易致性,(二)心理应激理论,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 创伤性焦虑 (本能的或内部产生的焦虑

5、) 压抑会导致个体的心理紧张,把有害冲突转变为没有害处的事物,如精神(心理)症状 “隐性梦”,(二)心理应激理论,认知理论 人类具有感知评价事物,将它们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起来,可随意提出和使用的能力 拉扎鲁斯的认知交互理论: 应激与健康相互作用 应激对健康有很大影响;健康影响着个体对应激的阻抗和应对能力,(二)心理应激理论,认知理论 应激的核心是个体需求和理性处理这些需求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进行相关的个体需求分析 同一事件对某人有应激性,对其他人毫无应激可言 个体的认知评价过程具有可变性,这可能与个体自身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态的变化有关,(二)心理应激理论,学习理论 经典和操作性模型的结合 (1)面

6、对应激事件时,出现应激反应 (2)最初的应激条件反射后个体以预期焦虑出现应激过程,回避行为的获得和保持 一种行为有利于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就得以强化和维持;反之,就会减弱和消失,(三)社会应激理论,关注的重点-个体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紧张的联系(冲突理论) 紧张(冲突)的根源是一定程度上社会不得不强制性地要求个体成员遵守社会准则,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进化论的观点-社会变化和生活变迁与个体应激密切相关,人们只有不断适应这些变化,二、应激反应,(一)概述 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 由于应激源导致个体发生的各种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又称应激的心身反应(psych

7、osomatic response) 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能力 生物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原始动力 持续的过度反应引起躯体功能紊乱和疾病,二、应激反应,应激(刺激、刺激带来的各种变化的反应状态、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状态) 包含了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反应”,(二)应激的生理反应,1、心理-神经中介机制 (交感肾上腺髓质轴调节) 应激刺激被感知 中枢神经 下丘脑 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素和NE分泌 机体心理生理功能改变(非特应功能增高) 结果:网状结构兴奋增强机体的警觉性和敏感性 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内脏功能变化,(二)应激的生理反应,2、神经-内分泌机制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应激刺激被感知 中枢神经

8、下丘脑 激活腺垂体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影响血压、代谢、膜稳定性、微环境、抑制免疫力 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合成类激素如胰岛素、睾丸激素分泌减少,应激与HPA轴,Cortex,Limbic system (hippocampus),Body,Stress response,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s,Cortisol,CRH,ACTH,+,+,+,-,-,-,-,-,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功能失调假说,5-HT改变,NA改变,HPA轴活性过度(DSTY异常、DST(+)、CRH含量增高、ACTH应答迟钝、皮质醇水平升高等),神经毒性作用的产生 (边缘系统

9、、海马神经元的损害),焦虑、抑郁、 认知功能障碍 症状的产生,遗传、 个性、 生活事件 其它因素,应激-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 海马体积与记忆,记 忆,(二)应激的生理反应,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应激过程中: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行双向调节 Weiss:轻微应激对免疫应答具有抑制倾向 中度应激使免疫应答增强 强烈应激显著抑制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二)应激的生理反应,3、心理神经免疫机制 强烈而持久的应激反应损害下丘脑,皮质激素分泌亢进,内环境紊乱,引起免疫系统病理改变(胸腺和淋巴结萎缩、抗原抗体反应的抑制、巨噬细胞活力的下降、中性粒细胞向炎性病灶移动活动的障碍) 结果:抑制整体免疫功能,(三)应激的

10、心理行为反应,1、应激的情绪反应 焦虑:面临压力或危险时,积极进行应对准备 适度的焦虑利于提高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应答能力,更有效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具有保护性 过度焦虑影响个体的健康状况,导致疾病发生,焦虑情感的意义,个体安全需要的体现(对当前或未来情况的不确定: 考试、预期目标、不熟悉的目标、物体、场景) 一定程度的焦虑是维持个体警觉性、促进躯体的代 谢活动、维持基本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因素 病理性焦虑,焦虑综合征(2) ,精神性焦虑 内心的不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 躯体性焦虑: 口干、出汗、躯体发冷或发热、厌食、 腹胀、便秘或腹泻、尿频、心悸、呼吸困难或憋气等 运动性不安,1、应激的情绪反应,恐惧

11、:个体企图摆脱业已存在的危险或伤害情景时体验到的不愉快情绪 觉察到危险产生时,交感神经兴奋,动员全身相关系统,准备应对有害刺激,逃跑或回避是最为常见的行为,1、应激的情绪反应,恐惧: 适度恐惧有利于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过度的或持久的恐惧情绪以及回避行为,会极大地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会增加心身疾病的发生,1、应激的情绪反应,抑郁: 经历重大的负性生活事件的个体易产生抑郁反应 与个体遭受刺激的性质、人格特点、个体素质、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和社会支持有关,抑郁的主要症状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 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1、应激的情绪反应

12、,愤怒 与挫折和威胁密切相关的情绪状态 由于目的或动机指向的活动受阻,个体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为了排泄由此而出现的负性情绪和恢复自尊,激起以反抗或攻击行为为主的愤怒,1、应激的情绪反应,愤怒 愤怒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急剧增加,为应激的战斗状态进行物质的准备 愤怒多伴有敌意和攻击行为,有利于刺激的消除 作为负性情绪会导致个体躯体问题,促使心身疾病的发生,2、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 逃避是指已经接触到应激源后才采取的远离应激源的行为 回避是指个体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与应激源接触,并远离应激源的行为 都是远离应激源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摆脱情绪应激,排除苦恼和伤害,2、应激的行为反应,无助和

13、自怜 无助是一种无能为力、听天由命的行为状态 个体往往具有严重绝望、放弃和抑郁的基础 自怜是指个体对身处不利境遇的一种自我惋惜和怜悯情绪 对于倾诉的个体,较好的做法就是倾听,2、应激的行为反应,退化和依赖 退化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或应激时,以幼儿的行为方式来应对环境变化或满足自身需求的行为 目的是为了获得同情、支持和照顾,以减轻心理压力和苦恼,导致个体依赖行为的出现,2、应激的行为反应,敌对和攻击 在愤怒基础发生的行为 敌对是指心存攻击的愿望,表现出对对象的不友善、憎恨、谩骂或羞辱 攻击是指在愤怒基础之上表现出对对象的身体、心理的伤害行为,其对象可以是人、物和自己,2、应激的行为反应,物质依赖

14、通过某些途径习得性地使用一些物质来帮助自己应对心理冲突 暂时摆脱苦恼和心理困境,但对于客观应激事件的解决毫无帮助,相反,还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给社会稳定造成隐患,雄性树鼩社会心理应激模型,缺乏 出路 前途 控制力 感觉情况越来越糟,A. Raab (1971); D. v. Holst (1977), 1小时/天,其它时间,支配者,被支配者,树鼩 慢性社会心理应激模型,被支配者特征 HPA轴长期过度兴奋 海马糖皮质激素及 CRH受体减少 体重减轻 性功能减退 活动减少 生物节律紊乱 睡眠行为障碍 Face validity 抑郁障碍的症状 (DSM-IV) Predictive validity 氯丙咪嗪与氟伏沙明可缓解症状; 安定无效,See: Fuchs & Flgge, Biochem. Pharmacol. Behav., 2002,支配者,被支配者,1、孙学礼主编精神病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2、黄明生,刘协和主编,精神病治疗手册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孙学礼主编,现代精神疾病诊断及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4、GELDERM,GATHD,MAYOU R,ET AL TEXTB00K OF PSYCHIATRY 3t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心理卫生中心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