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523005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概要(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城医院 陈昆锐 电话:0874-3962692,HBV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严重性,全世界HBV 感染者: 3.5亿 中国HBV感染者: 1.2亿 慢性乙型肝炎: 3 000 万 - 其中10%-30%发展为肝硬化 - 1%-5%肝硬化可以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 - 我国80%-90%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与HBV相关 每年死于乙肝相关肝病及肝癌约5080万人,乙肝是危及亚洲人民生命的头号致命杀手之一,全世界有3.5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75在亚洲 Gust ID. 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 in th

2、e Western Pacific and South East Asia. Gut 1996; 38 (suppl 2)S18-S23.,HBV感染的转归,急性HBV感染,慢性HBV感染,3-5 % 成年期感染,95 % 婴儿期感染,肝硬化,肝衰竭,肝细胞癌,肝移植,慢性乙型肝炎,5年內12-20 %,5年內 6-15 %,5年內 20-23 %,病情进展示意图,急性感染,慢性携带者,缓解,30-50 年,慢性肝炎,稳定,疾病进展,肝硬化,代偿性肝硬化,肝癌,死亡,失代偿性肝硬化,目前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现状,据调查,我国仅1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45%医务人员不知道慢性乙

3、型肝炎规范化抗病毒治疗;73%医师仅用中成药和保肝降酶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信虚假广告,看病跟着广告走。因此,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从而延误了病情,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乙型肝炎防治的里程碑,HBsAg,1965,血源 乙肝疫苗,重组 乙肝疫苗,干扰素,1990,恩替卡韦,2005,1980,阿德福韦,PEG干扰素,拉米夫定,2000,1985,1995,2010,一、病原学,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DNA 含个部分重叠的开放读码框 (ORF),

4、即前SS 区、前CC 区、P 区和X 区。前S/S 区编码大 (前S1、前S2 及S)、中 (前S2 及S)、小 (S) 3 种包膜蛋白;前C/C 区编码HBeAg 及HBcAg;P 区编码聚合酶;X 区编码X 蛋白。,二、流行病学,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 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在疾病死亡原因中占前10位。 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 。,二、流行病学,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

5、、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 (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未被证实。,三、自然史,人感染HBV 后,病毒持续6 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 感染。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 (产) 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 者中,分别有90% 和25%30% 将发展成慢性感染。 其HBV 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3 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非)复制期。,1、免疫耐受期的特点是HBV 复制活跃,血清HBsAg 和

6、HBeAg 阳性,HBV DNA 滴度较高 (105 拷贝/ml)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 2、免疫清除期表现为血清HBV DNA 滴度 105 拷贝/ml , 但一般低于免疫耐受期,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持续或间歇升高,肝组织学有坏死炎症等表现。 3、非活动或低 (非) 复制期表现为HBeAg 阴性,抗-HBe 阳性,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检测下限,ALTAST 水平正常,肝组织学无明显炎症。,四、预防,(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二) 传播途径预防 (三)意外暴露HBV 后预防,五、两个特殊的定义,(

7、一)、携带者 (二)、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一)、携带者 1慢性HBV 携带者血清HBsAg 和HBV DNA 阳性,HBeAg 或抗-HBe 阳性,但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对血清HBV DNA 阳性者,应动员其做肝穿刺检查,以便进一步确诊和进行相应治疗。,2非活动性HBsAg 携带者血清HBsAg 阳性、HBeAg 阴性、抗-HBe 阳性或阴性,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最低检测限,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AL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 检查显示:Knodell 肝炎活动指数( HAI) 4 或其

8、他的半定量计分系统病变轻微。,(二)、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sAg 阴性,但血清和 (或) 肝组织中HBV DNA 阳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患者可伴有血清抗-HBs、抗-HBe 和 (或) 抗-HBc 阳性。另约20%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除HBVDNA 阳性外,其余HBV 血清学标志均为阴性。诊断需排除其他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六、治疗的总体目标,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

9、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七、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一般适应证包括:(1) HBV DNA 105 拷贝/m l (HBeAg 阴性者为104 拷贝/ml);(2) ALT 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 应10ULN,血总胆红素水平应2ULN;(3) 如ALT 2 ULN, 但肝组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G2 炎症坏死。 具有(1)并有(2) 或 (3) 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 DNA 阳性,且ALT 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

10、治疗 。,应注意排除由药物、酒精和其他因素所致的ALT 升高,也应排除因应用降酶药物后ALT 暂时性正常。在一些特殊病例如肝硬化,其AST 水平可高于ALT ,对此种患者可参考AST 水平。,八、抗病毒治疗应答,治疗应答包含多项内容,有多种分类方法。 (一) 单项应答 (二) 时间顺序应答 (三)联合应答,(一) 单项应答 1病毒学应答 : 指血清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检测下限。 2血清学应答:指血清HBeAg 转阴或HBeAg 血清学转换或HBsAg 转阴或HBsAg 血清学转换。 3生化学应答:指血清ALT 和AST 恢复正常。 4组织学应答:指肝脏组织学炎症坏死

11、或纤维化程度改善达到某一规定值。,(二) 时间顺序应答 1. 初始或早期应答:治疗12 周时的应答。 2治疗结束时应答:治疗结束时应答。 3持久应答:治疗结束后随访6 个月或12 个月以上,疗效维持不变,无复发。 4维持应答:在抗病毒治疗期间表现为HBV DNA 检测不到 (PCR 法) 或低于检测下限,或ALT 正常。 5反弹:达到了初始应答,但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HBV DNA 水平重新升高,或一度转阴后又转为阳性,可有或无ALT 升高。有时也指ALT 和AST 复常后,在未更改治疗的情况下再度升高,但应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 和AST 升高。 6复发:达到了治疗结束时应答,但停药后

12、HBV DNA 重新升高或阳转,有时亦指ALT 和AST 在停药后的再度升高,但应排除由其他因素引起的ALT 和AST 升高。,(三)联合应答 1完全应答( CR) :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T 恢复正常, HBV DNA 检测不出 (PCR 法) 和HBeAg 血清学转换; HBeAg 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T 恢复正常, HBV DNA 检测不出 (PCR 法)。 2部分应答(PR) :介于完全应答与无应答之间。如HBeAg 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ALT 恢复正常,HBV DNA 105 拷贝/ml ,但无HBeAg 血清学转换。 3无应答 (NR) :

13、未达到以上应答者。,九、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前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作用于二个方面,第一是提高机体的免疫清除能力,第二是直接抑制病毒复制。前者以干扰素为代表,包括聚乙二醇干扰素,以及正在进一步研究中的胸腺肽1、白细胞介素12等。干扰素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免疫功能,同时也有直接抑制病毒的作用。后者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包括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替诺福韦(Tenofovir)、恩曲他平(Emtricitabine)、克拉夫定(Clevudine)等。,1、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普通干扰素 人种:亚洲人疗效低于白种人(基因、感染方式) 疗程:5MU tiw 4-6月有效,12月疗效更高,

14、普通干扰素疗效,HBeAg阳性肝炎,HBeAg阴性肝炎,HBVDNA抑制率 37% eAg血清转换率 18% ALT复常率 23% 持久应答率 80%,HBVDNA抑制率 60%70% ALT复常率 60%70% 持久应答率 20%25%,PEG干扰素的特性,水溶性,易迅速吸收 无毒性 分子量大,从肾脏排泄慢,半衰期明显延长达 40-77 h(一般干扰素为3-4 h) 随PEG逐渐降解,缓释干扰素,使血清干扰素维持恒定的有效浓度达168 h,可每周注射1次 降低抗原性,减少干扰素抗体的产生,Peg干扰素-2a疗效,HBeAg阳性肝炎,HBeAg阴性肝炎,HBVDNA抑制率 25% eAg血清转

15、换率 27% ALT复常率 39% 持久应答率 82%,HBVDNA抑制率 63% ALT复常率 38% 持久应答率 30%,2、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预测因素 有下列因素者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1) 治疗前高ALT 水平;(2) HBV DNA 2108 拷贝ml;(3) 女性; (4) 病程短;(5) 非母婴传播;(6) 肝脏纤维化程度轻;(7) 对治疗的依从性好;(8) 无HCV、HDV 或HIV 合并感染者。其中治疗前HBV DNA 、ALT 水平及患者的性别是预测疗效的主要因素。治疗12 周时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对预测疗效也很重要。,3、干扰素治疗的监测和随访 治疗前应检查:(1) 生化学指

16、标,包括ALT 、AST、胆红素、白蛋白及肾功能;(2) 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规;(3) 病毒学标志,包括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 的基线状态或水平;(4) 对于中年以上患者,应作心电图检查和测血压;(5) 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6)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测以排除妊娠。,治疗过程中应检查:(1) 开始治疗后的第1 个月,应每12 周检查1 次血常规,以后每月检查1 次,直至治疗结束;(2)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 、AST 等,治疗开始后每月1 次,连续3 次,以后随病情改善可每3 个月1 次;(3)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 个月检测1 次HBsAg、HBeAg、抗-HBe 和HBV DNA;(4) 其他,每3 个月检测1 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如治疗前就已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最好先用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异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