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509625 上传时间:2019-04-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和平和祈祷 课时分层作业7 落日 苏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分层作业(七)落日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81462038】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著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民的熟人,当年在我们的国土上不可一世,曾几何时,现在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重逢了。现在14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甲板上一个不到20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著名记者朱启平写下了骇人听闻的新闻报道落日,向祖国人民报告日本法西斯签署无条件投降议定书时的场面。花丛中,几个黄发垂髫的老人正在打牌,爽

2、朗的笑声惊飞了停在枝头的一对云雀,溅落了一地缤纷的花瓣。我们曾经过分迷信“人多力量大”,认为三人成虎。殊不知,当人多得超过实际需要时,有可能会碍事误事。ABC DD“不可一世”指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天理昭彰”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惩恶扬善,报应分明。“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不合语境。“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使用对象不准确。“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经多人重复述说,就能使听者信以为真。此处属于望文生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导学号:81462039】A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对于满足人民

3、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地名是重要的文化形态和载体,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的见证、情感的寄托,切忌不可因长官意志或眼前经济利益而“任性”修改。C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财富的同时,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层面的各种威胁与挑战。D丝绸之路指古代起始于中国,向西延伸,连接中亚、西亚、欧洲。这些商路,最早是陆路上的丝绸贸易,后来也包括海路上的丝绸贸易。AB项,乱用否定造成不合逻辑,删掉“切忌”或“不可”,也可将“切忌”改为“切记”。C项,搭配不当,应为“改善人民生活和创造财富”。D项,成分残缺,

4、应为“丝绸之路指的商路”,在“欧洲”后加“的商路”。3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优秀的学生都具备勤学好问的品格,每每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都会不耻下问,向同学和老师请教。B在令堂寿诞之日,为了给老人一个惊喜,亲朋好友制作了贺寿的视频,纷纷向我们道贺。C聆听您的教诲,如坐春风,必当终生受用,无以为谢,特奉上拙作一篇,敬请您指正。D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我们长白山旅游。我是导游,大家尊称我“小李”就行,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CA项,“不耻下问”使用不得体。B项,“令堂”应为“家父”。D项,“尊称”不得体。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导学号:81462040】幽默

5、并不等于尖刻,_。_,_。_,_。幽默是一个心热手冷的开刀医生,他要杀的是病,不是病人。不少人误认尖酸刻薄为幽默事实上,刀光血影中只有恨,并无幽默高度的幽默往往源自高度的严肃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因为幽默针对的不是荒谬的人,而是荒谬本身A BC DB解释幽默并不等于尖刻的原因,不能和杀气、怨气混为一谈的是“严肃”,所以在后,所以,选B。5下列语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文艺工作者要潜心探索,创造出鲜活、丰富的艺术形象来。B在硅谷这片热带雨林里,既有领军企业的大树,也有创业企业的小苗,即使大树或小苗死去,留下的腐殖质

6、也会滋养创新的种子。C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放在前面,让正常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政治空气的清洁剂,坚决防止不正之风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D衰败的大时代,精致的小人物,受戒和倾城之恋骨子里很像,我们几乎可以把受戒看作倾城之恋的乡村版。DA、B、C三个选项均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而D选项不符合比喻修辞的定义。因此选D。6在盟军接受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参加了受降仪式。请你以徐永昌将军的身份,写一段签字感言。_【解析】签字感言须从“签字”写起,把这一刻的历史意义表达出来。【答案】(示例)从拿起笔的那一刻起,我们身上背负的就已不再是过去的耻辱,而是创造一个更安定、更幸福、更和平的世界的重任

7、。72018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学校要办一期抗日战争图片展览,以庆祝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请你为展览写两句话,以彰显主题。要求: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运用对偶修辞。【导学号:81462041】_【答案】(示例一)抗击倭寇同仇敌忾,振兴中华众志成城。(示例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示例三)血祭卢沟,勿忘历史。8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 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_【答案】(示例)“死难者:300 000”表达效果更好。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

8、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十万”,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摄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二、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导学号:81462042】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

9、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

10、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7点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

11、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清政府割让香港后,英国开始了统治香港150多年的历史。B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是英国在香港的最高权力机构的执行者。C港督离任举行降旗仪式是英国在统治期间形成的传统仪式。D绿树丛中具有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港督府将成为历史的陈迹。BB项,查尔斯王子不属于香港的最高权力执行者。10文中画线处描写了港督的神态和雨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答案】烘托气氛,港督的神态表明了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雨情烘托了这一庄严神圣的时刻。11文中加点的“日落仪式”具有怎样的含义?_【答案】有两层含义:一是说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是在傍晚日落时举行的,二是说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