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42801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四年级《雨的形成》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雨的形成教学设计大王店镇中心小学 徐鹏英教学目标:(一) 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提出想研究的问题2、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研究。3、能设计模拟试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二) 情感目标:1、能与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2、愿意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实验,并验证设想。(三)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2、 雨的形成过程。教学重点:理解凝结的概念、了解雨的形式教学难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结论教学准备:多媒体、数码相机、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烧瓶、试管、玻璃片、水、冰、木夹子、火柴下雨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师:我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

2、在一起探索科学知识,听说四一班的同学个个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么这节课我就要来验证一下,大家有没有信心证明自己?2、今天早上,我在学校经销店买了两瓶饮料,请同学们帮我看看,这两瓶饮料的瓶壁上现在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观察出冷的瓶子外面有小水珠)3、这是什么原因呢?(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做凝结)4、课件出示: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水滴现象?由此引入课题:下雨啦(用湿抹布板书课题“下雨了”)二、探究雨的成因1、关于雨,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下雨?雨为什么要落下来?雨是从哪里来的?天上的雨为什么总下不完?等2、刚才大家的思维活跃,再一次证明了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那么,想要解决大家提到的

3、这些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两个问题入手:3、课件出示:水是怎么“跑”到天上去的?是怎样变成雨从天上落下来的?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生:我们组讨论后认为,地面上的水被太阳光照射蒸发变成水蒸气,到高空遇冷凝成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就是云,小水滴越聚越多、越聚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就会落下来变成雨。师:讲得很好,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师:看来同学们对雨的成因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但这样的知识是书上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就像科学家一样研究雨的形成过程。4、同学们都知道,雨也就是水的液态形式。水除了以液态形式存在以外,还可以以什么状态存在? 生:固态、液态、气态。师:水的固态见过吗?生:冰、

4、霜、雪、冰雹。师:液态大家都见过,气态形式见过吗?也就是水蒸气。生:冲开水时的白气、雾。生:水蒸气是看不见的,能看见的就不是水蒸气。师:是什么?(小水滴。)师:这位同学讲得很好,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5、(抬头看黑板)我写的课题呢?怎么没有了?是谁擦掉了?(蒸发了,变成水蒸气了。)师:你们看到水蒸气了吗?哪里去了?(看不到,飘到空气中去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以后,就以我们看不见的形式飘散到空中了。)(板书课题“下雨了”。)6、我们看到的白气、雾都不是水蒸气,而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现在,同学们知道水是怎么跑上天的了?(水蒸发以后,变成水蒸气跑上天,我们看不到。

5、)(板书:水、水蒸气)水蒸气“跑”到天上去之后,又是怎么变成雨,也就是变成小水滴的?(遇冷)7、课件出示下雨啦实验报告,明确研究的问题,进行假设,介绍实验材料,(展示实验材料并介绍材料名称),设计一个模拟实验,形成实验方案。在实验室里制造一场“雨”。8、(学生实验,教师参与学生探究,约6分钟。)9、实验报告交流:请各组汇报你们观察到的现象,把变化过程说一说。生:我们这组已经有好几滴水珠落下来了。师:雾气是不是水蒸气?生:不是。师:雾气能说明水槽里什么很多?(学生一时答不上来)雾气是由什么变来的?生:水蒸气。师:雾气不是水蒸气,但可以说明水蒸气很多。同学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谁能把实验

6、室里“下雨”过程说一说?10、课件展示教材中自然界雨的成因图)。对照刚才的实验想想看,实验中的物体与自然界的物体是怎样一一对应的?师:谁能对照图讲一讲自然界的雨是怎么形成的?(江、河、湖、海的水被太阳光吸到空中,变成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就凝成小水滴。)师:(指着板书)自然界的水就是这样不断循环,才使天上的雨下不完,地上的河流不尽。同学们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雨是怎么形成的。老师还想补充一点,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水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白天有阳光照会蒸发,晚上没有阳光也会蒸发,只是速度慢一些。还有什么问题吗?三、课堂小结:你今天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你对于在生活中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后,你会怎么去做呢

7、?雨的形成 教学反思大王店镇中心小学 徐鹏英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在导入中设计几种常见的生活情景.如锅盖上的小水珠,浴室镜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和植物上的小水珠等四个生活场景,引入本课教学,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主要为讨论活动,让学生解释“这些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形成的”?突出了凝结现象的两个基本条件:一要有水蒸气,二要受冷,水蒸气凝结的对比实验可为学生的讨论结果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也可为不能解释凝结现象的学生提供帮助.拓展活动以根据连环画写科学童话的形式,引导学生总结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8、这个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四(4)班有个别的学生不太好,四(3)班完成的较好.有待于教师继续辅导督促学生完成.1水变成水蒸气例子:锅盖上的小水珠;洗澡间内玻璃上的小水珠;早晨叶子上的小水珠;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瓶上的小水珠。2会做活动1小水珠从哪里来?的实验,它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结果:常温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有小水珠生成;加热的玻璃片放在热水上方,无小水珠生成。3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4写出雨的形成的实验的计划。内容:研究的问题:雨是怎样形成的?我的假设:水蒸气受冷变成小冰滴,然后掉下来,形成雨。需要的器材:烧杯一个,热水、玻璃片、冰块。实验步骤:(1)先在烧杯里放上热水;(2

9、)把玻璃片放在烧杯上;(3)在玻璃片上放一些冰块;(4)观察玻璃片上的现象。得出的结论:玻璃片上出现很多小水滴,一会聚集多掉下来。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集多了掉下来成了雨。雨的形成说课稿大王店镇中心小学 徐鹏英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能力,尝试探究“雨是怎样形成的?”帮助学生再次感知物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水三态之间循环往复的变化,通过实践发现这种变化是可逆的过程。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并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运用可以影响雨的形成, 改善干燥的环境。(二)教学目标1、探究目标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一些有趣现象,提出现象成因的假

10、设;能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材料研究、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2、知识目标能用自己的话说明什么叫凝结。并利用这个概念来解释雨的形成。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动手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使学生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从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创造条件,理解凝结的概念,使学生尽可能独立的探究雨的成因。难点: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验证结论。(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酒精灯、同样大小的杯子、玻璃片、试管夹、热水、冷水、铁丝网、三角架、烧瓶、橡胶塞、玻璃管、铁架台、铝盘、冰块、塑料膜、量杯。(五)教学手段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幻灯、投影、多媒体等各种电

11、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优化教学环境,拓宽教师和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体验实践出真知的快乐!二、说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教师请学生观看视频晶莹的水滴,使学生对荷叶上滚动水滴产生兴趣,从而很快的融入课堂。(二)、走进生活,感知新知。提出假设,解释现象。教师请学生说说与视频相似的生活中的水滴现象。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例子,(出示幻灯片,观看生活中常见的水滴图片)然后提出问题,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现象,你知道这些神奇的小水滴是怎么来的吗? 先让学生猜测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然后,再猜

12、测小水珠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这样一环紧扣一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的猜测由随意性趋向科学性。 在这儿教师不急于告诉学生猜测结果是否正确,而是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测结果。(三)实践验证,得出结论。学生利用“活动一”的实验来探究论证自己的假设。 (出示幻灯片注明实验方法,学生分组实验,强调使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设计这一环节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及经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加强合作意识,培养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加以引导、指导、提示。最后实验完成后,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交流,教师加以总结,得出凝结的概念。(出示幻灯片)板书: 雨的形成水蒸气 遇冷 小水珠(凝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