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09044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6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成本论-文档资料(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成本论,成本概念 短期成本分析 长期成本分析,一、成本,生产成本:生产一定产量所支付的费用。取决于: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 机会成本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 :会计学成本,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付 隐性成本( Implicit Cost) :厂商自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会计利润 = 总收益 - 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超额利润) = 总收益 -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1),机会成本与历史成本 经济学强调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而会计则重视历

2、史成本(Historical costs)或财务费用。投入品的机会成本指因为使用这一资源而不得不放弃的其它利用场合可能带来的最高的价值。投入品的历史成本则是购置这一投入品时支付的费用。 会计费用往往低于机会成本,从经济学角度看,真实成本往往被低估了。,经济成本与会计成本区别(2),会计学重视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s),即反应在财务报表中的企业工资,原料等支付,而经济学家则重视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s)即由企业所有和使用的所有资源的成本。会计费用表现为显性成本,而机会成本则可能以隐性成本形式存在。 几年前购置的办公楼,虽然在现期财务报表上不再发生新的显性支付成本,但是

3、它仍然发生相当于市场租金的隐性机会成本。从这一角度看,真实成本也是往往被低估了。,二、短期总产量和短期总成本,经济学中的短期是企业不能改变某些投入品数量的时间范围,长期则是指所有投入品数量都可以改变的时间范围。成本函数需要分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况讨论。短期内劳动力数量通常是可以改变的投入(Variable inputs),而资本设备则是固定不变的投入(Fixed inputs)。,1.生产和成本分别从实物量和价值量角度研究生产问题。 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有密切联系。,短期生产函数,2.劳动价格w和资本价格r固定。 短期中,资本为固定投入,L为变动投入,L与产量Q有关。短期总成本:,几种成本,固定成本

4、(FC: Fixed Cost)。如开始生产前购置厂房、机器和聘用骨干人员方面支付费用。由于在一定产出数量范围内这些投入不一定随着产量增加而增加,因而被称作不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相联系的成本称作固定成本或分摊成本(Overhead Costs)。无论厂商是不生产还是以最大能力生产,都要支付相同数量的不变资本。 可变成本(VC: Variable Cost)。可变成本随生产量不同而可变。如服装厂用的布匹原料,餐馆用的蔬菜鱼肉,印刷厂用的纸张等,购置这类投入的费用是可变成本。 总成本(TC: Total Cost)。总成本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和(TC = FC + VC)。,几种成本(续),边际成

5、本(MC: 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成本,即产出为(Q1)时总成本减去产出单位为Q时总成本:MC = TC改变量/Q的改变量 = VC改变量/Q的改变量。 平均成本(AC: Average 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总成本:AC = TC / Q 平均可变成本(AVC: Average Variable Cost):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可变成本:AVC = VC /Q 平均不变成本(AFC: Average Fixed Cost ):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出的不变成本:AFC = FC /Q,3.由TP曲线可以推导出TC曲线,rk为常数,用b表示,w*L(Q)用(Q

6、)表示。 短期总成本函数:STC(Q) =(Q)+ b,总产量曲线上, 找到每一产量水平相对应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 再用L去乘价格w, 便可得到每一产量的可变成本。,TC,TC,TVC,TFC,Q,O,将产量与可变成本的对应关系描绘在产量与成本的平面图中,即可达到总可变成本曲线。 加上固定成本,就得到TC曲线。,K2,L2,200,L,K,C2,300,短期总成本和扩展线的图形,100,C3,C1,K2,短期总成本并非最优,三、短期成本曲线,总成本、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曲线,O,Q,C,TFC,TVC,STC,边际与平均成本曲线,O,Q,C,E,F,不同企业成本曲线千变万化,短期U型成本曲

7、线具有一定普遍性。 讨论3个问题: 1.U型边际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 2.U型边际成本曲线与U型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关系? 3.U型边际成本曲线与U型平均总成本曲线的关系?,AVC,SAC,SMC,E、F的特点?,为什么有U型边际成本曲线?,在雇佣工人数量较少时,工人之间的劳动协作和配合可能会使劳动效率更快提高,从而使新增加工人带来的产出增加数量大于此前每个工人能够创造的产出数量,结果使边际成本在产出数量较低的阶段下降。随着雇佣工人人数增加,更多的工人在一个加工厂干活,给定设备和厂房面积等固定投入条件,会出现“窝工”现象,劳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使得劳动边际产出下降。在这个劳动投入是全部可

8、变投入的简单生产函数中,劳动边际产出下降意味着边际成本上升。边际成本先降后升,构成U型边际成本曲线。 在可变投入包含不止一个投入要素时,只要整个可变投入边际产出发生先升后降的情况,也会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边际成本曲线。,MC与AVC曲线关系,AVC是分摊到所有产出后每个单位产出的VC,MC是获得最后一个产出所需要投入的VC。它们关系是: 1、第一个产出的MC和AVC相等,两条曲线在最左边起点重合。 2、MC下降时,AVC必然下降;MC下降带来VC相对节省需要被更多的产出量分摊,因而AVC下降没有MC快,所以AVC处于MC方。 3、当MC上升时,AV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绝对水平仍然高于AVC,

9、尽管MC上升,AVC仍会下降。 4、MC上升与AVC会在某点相交,此后MC高于AVC,于是AVC开始止降转升。因而,MC从AVC最低点由下向上穿过AVC。,MC、AVC和AC曲线关系,1、AC是AVC与AFC之和,由于AFC曲线总是下降的,因而,只要AVC下降,AC必然下降。前面说明,MC下降时,AVC必然下降,因而,MC下降时AC必然下降。 2、MC上升时,AC不必马上上升。只要MC绝对水平仍高于AC,则MC上升时AC仍会下降。MC与AC会在某点相交,此后MC高于AC,于是AC止降转升。MC由下向上从AC最低点穿过AC曲线。 3、AVC曲线与AC曲线都会上升,但是,由于AC需要分摊固定成本,

10、因而它永远会高于AVC。当产出量增加时,AVC曲线会不断逼近AC曲线,但是永远不能与后者相交。,短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图,O,Q,C,AFC,AVC,SAC,SMC,E,F,分析(1)由TFC到AFC,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FC,AFC,分析(2)由TVC到AVC,由TVC形成AVC:屏幕上显示出了TVC函数形式、q及对应的TVC、AVC、TVC/q的值,其中的AVC值就是动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此动画动态显示了由TVC形成AVC的动态过程,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VC,AVC,分析(3)由TC到AC,产量,产量,成本,成本,TC,AC,由TC形成AC:此动画动态显示了由TC形成AC的动态过程

11、,分析(4)由TC及TVC曲线到MC曲线,观察动画:由TVC形成MC。屏幕上显示了TVC切线斜率和对应的MC值(二者相等),观察动画:TVC移动引起的MC、AVC及其最小值点的移动 说明:TVC曲线函数关系变化时,屏幕上显示了MC、AVC最低点对应的产量值;TVC的拐点对应着MC的最低点,过原点作TVC的切线的斜率值始终等于AVC最小值;MC的最低点始终在AVC最低点的左边;MC始终通过AVC的最低点,四、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和平均成本,AP与AVC成反比。 AP递减,AVC递增;AP递增,AVC递减。 AP最大,AVC最小。AP顶点对应AVC最低点。,MC曲线与AV

12、C曲线相交于AVC最低点。 MP曲线与AP曲线在AP顶点相交,所以MC曲线在AVC曲线最低点相交。,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MC与MP成反比。MP先升后降,所以MC先降后升。 且MC最低点对应MP顶点。,TP递增,TC和TVC递减; TP递减,TC和TVC递增; TP上的拐点对应TC和TVC上的拐点。,2、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图示),见教材 注意各个关键点及图形的形状,五、长期成本分析,长期总成本(LTC)=LACQ 长期平均成本(LAC)=LTC/Q 长期边际成本(LMC)= LTC/Q 或= dLTC/dQ,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O,Q,C,TFC1,TFC2,TFC3,ST

13、C1,STC2,STC3,Q1,Q2,LTC,产量q1时应以STC1的PR段生产 产量在q1q2之间时应以STC2的RS段生产 企业在长期中计划,短期中经营,连接这些短期最低总成本线段,形成不规则LTC曲线PRSTUV 细分这些产量段可得规则LTC线所有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一) 长期总成本曲线与短期总成本曲线,观察动画:由STCi形成LTC。 说明: 1. STC(Q,d) 形成了短期总成本函数簇STCi,d取值不同,将得到不同的短期总成本函数;图中的d实际上采用di=6i/1.952,目的是恰好得到后面的SAC4与LAC在最低点相切;函数关系以及由STC(Q,d) 推导LTC的过程见屏

14、幕 2. 出现一条STC,屏幕上显示其与LTC的黑色切点 3. LTC是短期成本函数簇STC(Q,d) 的包络线,LTC曲线表示厂商在长期内进行生产的 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总成本。,LTC可以由生产扩展线推导出,B2,B1,B3,0,Q,E1,E2,E3,Q1=50,A2,Q1=100,Q1=150,A1,A3,O,K,R,L,C,LTC,wOB3=rOA3,wOB1=rOA1,100,50,生产扩展线,(b),(a),150,wOB2=rOA2,生产扩展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最优要素组合,代表长期生产中某一产量的最低总成本投入组合。,E1点产量为50单位,成本为A1B1。 假设劳动价格为w,则E1点

15、的成本为Wob1=rOA1。,将E1点的产量和成本表示在图(b)中,即可得到LAC上的E1点。 同理,可得到LTC曲线。,E1,E2,E3,(二)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O,Q,C,SAC1,SAC2,SAC3,Q1,Q2,0Q1 : SAC1 Q1Q2 : SAC2 Q2 : SAC3,LA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LAC与SAC的关系,LAC,C,Q,SAC,存在无数生产规模,有无数条SAC曲线, 得到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在每一产量水平,都有一个LAC与SAC的切点,切点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在切点之外,SA

16、C高于LA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观察动画:由SACi形成LAC。 说明: 1. 这里的动画和由STCi形成LTC 是一致的(函数关系相同, di=6i/1.952),d取值不同,将得到不同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 2. 出现一条SAC,屏幕上就显示出其与LAC的黑色切点 3. LAC是短期成本函数簇SACi的包络线,(三)长期边际成本 LMC,长期边际成本LMC: 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LMC是LTC曲线上相应点的斜率,可以从LTC曲线推导出LMC曲线。,以下根据短期和长期的关系由SMC曲线推导出LMC,LMC推导,LTC是STC的包络线。,O,C,Q,STC1,d,STC2,STC3,LTC,Q2,Q1,Q3,c,a,b,e,LTC是STC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