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方剂学-治风剂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6779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方剂学-治风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方剂学-治风剂(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 风 剂,概 述,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 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 治疗风病的方剂, 统称为治风剂。,概述定义,风有内外之分(病因) 外风:为六淫之首,夹寒,湿,热等 内风:为阳气所化,多呈火热炽盛 或肝阳偏亢 外感风邪,留于肌表,头面、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其致病偏于肌表 内生风邪,多因内脏病变所致, 主要责之于肝热盛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概述分类,外风疏散外风剂 内风平熄内风剂,(1)辨清外风、内风; (2)辨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 (风邪多挟寒、热、湿、痰、瘀等邪) (3)内外风可互相影响或兼夹,当分清主次; (4)辛散疏风

2、药多温燥,易伤阴津,概述使用注意,分 述,疏散外风剂 平熄内风剂,分述疏散外风,配伍用药: 以辛散祛风药为主,配合 清热、祛湿、散寒、养血、活血药等,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组成: 川芎 荆芥 白芷 羌活 甘草 细辛 防风 薄荷,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功效: 疏风止痛 主治: 风邪头痛(“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寒头痛?风热头痛?,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方证病因病机及证候分析: 汗出而腠理开张之际(如沐浴、酒后等) 风邪乘虚而入; 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风为轻扬之邪, 风邪外袭,先犯头部,即“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邪上扰清空,头部经气不利 头痛(各随其经而为各种

3、头痛),目眩 风邪束表,邪正交争恶寒发热,苔白脉浮 肺气不宣鼻塞声重,方解 川芎(君)少阳经,厥阴经 去 白芷 阳明经 风止 羌活 太阳经 散痛 细辛 少阴经 寒 荆芥 防风 薄荷清利头目,疏风散热(重用) 清茶苦寒上清头目,下泄火热,制约风药的温燥与升散 甘草和中调药,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配伍特点: 重在辛散疏风,同时重用辛凉的薄荷 和苦寒的清茶,使升中有降,散中有清。主要用于风邪头痛,但是风寒,风热均可用。,疏散外风川芎茶调散,证治要点: 头痛,鼻塞,脉浮 加减:头痛属于风热的去羌活,细辛加菊花,蝉蜕,头痛日久加蝎子,桃红等。 使用注意:因气虚,或肝肾阴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引起的头痛,不

4、宜用,应用,消 风 散 明 陈实功外科正宗,疏散外风 消风散,药物 组成 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石膏 牛蒡子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疏散外风 消风散,功效 疏风养血 清热除湿 主治 风疹,湿疹,疏散外风 消风散,主证分析 病机:感受风湿或风热外不得透达,内不得疏泄,郁于肌肤和腠理 。 临床表现:皮肤出疹伴有瘙痒,有时有渗水或遍身云片样斑点,时隐时现。苔白,或黄,脉浮数有力。,荆芥 防风 牛蒡子 蝉蜕 苍术 苦参 木通 石膏 知母 当归 生地 胡麻仁 甘草,疏风散邪止痒,祛风燥湿,清热燥湿,渗利湿热,清热泻火,养血活血,清热解毒 和中调药,疏

5、风君,除湿(臣),清热臣,养血佐,方解,配伍特点,祛风为主 兼以祛湿、清热、养血,临床应用,2.,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以疹出色红,皮肤瘙痒渗液,舌苔黄或白为辩证要点。 加减:风热毒邪盛可加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血热盛的可重用生地加赤芍,丹皮等。湿热重的可加地肤子,车前子利湿。瘙痒重的可加白藓皮,刺蒺藜,地肤子止痒。,使用注意,服药期间忌辛辣,鱼腥,烟酒一,浓茶等。 风疹,湿疹属于虚寒的则不能使用。,大秦艽汤,金元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组成与用法】,水煎服,秦艽三两(90g) 甘草二两(60g) 川芎二两(60g) 当归二两(60g) 白芍药二两 (60g) 细辛半两(15g) 川羌

6、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各30g) 石膏二两(60g) 吴白芷一两 (30g) 白术一两(30g) 生地黄一两(30g) 熟地黄一两(30g) 白茯苓一两(30g) 川独活二两 (60g),【功用】,疏风清热 养血活血,风邪初中经络证,【主治】,主证分析,正 风气经 手足不能动 风 邪血脉 口眼歪斜 中 入痹失 舌强不能言 祛风清热 经 中阻养 风邪散见 养血活血 络 经 不拘一经 虚 络,秦艽 羌活、独活、防风 白芷、细辛 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白术、茯苓、甘草 生地、石膏、黄芩 甘草,祛风通络,为君药,祛风散邪,养血活血 益气健脾 清热 调和诸药,【方解】,【配伍特点】,以祛风散邪为主 配

7、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品 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应用,1 为治疗风邪初中经络的有效方。临床以手足不能动,舌强不能言,病程短,或兼有表证为辩证要点。 2 加减:若无热证可去黄芩,石膏,生地。风痰偏重加白附子,胆南星,蝎子化痰通络。 3使用注意:本方辛温发散之品较多,若属内风所致者,不可使用。,分 述,疏散外风剂 平熄内风剂,分述平熄内风,配伍用药: 以平肝熄风药为主,配合 清热、化痰、滋阴养血药,内风分类,1 热极生风 温热疾病急期 2 肝阳化风 肝肾阴虚,阴不制阳 3 阴虚风动 温热疾病后期 4 血虚生风,清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羚 角 钩 藤 汤,羚角片钱半(4.5g) 先煎 霜桑叶二钱(

8、6g) 京川贝四钱(12g) 鲜生地五钱(15g) 双钩藤三钱(9g) 滁菊花三钱(9g) 茯神木三钱(9g) 生白芍三钱(9g) 生甘草八分 (2.4g) 淡竹茹五钱(15g),组成与用法,水煎服,功 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热盛动风证,主治,主证分析,肝 经 肝经热盛高热不退 热 盛 温热疾病极期 热扰心神烦躁,神昏 , 热 热陷厥阴肝经 热烁伤津液,经脉失养手足 极 抽搐,发为惊厥 生 舌脉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 风 弦数。,方 解,羚羊角 钩藤(君) 桑叶菊花臣 鲜地黄 白芍佐1 川贝母 鲜竹茹佐2 茯神木佐3 甘草,凉肝熄风,镇痉,清热平肝熄风解痉止痉快,清热平肝,肃肺,防止肝的升发

9、太过,养阴泄热,增液舒筋,清热化痰,防止痰痹心包,调和诸药,平肝 舒筋 宁心安神,配 伍 特 点,以凉肝熄风为主 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 标 本 兼 治,应用,辨证要点: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 随证加减:神昏和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便秘加大黄,芒硝。痉盛和紫金散(全蝎,蜈蚣)。并结合瘟病辩证辩热在哪个阶段。热在气分可和白虎汤,热在血分可和犀角地黄汤。伤阴严重可加玄参,麦冬。,使用注意,阴虚风动不可以使用。,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功效: 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 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主证病机分析: 1肝肾阴虚(素体,久病

10、) 2肝阳上亢头目眩晕,脑部热痛,目胀耳鸣,面色如醉(中风先兆,往往有血压升高) 阴虚阳亢,心肝火炽心中烦热 肝失疏泄,肝病犯胃噫气 3肝阳化风,气血逆乱卒中轻则中经络肢体不利,口眼歪斜;重则中脏腑眩晕颠仆,昏不知人 瘀阻脉络,气血运行不畅(中风后遗症)肢体痿废或偏枯,方解 君:怀牛膝重用,引血下行,补益肝肾 代赭石质地沉重,引气下行,镇肝熄风 龙骨、牡蛎镇逆潜阳 玄参、天冬、龟板、白芍 滋阴清热,壮水涵木 茵陈、川楝子、生麦芽 清泄肝热,疏肝理气 佐使:生甘草和中调药,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配伍特点: 急则治标; 重镇与潜降相伍; 标本兼顾; 平肝佐以疏肝 证治要点: 头目眩晕,面色如醉, 脉

11、弦长有力(治未病),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使用注意: 方中代赭石、龙骨、牡蛎、龟甲生用, 意在加强平肝潜阳清热之功; 麦芽生用方有疏肝之效; 热极动风者,不宜用; 金石介类药碍胃,脾胃虚弱者,慎用,平熄内风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主 治,阴虚风动证,证 候,手足瘈疭 形消神倦 舌绛少苔 脉气虚弱 时时欲脱,主证病机分析,瘟病后期真阴亏损:形消神倦,脉气虚弱,时时欲脱。 水不涵木 阴虚风动:手足瘛疭 滋阴熄风(治法),鸡子黄 阿胶 生白芍 干地黄 麦冬 麻仁 五味子 龟板 鳖甲 牡蛎 炙甘草,方 解,滋阴养液以熄虚风,收敛真阴,防止阴液外走 滋阴潜阳,重镇熄风 调和诸药,壮水涵木,滋阴养血柔肝,【复习思考题】,1.治风剂分哪几类?各适应于何种病证?注意哪些事项? 2.试述川芎茶调散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本方以清茶调服有何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