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36858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1页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和拔罐备课课件(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刮痧,第一讲:概述和基本手法 2016.5.6,对痧的认识,古代:“痧”也就是“痧症”,“痧胀。是一种类似外邪感染人体所导致的疾病。 痧症:是以症状而定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胀: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近现代:刮拭部位所出现的红色、紫红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身患疾病或有潜在病变的人刮拭后出痧。一般认为身体健康的人,刮拭后不出痧。,刮痧的含义,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

2、石)等,借助一定的润滑剂,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等目的。,刮痧的作用(一)活血化淤,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淤血得散、新血得生,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二)调整阴阳,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三)舒筋通络,刮痧是消除筋强(肌肉紧张、痉挛、疼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

3、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四)发汗解表,刮拭时腠理开泄,促使邪气排出,即使风寒、痰湿、火热等邪气由皮肤和毛孔透达于体外,在体表之邪自汗而解,从而邪去病自安。,(五)清热解毒,对于淤而化热的情况,刮拭过程可使热毒透达体表,消除局部红肿热痛。若是较为顽固的脓毒之邪,也可通过局部的疏导,达到软坚散结、活血消痈的作用。,(六)温经散寒,连续的刮拭可使皮肤表面产生温热感,血寒的情况下,血行凝滞,血得热则行,可加速血液循环,通过皮肤和经络的感传,对脏腑、经络产生温煦的作

4、用。,不宜人群,刮痧会刺激交感神经,有些体质较弱或体质敏感的人,一刮痧就脸色发白、发青,全身冒冷汗,甚至有人严重到休克,这类人刮痧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老人、小孩皮肤比较脆弱,刮痧时力道要尽量放轻,或者先在皮肤上铺一层棉布后再刮,减少刮痧器材直接磨擦皮肤,造成皮肤伤害。 一般情况下,年老体弱、皮肤过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病、过敏性紫斑症、血小板减少症、癌症、皮肤炎,或皮肤上有伤口、疤痕的人,都不适合刮痧。 此外,怀孕妇女和女性在每个月的生理期间,也要避免刮下腹部。,刮痧的工具,水牛角:价格适中,持板手感好;痛感较明显,玉石:导热性好,痛感较轻;价格高,易碎,持板手感较差,其他:梳子、汤勺、纽扣,

5、刮痧常用介质,常用剂型:油剂、乳剂 主要作用:光滑滋润、治疗作用 常含成分:红花、丹参、川芎、麝香、紫草、三七、薄荷、冰片等,共奏疏风通络、活血止痛之功,刮痧操作五度,角度: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一定的角度 长度: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615厘米 力度:力量适中均匀 速度:适中 程度:一般刮拭20次左右,以痧痕为度,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运板刮痧要素运腕与板压,“悬”:即悬腕,运板时腕部切勿紧绷,自然放松,用自然压力,不可用暴力 “松”:腕关节自然放松,略悬曲,沉肩、垂肘、运腕、用指一气呵成 “发”:在以上基础之上,大鱼际根部、大拇指掌指关节处发力,呈向下按压之

6、势,刮痧基本手法(单式、复式),1 刮法 7 拍法 2 按法 8 敲法 3 推法 9 挑法 4 点法 10 点揉法 5 揉法 11 揉按法 6 摩法 12 弹拨法,一、刮法,定义: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或棱角在人体皮肤上,由上而下、由内而外,朝向一个方向进行反复刮拭的运板法。 操作角度:刮痧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90度,按刮痧板跟皮肤的接触面积分类: 角刮法: 接触面积小,刺激强,出痧快 面刮法:以刮板的1/3面积作用于皮肤 操作要领:手握刮痧板时,无论用薄边或厚边进行治疗或保健时,对侧刮痧板边缘贴紧手掌心。单方向、直线、快速刮拭,沿途用力一致,刮拭面尽量拉长。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

7、,胸部从内向外刮拭。,注意事项: 应先在待刮拭的皮肤上涂擦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用刮法时应用力均匀(包括上下, 内外、,左右),刮拭部位应尽量拉长。 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进行刮拭,不必一定让患者出痧。 需治疗时,一般用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着力于患者皮肤进行刮拭,应尽可能让患者皮肤出痧;需保健时,一般用刮痧板厚边为着力点。,二、按法,定义: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着力于一定的腧穴或体表部位上,逐渐加深施力,按而留之,谓之按法。 操作角度:约60到70度,操作要领; 手握刮痧板,用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为着力点,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由浅入深而缓慢地着力,以臂腕之合力以贯之。 用力平稳,逐渐加重,当达到一

8、定深度(以受术部位有明显酸、麻、胀、痛感为度),稍作停留(510秒),然后轻缓提起,一起一伏,反复10余次。 亦可在使用时略加颤动,以增加疗效。,注意事项: 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与肌肤做直上直下的按压,胸肋部一般禁用。 取穴准确。 按压方向垂直向下。 按压的力量,由轻到重,平稳而持续的增加 按而留之,不可突然起板,力量逐渐减轻,结束后轻揉片刻。,三、推法,定义:用刮痧板厚边棱角紧贴施治部位,在人体肌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点)稍施压力,缓慢的做单方向直线推移的运板法。 操作角度:40到45度,操作要领:将力贯注于刮痧板厚边棱角面侧,并有节奏地往返呈直线向前推进,注意用腕部的摆动带动刮痧板厚边棱角

9、的摆动,使之产生持续均匀的推力与压力作用于经络、穴位、病灶点。以前臂乏力,腕部略翻而加压。 注意事项:施推过程中,翻腕时要摆动自如、灵活、不可跳板或略过。前进速度宜缓慢均匀,不可忽快忽慢。,四、点法,定义:接触面积下、点而定之、由轻渐重贯之以力、按压力强的运板法。 操作角度:90度,操作要领: 以刮板厚角直立式呈90度,垂直于施术部位固定不移而着力,戳而点之,持续3到5秒,反复进行。 力从前臂发出,掌心推板,拇指加压,力道由轻渐重,平稳持续。 根据病情及患者体质和耐受程度,调整点压的轻重。,五、揉法,定义:用刮板厚角侧面朝下贴附施术部位,不离其处,轻柔地作螺旋式按揉,环形转动式运板,要求运板时

10、能带动板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的运板法。 操作角度:刮板厚角侧面呈35到45度,操作要领: 前臂发力,通过大鱼际根部及拇指指腹力达患处,以手腕的旋转回环,带动吸附部位组织。 宜轻宜缓,绵延不断。 吸的牢,不滑动,不摩擦。 幅度由小渐大,大而复小,渗透力由小渐大,由深复浅。,六、摩法,定义:一种轻手法,以全板(平面)覆于施术部位,按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旋转。 操作要领:施术者掌心置于板上,拇指自然分开,其余四指自然微曲搁置板上。掌根或掌心发力,做顺时针方向呈环形有节奏的旋转前进,压力均匀。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动作轻柔,不带动局部肌肤筋脉。速度约为90次一分。,注意事项:刮板及施术者手

11、上不可沾上润滑剂,否则板无吸附力,易打滑;患者体表必须涂以润滑剂,否则无法摩动。寒冷季节,需将刮板捂热再进行。,七、拍法,定义:以刮痧板面前的1/2左右,在施术部位进行平稳而有节奏的连续拍打,使皮肤呈现充血或紫红斑点为度的运板法。 操作要领:拇指、食指捏于刮板厚角根部,中指第1、2节置于刮板暗槽中以固定。腕部发力,注意节奏,力度适中,由轻而重,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随时调整力度。,注意事项: 落起板时均要迅捷,不可在被拍部位久留。 肘窝、腘窝处皮肤薄嫩,出痧迅速,痧呈紫色或疱块时立即停止。 运板时,上下幅度小,频率快。 骨骼凸起部禁拍。 也可用手掌行拍法。,八、敲法,定义:以刮板厚角背侧端为着力点,

12、运用腕力轻捷而准确地敲击施术部位的运板法。 操作要领: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捏板,环指、小指托付于板下。通过腕关节的上扬、下敲做屈伸运动而运板,使刮板厚角背侧敲击在施术部位。,注意事项: 此法刺激量较大,常用于手指、足趾尖部,操作范围小,施术者必须全神贯注。 若用于头部,运板幅度小,频率快,板压小;若用于背部,运板幅度大,频率慢,板压稍大。,九、挑法,定义:以刮板厚角,于体表特定部位和穴位上逐渐用力,加压下按,随后向上挑的运板法。主要用于膝关节。,操作以犊鼻穴为例: 患者坐靠位或仰卧位,屈膝取之。术者辅手扶持膝侧,术手拇指、食指分别捏于刮板厚角两侧端,掌心固定刮板。运板时腕部发力,用点、按法,使

13、局部组织下陷,随之翻腕,再用拇指、食指导向,由内向外挑刮。朝四个方向挑刮,每个方向各挑25到30次,出痧为佳。体会点、按、转、挑过程。,注意事项: 施术前先排出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肿瘤、膝关节积液等疾病。 一般四个方向中有痛觉最明显的一个,手法由轻渐重。 辅手做好膝关节固定。 对年老体弱、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采用补法,或辅以灸法。,复式手法弹拨法,定义:以刮板厚角端,按压于施术部位皮肤之上,按压到一定深度后,弹拨经筋、肌腱,状如弹拨琴弦的运板法。 操作角度:70到90度,操作要领: 常用于脊柱两侧,即膀胱经和夹脊。 不拘泥于单向,可反复来回弹拨。 亦可配合按法、揉法向上向下运板,成为理筋。 施术

14、者注意压板至一定深度,用力由轻而重,不可轻浮运板,感知板下弹动感。 一般每个部位弹拨5到7次,视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而定。,刮痧,第二讲:补泻、特殊状况处理、美容篇(一) 2016.5.13,一、痧色及痧象,痧色: 红色热、燥、暑 青色风寒 紫色淤血 紫黑寒湿、病久 粉红色健康,痧象: 片痧:体内毒素多 粒痧:血管淤滞 水疱:湿邪,二、刮痧的补泻,补:补充、修补 泻:消除、弃置 补泻作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刮痧补泻运板要素,原理:运板压力作用于经络、腧穴 神经、神经体液、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平衡系统调节下 激发

15、机体防御功能,防治疾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1、经络走向:以顺为补;以逆为泻。 2、板压:运板压力指刺激穴、区、带的强度。轻柔为补,重刮为泻。 3、板速:运板的速度,即刮拭的频率。板速慢、频率低为补;板速快,频率高为泻。 4、所选穴、区、带的性质: (1)具有补的作用穴位:足三里、关元等 (2)具有泻的作用穴位:大椎、曲池、合谷等,5、出痧多少:出痧少而浅为补法;出痧多而深为泻法。 6、附加施术补泻:刮后施以温灸为补法;施以刺络拔罐为泻法。 7、选穴多少及刮治时间:所选穴、区、带少,刮治时间短为补;所选穴、区、带多,刮治时间长为泻。,三、刮痧中特殊情况及处理,1、晕刮: 临床表现:患者在刮痧

16、过程中,出现头晕、目眩、心慌、胸闷气短、面色苍白、汗出、四肢发冷、恶心呕吐甚至将要昏迷。 处理方法:立即停止刮痧。速降患者平卧,取头低足稍高位,静卧片刻后,可给饮温开水(或糖水),注意保暖。重症者,可点按水沟、内关,或挑刮涌泉等。,2、疼痛: 临床表现:经过刮痧治疗后,患者自觉局部皮肤出现疼痛、肿胀、麻木不适,夜间尤甚。少数患者出现蚁行感、冒冷气或热气的感觉。 处理方法: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两天左右症状可自行消退。若疼痛剧烈,可在局部施行轻柔的按揉。无皮下出血者,可配合湿热敷。,3、淤斑: 临床表现:刮痧部位皮下出血。局部皮肤肿起,出现青紫等瘀斑现象。极个别见小血管破裂而肿起,一般以下肢多见。 处理方法:一般不做处理。局部青紫严重,面积大,可先做止血、冷敷,出血停止后做局部按摩,同时配合热敷以消肿,应特别注意消毒。不可弄破皮肤。,美容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