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8505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学基础-拔罐法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 拔罐疗法的护理,【概 述】,拔罐法的概念 以罐为工具,利用多种方法,排除罐内空气,使其变成负压,并吸附于施术部(或穴位), 对其产生温热刺激,使局部发生充血或瘀血的现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概 述】,拔罐法的原理 机械刺激 温热效应 解毒 生物作用,【罐具的种类】,竹筒,陶土罐,玻璃罐,抽气罐,穴位负压 吸引罐,【拔罐的分类】,(一)按排气方法分类,(二)按拔罐形式分类,(三)按综合运用分类,单罐,多罐,闪罐,留罐,走罐,水罐,抽气罐,挤压罐,药罐,针罐,刺血 (刺络) 拔罐,【吸拔的方法】,(一)拔火罐法,(二)拔水(药)罐法,(三)穴位负压吸引拔罐法,投火法,滴酒

2、法,闪火法,架火法,【拔罐法的应用】,单罐,闪罐,留罐,走罐,针罐,药罐,刺血 (刺络)罐,【起罐的方法】,【拔罐后皮肤变化的临床意义】,罐斑-皮肤发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 表现为皮肤潮红、紫红或紫黑色瘀血,伴热痛感,是体内病理的反映。,【拔罐后皮肤变化的临床意义】,紫红或紫黑色- 血瘀证或热毒证(合并发热 或丹痧者) 水泡、水肿或水气-体内湿盛,或感受潮 无皮色变化,触之不温-虚寒证 微痒或皮纹-风证,【适应症及禁忌症】,(一)适应症: (二)禁忌症: 病人:凝血机制障碍者,皮肤过敏者 部位:溃疡、水肿,肿瘤和大血管处,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 状态:高热、抽搐,【实施程序】,评估,准备,操作步骤,

3、注意事项,效果评价,过敏史 皮肤完整性和敏感度 经孕史,舒适 无烫伤 安全用火,护士 用物 (以拔火罐,闪火法为例) 治疗盘内放罐具、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酒精灯、小口瓶、必要时备大毛巾和屏风。,*操作步骤 查对1体位选穴(遵医嘱)清洁穴位(保暖)查对2查罐点火一手持钳点燃棉球,一手持罐棉球在罐内绕2圈吸拔检查保暖查对3交代病人有关注意事项(留罐15-20)起罐清洁皮肤按摩整理签名,*注意事项 (一) 舒适持久体位,避免吹风,保暖。 (二) 查罐,动作要稳、准、快,避免损伤(防止 烫伤和起罐时强拉)。 (三)出现水泡应正确处理。 (四)局部发热、发紧、发酸、疼痛、灼热,应取下重拔。 (五)有晕罐先兆应及时处理 轻者喝开水休息 重者即通知医生并对症处理,去罐平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