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4058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信息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信息系统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AND INFORMATION SYSTEM,土 地 信 息 系 统,土地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回顾 1. GIS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GIS、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结构、 DTM、 DEM、元数据、 缓冲区分析、 叠合分析、 空间数据质量,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主要分为两大类 1、空间数据(用于描述实体的地理位置分布) 2、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实体的属性),空间数据栅格数据与矢

2、量数据,栅格(光栅)数据,矢量数据,空间数据矢量数据,矢量数据就是代表地图图形的各离散点平面坐标(x,y)的有序集合。 地理信息系统可对矢量图形及其属性进行检索、更新和综合分析 MAPGIS把矢量数据分为点、线、区三类,栅格数据结构指将空间分割成各个规则的网格单元,然后在各个格网单元内赋以空间对象相应的属性值的一种数据组织方式 较常用的栅格数据格式有:TIF、JPG、BMP、GIF等。 MAPGIS的栅格文件扩展名为:MSI,空间数据栅格数据,2. GIS的功能 试举四种常见的GIS工具软件, 它们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清查 城乡规划 灾害监测 土地调查 环境管理 城市管网

3、 作战指挥 宏观决策 ,3. GIS新技术 3S集成技术、网络GIS、组件式GIS、 数字地球、三维GIS、时态 GIS 4. GIS应用技能,MapGIS软件,输入子系统 数字化仪输入 扫描矢量化 文件转换 外业测量、GPS及其它数据源,空间分析子系统 空间分析 图像分析 网络分析 DTM分析 电子沙盘,图形编辑子系统 图形编辑及建拓扑 图像镶嵌配准 投影变换 误差校正,输出子系统 版面定义 矢量输出 栅格输出 文件转换,库管理子系统 地图库管理 属性库管理 影像库管理 网络数据库管理,实用服务子系统 图形裁剪 报表定义 误差校正 投影变换,空 间 数 据 属 性 数 据,MAPGIS系统结

4、构,基于MAPGIS的国土产品线和解决方案,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 矿产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城镇地价评估信息系统 建设用地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农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土地规划辅助编制信息系统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 城乡一体化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第1章 概述,第2章 LIS架构,第3章 土地信息与数据表达,第4章 土地基础数据库建设,第5章 图形分析与处理,第6章 数据输出,目 录,第7章 土地信息系统建设,第8章 土地信息系统专项子系统,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 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系统掌握LI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熟练掌握LIS技术及其应用方法,达到GIS和土地管理实际业务的结合。,知识要求:掌握LIS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体系。掌握LIS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特征和系统内部数据结构,土地数据库、土地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应用模型和产品输出、LIS应用系统的开发研究等。 能力要求:掌握LIS基础软件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掌握LIS在土地管理各业务中的应用,能够完成各类土地数据的录入、建库,能够对LIS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分析,并掌握成果资料的打印输出方法。,参考书目: (1)土地信息系统刘耀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 (2)土

6、地管理信息系统朱德海等编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土地信息系统理论方法实践周勇,聂艳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4)土地信息系统理论与方法刘家彬编,测绘出版社。 (5) 期刊,主要网站,http:/ http:/ http:/ http:/ http:/ 土地管理的内涵 1.2 土地信息系统概述 1.3 国外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状况 1.4 我国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1.5 土地信息系统相关学科与技术,第1章 概述,1.1 土地管理的内涵,1.1.1 土地及土地管理的概念 一、土地 二、土地管理的概念,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

7、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1.1.2 土地管理的对象和任务,一、土地管理的对象 土地管理具有两重性 (1)自然属性(表现为处理人与土地的关系) (2)社会属性(表现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二、土地管理的任务,(1)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 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及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开发、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现阶段,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 加强耕地保护,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科学规划; 加强土地资

8、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 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新体 制、新机制; 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秩序的改变好转; 重视加强土地管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加快土地管理 专业人才的培养。,1.1.3 土地管理的业务体系 一、地籍管理 (一)地籍与地籍管理 地籍:记载土地的位置、面积、质量、登记、权力状态、用途等基本状况的薄册(含图)。 地籍管理:为了建立地籍,设置地籍簿册和地籍图,需要收集整理和定期更新地籍信息,为此,就要展开地籍调查、地籍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等工作,这些工作的总称就是地籍管理。,一、地籍管理 (一)地籍与地籍管理 (二)地籍管理的内容 1.

9、土地调查与测量 2.土地分等定级 3.土地登记 4.土地统计 5.地籍档案管理,二、土地利用管理 概念: 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土地利用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三、土地规划管理,按性质的不同分为: 总体规划 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一定规划区域内, 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 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 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全面安 排和布局。,功能结构,1)耕地的概念 2)我国耕地概况 耕地面积与分布 耕地质量特征 3)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10、1)耕地质量下降,退化严重。 (2)耕地面积减少,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四、耕地保护管理,1.1.4 土地管理的职能,我国土地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 理体制,按国家、省、市、县、乡五级进行 管理,即从中央到地方的五级管理体系。,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以省为单位在 行政上实施垂直管理,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为 省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市、县级国土资源 部门为同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而乡镇国 土所则为县级国土资源局的派驻机构。,1.2 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2.1 土地信息 一、概念 二、构成 三、土地信息与地理信息 四、土地信息的特点,指一切有关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和土地管理内容的数字、文

11、字、符号、语言、图形及图像的总称。,1.2.1 土地信息,一、概念,(一)地理空间信息 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地理空间信息,它们常用于描述各宗地或各地块的多边形边的走向、特征及其长度、转折点的三维坐标、多边形面积等。,二、构成,某机场附近的地藉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城镇土地定级,(二)自然属性信息,(三)社会经济属性信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数量、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

12、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交通,(四)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 信息,土地管理法、物权法、房地产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森林/草原保护法、矿产资源管理法等,1.2 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2.1 土地信息 三、土地信息与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主要指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和属性。 四、土地信息的特点 属于综合信息、 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信息、 土地信息随时间、空间变化显著,1.2 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2.2 土地信息系统 一、土地信息系统(LIS)概念 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 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 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

13、采用空间模型分析 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 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 算机技术系统。 二、土地信息系统的特点,第1章 概述,1.3 国外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一、 加拿大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世界上第一个GIS雏形加拿大CGIS就是以土地调查宗地管理为原型的土地信息系统。 二、欧洲土地信息系统发展状况 以地籍信息系统为基础,1.4.1 土地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迅猛 我国土地管理正逐步由静态数据管理发展为土 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福建实现省厅与9个设区市局、84个县(区)局之间建设用地审批、预审、采矿权管理和土地供应等业务的三级联网运行。上海加强信息化统一管理

14、,通过监测指挥中心实时监管全市范围的资源变化,全方位履行市局的管理职能。贵州省、云南省国土资源网络建设延伸到了几乎所有的市县区,有的已经通到了部分乡镇。,1.4 我国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1.4.1 土地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迅猛 我国土地管理正逐步由静态数据管理发展为土 地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一、发展历程(领导重视)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件提出:“土地管理部门要抓紧建立全国土地管理动态信息系统, 采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土地利用状况的动态监测。” 1999年5月成立国土资源部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更名为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1.4 我国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

15、,2000年9月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2001年编制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2002年制定了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 2006年制定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1.4.1 土地信息系统在我国发展迅猛 一、发展历程(重大项目) 国土资源部在1999年启动数字国土,数字国土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五项工程之一。 2004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土资源部视察工作时提出“金土工程”。2005年5月31日金土工程立项。 2006年8月14日公布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将在2010年前开展第二次全国土

16、地调查,全面、准确掌握全国土地数据,建立城乡一体化、四级(国家、省、市、县)联网互通的土地数据库。,1.4 我国土地信息系统发展趋势与存在的问题,金土工程是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重要业务,在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业务应用系统和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形成边界清晰的政务信息系统。 金土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完成“三大系统”建设(即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应急指挥系统),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金土工程与数字国土之间边界清楚,工作任务不同,数字国土工程重点开展已有纸介质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