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8018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生物幻灯片-5.4-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人教版必修1)(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捕获光能的色素 (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可以利用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在研磨时还应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其中前者有助于_,后者可防止在研磨中_被破坏。 分离的原理是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不同,_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无水乙醇,研磨充分,色素,溶解度,溶解度大,(2)色素的种类和吸收光谱,2.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一般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外部有双层膜,内部的基 粒是由_堆叠而成的,基粒之间充满了_。 (2)色素和酶的分布: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于_,与 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上和_中。 (3)功能:进行光合作

2、用的场所。,类囊体,基质,类囊体薄膜上,类囊体薄膜,基质,四、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_的数量。可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_消耗的数量或_生成的 数量来定量表示。 2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1)空气中_的浓度; (2)土壤中_的多少; (3)光照_以及光的成分; (4)_的高低等。,糖类,原料,产物,CO2,水分,长短与强弱,温度,五、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某些细菌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_时 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 2实例:硝化细菌能利用_时所释放 的化学能,将CO2和H2O合成为糖类。 3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1)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

3、硝化细菌都能将 _,因此属于自养生物。 (2)异养生物: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环 境中_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属于异养生物。,无机物氧化,NH3氧化成HNO2和HNO3,CO2和H2O合成糖类,现成的有机物,1(教材课后题改编)有关光合作用中形成ATP的部位和ATP的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 A叶绿体外膜,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B叶绿体内膜,仅用于暗反应 C类囊体膜,仅用于暗反应 D叶绿体基质,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解析】 在类囊体膜上,色素分子吸收光能把ADP和Pi合成ATP,ATP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不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答案】 C,【解析】 绿叶吸收绿光最少,植物

4、在绿光下合成的淀粉最少,故与碘液反应着色最浅。 【答案】 D,3下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构A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为H和ATP中的化学能 B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C5甲 C结构A释放的氧气可进入线粒体中 D结构A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解析】 在光合作用中,CO2首先和C5反应生成C3,然后利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还原成葡萄糖,因此供给14CO2,放射性出现的顺序为CO2C3甲。 【答案】 B,4(2010珠海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B光合作用中各种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

5、C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均有ATP的合成 D光反应阶段为暗反应阶段提供了还原剂H 【解析】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CO2,H2O光解产生的O2释放到了外界环境中;温度过高时酶的活性会降低;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还原剂H和ATP。 【答案】 D,5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都释放出来。在缺二氧化碳的条件下,给予光照,然后再用离心法去掉类囊体薄膜。黑暗条件下,在去掉类囊体薄膜的基质中加入14CO2,结果在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 在上述实验进行的同时,另备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无任何光照的条件下,加入ATP、H和14CO2,结果也在这种

6、基质中检出含14C的光合产物。请分析回答: (1)上述两个实验中,前者给予光照后产生了_等物质,在加入14CO2后,先产生_物质,再产生含14C的光合产物。 (2)上述的另一无光照条件的实验中,无类囊体薄膜的基质在并无任何光照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光合产物,这说明_。在基质中加入ATP、H等物质的作用是_,如果不加入上述物质而只给予光照,反应将_。,(3)上述整个实验证明: 光照条件下,在_中产生ATP、H等物质; CO2被还原成光合产物的过程不需要_; 基质中含有CO2还原成光合产物所需要的_。 【解析】 本题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物质转化及条件。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上进行,且必须在光下进行,光

7、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等物质。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答案】 (1)ATP、H、氧气(缺一不可) 三碳化合物(C3) (2)CO2还原成糖类并不需要光 使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 不能进行 (3)类囊体薄膜 光 酶,1.原理解读 (1)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2)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

8、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浓度适宜。 (3)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既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 (4)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1回答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的问题: (1)某同学的操作程序如下: 将5 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 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画12次; 将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

9、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 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_。 _。 _。,1.绿叶中色素种类及其吸收光谱,2.色素的分布和功能 (1)分布: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2)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 3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 (1)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 (2)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2(2010海南高考)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 ),【解析】 叶绿素

10、对光最强的吸收区有两处:波长640660 nm的红光部分和430470 nm的蓝紫光部分。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高,而蓝紫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低,也就是说,叶绿素b吸收蓝紫光的能力比叶绿素a强。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带在400500 nm的蓝紫光区,它们基本不吸收红、橙、黄光,从而呈现橙黄色或黄色。 【答案】 A,3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转变途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B氧原子:H2OO2 C氢原子:H2OATP(CH2O) D氧原子:CO2C3化合物(CH2O) 【解析】 H2O中的H没有进入ATP中。 【答案】 C,4.(2010菏泽质检)

11、右图表示 同一植物在不同条件下进 行光合作用时有关中间产 物的量的变化情况。下列 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曲线a可表示C5含量的变化 B曲线a可表示还原氢量的变化 C曲线b可表示三磷酸腺苷量的变化 D曲线b可表示C3量的变化 【解析】 在光照变为暗处时,H、ATP和C5的含量减少,C3含量增多。 【答案】 C,1.光照强度 (1)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实验流程,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不断增强(小圆形叶片中产生的O2多,浮起的多)。,(2)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曲线 曲线分析 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 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 的CO2量可表示此

12、时细 胞呼吸的强度。 AB段:随光照强度增 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 渐增强,CO2释放量逐 渐减少,这是因为细胞 呼吸释放的CO2有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 于光合作用强度。,B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 于细胞呼吸强度(光照强度只有在B点以上时,植物才能正常生 长),B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加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加强,到 C点以上不再加强了,C点所示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应用:阴生植物的B点前移,C点较低,如图中虚线所示,间作 套种农作物的种类搭配,林带树种的配置,可合理利用光能;适 当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加大棚作

13、物产量。,2CO2浓度 (1)CO2浓度与光合作 用强度的关系曲线 曲线表示在一定范围 内,光合作用速率随 CO2浓度的增加而增 大,但当CO2浓度增 加到一定范围后,光 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时的CO2浓度,即CO2补偿点。 B点表示CO2饱和点,限制B点的因素是酶的数量和最大活性及光照 强度等环境因素。 (2)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 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3温度 (1)曲线分析:温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 (2)应用:冬天,温室栽培可适当提高温度,温室栽培也可适当降低温度。白

14、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室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4必需元素供应 (1)曲线分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必需元素的供应,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但当超过一定浓度后,会因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而导致植物渗透失水而萎蔫。 (2)应用: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地增施肥料,可提高农作物产量。,5水分 (1)影响: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缺水既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导致叶片气孔关闭,限制CO2进入叶片,从而间接影响光合作用。 (2)应用:根据作物的需水规律合理灌溉。,5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 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4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2)用注射器将小圆形叶片内部的气体全部逸出,并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3)进行如下图所示操作,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图中的装置中,叶片最先浮起来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