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879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综合征出血-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综合征出血-热(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肾 综 合 征 出 血 热 (流行性出血热),滨 州 医 学 院 传染病教研室 李云华,一:概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它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分布于亚、欧、非洲和美洲32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本病流行地区不断扩大,目前除青海和新疆外,全国其余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其发病数占世界总发病人数的90%以上,严峻的事实表明,在今后相当时期内我国的HFRS防治任务仍然是十分艰巨的。流行性出血热临床以发

2、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我国流行的有两种类型:即以黑线姬鼠为传染源的野鼠型和以褐家鼠为传染源的家鼠型。,二:病原学 1: 病原体 为出血热病毒(EHFV),是1978年首次从汉坦汉城的黑线姬鼠分离成功,所以,又称汉坦病毒。,2:理化特性 出血热病毒的抵抗力总起来说不大,不耐酸,pH3-5 即可灭活,对一般消毒剂,特别是脂溶性消毒剂更敏感,酒精、丙酮、乙醚等接触后即可杀灭;加热56oc 30分钟,100oc 1分钟灭活;紫外线照射亦可灭活;抗生素不敏感。 3:分型,血清学分型,至少可分为20以上血清型,WHO认定: I型;汉滩病毒 野鼠型 Hantann Virus II

3、型;汉城病毒 家鼠型 Seoul Virus III型;普马拉病毒棕背鼠型 Puumala Virus IV型;希望山病毒田鼠型 Prospect Hill Virus,其余有贝尔格来德-多布拉伐病 毒;泰国病毒(TV);印度的索托帕拉雅病毒(TPMV)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的辛诺柏病毒(SNV);长沼病毒;黑渠港病毒;纽约病毒等型,其中引起人类HFRS者有前三型和贝尔格来德-多布拉伐病毒 BelgradeDobrava Virus,三:流行病学,(一):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据调查,宿主动物主要是哺乳纲下属的鼠科和仓鼠科。我国21个省区从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褐家属、大白鼠、小家鼠等14种鼠类发现E

4、HFV抗原。除上述鼠类外,猫、黄鼠狼等野生动物亦发现携带V抗原。,1:黑线姬鼠 是亚洲疫区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1):亦受感染,感染后病毒血症持续数周,并且排病毒时间长,经肺排病毒的时间为150天,经尿排病毒的时间1年,粪便和唾液约1个月。 (2): 带病毒率与发病率直接相关。 (3):鼠的密度与发病率有关。 洪水、淹涝时,高岗区、堤坝区发病率高。,2:大林姬鼠 为我国东北林区的优势鼠种,带病毒率与黑线姬鼠相似。 3:褐家属 是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4:大小白鼠 是实验室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5:病人 虽有因接触早期病人的血、尿或输注发病前的血液而得病的报道,这是个别情况。人类不

5、是主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 从部分证据认为可经多种途径传播。 1:呼吸道 是目前普遍认为最重要的途径,随粪、尿排出的病毒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通过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 进食受污染食物经消化道引起而发病。国内报道有12人同吃鼠啃过的松籽,8人同时发病。 3:接触 带病毒的鼠血、排出的带病毒分泌物污染了人体的破损皮肤;被鼠咬伤或接触早期病人的尿均有发病的机会。,4:血液 发病前期的供血者,其血液有一定的传染性 。 5:胎盘 本病可经胎盘传给 胎儿,从流产婴儿的肝、肾等组织中分离出病毒。 6:虫媒 主要是螨。,(三):易感人群和免疫力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有巩固免疫力,第二次患病者极少。

6、,(四):流行特征 1:地区分布 主要为亚洲地区,其次为欧洲和非洲,美洲病例较少。亚洲有19个国家报道本病。我国已有29个省区有本病流行和存在,除青海和新疆。而且疫情最重。 2:季节性 本病可全年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与鼠种的活动习性有关。,野鼠型主要以11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为高峰,57 月份为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在35 月份为高峰;林区姬鼠主要在夏季。,3:流行形势 高度散发流行是本病的特点。暴发流行主要在水利工地或新垦农场。 4:流行类型 (1):据感染场所 农村型、城市型、森林型和实验室型。,(2):据传染源的种类 野鼠型、家鼠型。 5:人群分布 (1):性别 男性大于女性,约7比3

7、 。 (2):年龄 从5个月的婴儿到80岁的老人均可。但以2040 岁的青壮年为主,占80%以上。 (3):职业 各种职业均可,以农民、林业人员和战士为主。,病毒进入细胞是通过3整合素介导,该整合 素位于血小板、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具有 调节血管渗透性和血小板功能,所以3整合素与 汉坦,病毒致病有关。,四:发病机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原发性休克 3-7病日发生 血浆外渗,血管麻痹扩张,DIC,心肌受损,外周阻力降低。 继发性休克 继发感染,大出血,水电解质紊乱。,出血: 1、血管壁损伤 2、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形态异常 3、肝素类物质增加 4、DIC 5、尿毒症,急性肾衰: 1、肾血流量

8、不足 2、免疫复合物,肾间质水肿、出血 3、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 4、肾小管管腔阻塞 5、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激活,病理解剖: 基本病变-全身微小血管内皮细 胞肿胀、变性和坏死。,除外还有以下器官损害.,肾: 髓质充血、出血、水肿;肾皮质缺血而苍白; 肾小管变性受压而变窄或闭塞。 心: 右心房内膜下广泛出血,镜检心肌纤维有不同 程度变性、坏死,部分可断裂。 脑垂体:垂体肿大,前叶严重充血、出血和凝固性坏死。 后腹膜及纵隔:胶冻样水肿。 肝: 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或融合性肝细胞坏死。 脑组织:脑实质水肿和出血,神经细胞变性,胶质 细胞增生。 免疫组化:小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肺、肝、肾、

9、 肾上腺、脑、胸腺、淋巴结、胃、肠、胰等 脏器组织中均能检出EHF病毒抗原。,五:临床表现,潜伏期:446 天,一般12 周。 多数病人起病急,无前驱期的症状,20%的病人起病缓慢,可有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期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三类症状(发热、出血、肾衰)及五期经过,重症病人五期中可有重叠现象。,(一):发热期 主要表现为感染中毒症状、全身小血管损伤和肾损伤。 1:发热 是出血热病人必有的表现。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继而发热,一般1天左右达高峰,3940 oc或更高。热型无特异性,可稽留热或驰张热,多数表现为稽留热。热程短者23 天,长者13天以上,大多数病人持续35 天。体温越高-持续时

10、间越长-病情越重-发生休克、肾衰的机率越高。,2:全身中毒症状 多数病人在发热时伴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以及疲乏、嗜睡或兴奋不安、失眠、谵语、神志恍惚等。在发热期凡是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者,多发展为重型。多数病人在早期即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占5070%以上),部分有腹痛,少数有腹泻,重者由呃逆。,3:头痛、腰痛、眼眶痛 即所谓的“三痛”症状。 头痛为脑血管充血扩张的原因;腰痛、眼眶痛为局部软组织充血、水肿所致。其中,腰痛的发生率约85%以上。眼眶痛以转动眼球时更明显,重者可有视力模糊。 4:毛细血管损伤的表现 (1):充血与出血 1:充血 于发病的23 天后,半数以上的病人有眼球

11、结膜,颜面部、颈部、上胸部呈充血潮红,似醉酒貌,称为“三红”症状。,2:出血 1):粘膜出血 多在软额及眼球结膜(90%以上),重症病人可有鼻、咯血、牙龈出血等。 2):皮肤出血 在发病后23天即可出现,好发于两腋下,其次为前胸和背部,少数遍及全身。出血呈搔抓状,表现为簇集的点状、条索状或虚线状。,(2):渗出与水肿 病后3天出现球结膜水肿者达75%以上,严重者呈胶冻状外观,并可伴有眼睑、面部浮肿。 5:肾脏损伤的表现 发热期肾脏损伤的表现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尿中可出现+-+的尿蛋白。,(二):低血压休克期 在发热后期,约有3060 %的病人发生低血压,310 %病人发生休克,所以发生率差异较大

12、。 1:发生时间 最早发生于病后第2天,最迟发生于病后第8天,70%以上的病人在病后第46 天出现。多数病人在发热末期或退热的同时出现血压下降,少数病人热退正常后出现休克,这与一般感染性疾病不同,其热退后病情反而加重是本病的特点。,2:持续时间 短者数小时,甚至呈一过性经过,长者可达6天,一般持续13 天。与抢救迟早及治疗早晚有关。 3:临床表现 为发热期的继续和发展,全身的中毒症状达高峰,出血和水肿加重,但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其中包括血压、脉搏、神志、尿量等。,(三):少尿期 少尿期与低血压休克期无明显的界限,常在休克过程中出现少尿(小于500ml/24小时),或无尿(小于50ml/2

13、4小时)。约5060 %病例不经过低血压期直接进入少尿期。少尿期是本病发展的极期,是具有特征性的一期。,1:少尿期多发生在病程的58 天。 2:少尿期的发生率在11.154 % 。 3:少尿期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为25 天。 4: 临床表现 主要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有尿毒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肺水肿及高血容量综合症等。 (1):尿毒症 1):CNS的表现 轻者嗜睡或不安;重者神志恍惚,谵妄-昏迷,部分病人出现顽固性呃逆及反复抽搐。,2):消化系统 可发生口干或溃疡,繁渴、厌食、恶心、呕吐、腹胀、尿毒症肠炎性腹泻。 3):凝血功能障碍 表现为出血加重。皮肤出现皮下瘀斑

14、,大腿内侧、臀部和上臂内侧多见,注射部位可出现血肿;粘膜出血多见于腔道,有便血、呕血、咯血、阴道出血、少数严重的病人可发生颅内出血。,(2):酸中毒。 (3):渗出性水肿加重 渗出性组织水肿在少尿期达高峰。球结膜、面部、颈部、四肢均可出现水肿,重者可有腹水,肺水肿,以及脑水肿。 (4):高血容量综合症 在少尿期的中后期,尤其是无尿病人,因血管壁损害逐渐恢复,其通透性得到改善,体内蓄积的过量的液体回渗到血循环,造成血量过多。,表现为脉搏洪大、血压升高、颈静脉充盈、血液稀释、血红蛋白降低,可发生肺水肿,严重的病人发生脑水肿。 (5):电解质紊乱 1):高钾:酸中毒、休克、缺氧和组织坏死时,钾释放增

15、多,少尿中后期到多尿前期,是高钾显著期。 2):高镁、高磷: 抽出、心动过速、传导阻止、血压下降、嗜睡、昏迷。,3):低Na Ca Cl 手、足抽搐、惊厥、昏迷;头晕、乏力、腹胀、纳差等。 少尿期的各种症状与BUN升高的程度往往一致,部分病人BUN升高,但可无少尿,称无少尿性肾衰。 (四):多尿期 4070 %的病人出现多尿期,80%以上的病人发生在病程的914 天,持续12个月。平均持续714 天。,1:移行期 每日尿量由500ml增加至2000ml ,此期虽尿量增加但血BUN和Cr等反而上升,症状加重,不少病人死于此期。,2:多尿早期 每日的尿量超过2000ml 。氮质血症未见改善,症状仍重。,3:多尿后期 尿量每日超过3000ml,并逐日增加,氮质血症逐步下降,症状逐渐改善。一般每日尿量可达40008000 ml,少数可达15000ml以上。此期易发生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五):恢复期 多尿期经过顺利,尿量逐渐降到2000ml以下。症状基本消失,但整个病情恢复需要个月。,六:临床类型,根据体温、休克、出血、肾损害程度可 分为轻、中、重、危重、非典型型。,(),380 C,非典型,休克,腔道出血,40o C,重,低血压,倾向,明显,39o C40o C,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