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法-治疗汇总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252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法-治疗汇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法-治疗汇总课件(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 诊,一、望 诊,(一)望神 望神的临床意义在于推测、判断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所谓“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临床表现特征有三个方面,即: 有神(得神) 无神(失神) 假神(回光返照)。,一、望 诊,(二)望病色 白色:主虚证,寒证。 黄色:主湿证、脾虚证。(有阳黄和阴黄之分) 赤色:主热证(有虚实之别) 青紫: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黑色: 主寒、主痛、瘀血、水饮。,一、望 诊,(三)望形态 1.望形体:形体肥胖虚浮,属阳气不足,多为脾阳虚有痰湿;形体消瘦,面色潮红,皮肤干燥,多为阴虚火旺之证。“肥人多痰(湿),瘦人多火。” 2.望动态:“阳主动,阴主静”。常欲掀去衣被,属阳证、热证、实

2、证;向里踡卧,不欲多言,身重不易转动,属阴证、寒证、虚证。,一、望 诊,(四)望头部五官 1.望头部 :头的外形、动态和头发情况。 2.望眼 :眼神、外形、颜色和动态变化。 3.望鼻 :鼻色、鼻形和分泌物。 4.望口、唇 :口唇的色泽、干润和外形 5.望齿、龈 :其润燥、色泽和形态情况 6.望咽喉 :望色泽、形态,一、望 诊,(五)望舌 1. 舌诊的脏腑分部: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两边-肝胆。 2.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 3. 舌诊的注意点 :充分利用自然光;注意饮食影响的“染苔”,如核黄素会将舌苔染黄;乌梅、橄榄会使舌苔染黑。,4.舌诊的内容: 望舌质 望舌苔,望舌质

3、(舌体),舌质指肌肉脉络组织,又称舌体。 正常舌质表现为颜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 望舌质主要从颜色、舌形、舌态几个方面观察。,(1)舌色,舌色:舌质淡红属于正常; 舌色淡于正常为舌淡主寒证、虚证。 深于正常为舌红主热证。红而苔少或苔光,为虚热;红而起芒剌苔黄厚,为实热。 深红为舌绛主热盛证。,淡(白)舌,主虚寒、 气血亏虚,红舌1,主实热证,或虚热证,红舌2,舌红起芒刺,苔黄而厚,为实热证。,舌绛,主热盛。 为邪热亢盛, 热入营血所致。,寒凝血瘀或阳虚生寒舌淡紫或青紫湿润。,淡青紫舌,(2)舌形,望舌形主要观察舌体的老嫩、胖大、瘦薄、芒剌、齿痕、裂纹、光舌等。,嫩舌1,主虚证,嫩舌2,主

4、虚证,老舌1,属实证,老舌2,属实证,胖大舌,见于水湿、痰饮阻滞,或热盛证。,齿痕舌1,主脾虚或 湿邪过盛证。,齿痕舌2,裂纹舌1,主热盛伤津,裂纹舌2,红瘦舌,主气血两虚(伴舌淡)或阴虚火旺(舌红绛),光剥舌,严重伤津 危证,(3)望舌苔,舌苔是舌面上生成的一层垢物。 舌苔生成原理大致有三: 胃气所生; 邪气上升; 饮食积滞。,正常舌苔,苔薄白,或薄而淡黄;清净而干湿适中,不燥不滑,夏季湿热较重,可稍厚一些。 诊断观察舌苔主要观察苔色、苔质两方面。,(1)望苔色,苔色:苔色有白、黄、灰黑三种。 白苔:主表证和风寒湿邪;薄白-外感风寒初起;白厚而腻-为寒湿痰饮、宿食; 黄苔:主里证、热证。从淡

5、黄、深黄到焦黄,黄越深热越深。 灰黑苔:主热证、寒湿或虚寒证。,薄白苔,外感风寒初起 或正常人。,厚白苔,里寒证,黄滑腻苔,见于湿热证(津液未伤),黄厚苔,见于实热证(如:湿热证,痰饮化热 或食滞化热等证),焦黄苔,见于实热结聚,热盛伤津。,灰黑苔1,主热证、寒湿 或 虚寒证。,灰黑苔,伴舌质绛红,苔干多为内热炽盛。,灰黑苔2,(2)望苔质,望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无等变化。 厚薄:苔薄者,病邪轻浅,多见外感表证;苔厚者,乃是外邪入里,或里有痰湿、积滞。苔由薄转厚为邪盛,病邪入里,为病进;由厚转薄为病退或邪衰。,(2)望苔质, 润燥:苔润者表明津液未伤。燥者表明津液已伤。

6、 腐腻:常见于食积、痰饮、湿浊内停等证。(如图) 剥落: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剥处见底,称剥落苔。由于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发之气所致。(如图),腐苔,腻苔,剥落苔,三、问 诊,闻诊,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 听声音是诊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喘、呃逆、嗳气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是诊察病人的口气、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气味变化,以此为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提供依据。,二、闻 诊,问诊是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明代张景岳总结前人问诊的要点,写成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

7、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三、问 诊,问诊是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 明代张景岳总结前人问诊的要点,写成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四、切 诊,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用指切脉和用手触摸按压病人身体的一定部位,以了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一)脉诊 脉诊又称“切脉”、诊脉、把脉等。是医生用手指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了解病人所患疾病的内在变化的一种诊法。,“寸口诊法”,“寸口诊法”是难经提倡,晋王叔和推广

8、应用的,即按病人桡动脉腕后表浅部位。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称“六脉”。 左手寸、关、尺分别候: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分别候:肺、脾、命门。,正常脉象(平脉),正常脉象: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成人一息4至(每分钟6080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 此外,有的人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虎口,名“斜飞脉”。有的人脉见于手腕背侧,名“反关脉” 。,病脉,(1)浮脉 主表证。 (2)沉脉 主里证。 (3)迟脉 主寒证。 (4)数脉 主热证。 (5)滑脉:主病 痰、食、实热、妇女有孕。 (6)涩脉:主病 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7)细脉 :主病 诸虚劳损

9、。 (8)弦脉 :主病 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二)按诊,1. 按肌肤:主要是了解肌表的寒热、荣枯、润燥以及肿胀等。 2. 按手足:手足俱冷,阳虚寒盛。手足俱热,阳盛热炽。 手心热盛,多为内伤,如阴虚炎旺。手背热盛,多属外感 。 3. 按脘腹 :喜按多虚证,拒按多实证,治疗概论,一、治 则 1、预防为主 2、治病求本 3、扶正祛邪 4、调整阴阳 5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6、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治疗概论,二、治 法 1、汗法; 2、吐法; 3、下法; 4、和法; 5、温法; 6、清法; 7、补法; 8、消法。,上医治未病,史料记载,有这么一个古代名医扁鹊论医术的故事。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

10、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长兄最佳,仲兄次之,我最差。”魏文王接着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能说明白些吗?”扁鹊答:“我长兄治病,是在病症还未表现之时就把病治好了。我仲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时就把病人治好了,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只有本地人才知道。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后才治,一般人见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割肉切骨,动作颇大,就认为我医术很高明,我也因此而闻名于天下。其实,比起我长兄与仲兄来,我的医术是最差的。”,故事的要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

11、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刺热篇:“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经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欲病早治着眼,所著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很有实用价值。,唐代医家孙思邈,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

12、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清代温病医家,警惕:生活方式与重大疾病,饮食 起居 运动 工作 心理,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中风 高血压、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颈椎病、慢性胃炎等,很多疾病的发生: 先天遗传(占20) 后天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情绪,压力) 周围的大小环境和社会,可以避免,难以避免,预防 养生,治疗,主要和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现代白领:不良的生活方式,作息时间不固定 生活无规律 长期吸烟 过量饮酒 长期伏案工作 缺乏锻炼 过度安逸 过度疲劳 饮食不合理 精神压力过大,要改改啦!,什么是养生的基本大法呢?,老子说

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黄帝内经说: “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避邪不至,长生久视。”,饮食养生,春气温,春发散,祛阴寒以助阳。 夏气热,夏阳张,重祛暑以醒脾。 秋气燥,秋收敛,宜养阴多食酸。 冬气寒,冬闭藏,多滋补固元阳。,精神养生,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春三月“以使志生”,保持心情愉悦,轻松豁达 夏三月“使志无怒”,宁心安神,保持愉快不怒 秋三月“使志安宁”,神气内敛,志意安宁内守 冬三月“使志伏匿”,控制情绪,情志沉静不露,情志相胜疗法,医案一:一女子病不食,面北卧者半载,

14、医告术穷,翁诊之,脉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不得,气结于脾故耳。”叩之则许嫁丈夫入广五年。翁谓其父曰:“是病惟怒可解,盖怒之气击而属木,故能冲其土之结,今宜触之使怒耳。”父以为然。翁入而掌指面者三,责其不当其有外思。女子号泣大怒,怒已进食,翁复潜谓其父曰 :“思气虽解,然必得喜,则庶不再结。”乃诈以其夫有书,旦夕且归,后三月,夫果归,而病不作。,情志相胜疗法,医案二:愚庐随笔载:“孙姓童, 一日游寺观, 见神像有须, 试拔之, 得一茎, 归告其母。母信佛, 吓之曰:今夜神必来捕汝, 其慎之。童信其言, 恐惧万状。入夜果寒热剧作, 延某名医往诊, 医询得真情, 因谓之曰:神像泥塑者也, 拔一须无

15、碍也。童不信,医佯为愤怒, 谓童曰:我往拔以示汝, 旋返, 出须示之, 童遂悦服。翌日热降病愈, 其实医生示看, 乃猪鬃也。”,情志相胜疗法,医案三:杨贲亨治一贵人,患内障,性暴躁,时时持镜自照,计日责效,数医不愈。召杨诊,曰: 公目疾可自愈,第服药过多,毒已流入左股,旦夕间当发毒,窃为公忧之。既去,贵人旦夕视左股抚摩,惟恐其发也,久之目渐愈而毒不作。贵人以杨言不验,召诘之。对曰:医者意也。公性躁欲速,每持镜自照,心之所属无时不在于目,则火上炎,目何由愈? 故诡言令公凝神于足, 则火自降, 目自愈矣 。,运动养生,春季:散步、快走、慢跑、骑单车、荡秋千、春游、 放风筝 夏季:游泳、慢跑、健走、

16、日光浴、空气浴、 冷水浴、划船 秋季:登山、冷水浴、健身床操、养肺按摩、晨练、 八段锦、五禽戏、小球类运动 冬季:长跑、冬泳、跳绳、踢毽子、滑冰 四季:跳操、拳操(太极拳剑、木兰拳、咏春拳)、跳舞、 瑜伽、跆拳道、小球类运动,药物养生,因时而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季:饮茶新茶 夏季:冬病夏治 秋季:润肺润肠 冬季:冬令进补 一年四季:药膳、药酒,膏方、药酒、药茶,膏方、药酒、药茶具有祛病除疾、滋补强身、抗衰益寿的功效,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应该在民众间加以宣传、普及,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强盛作出贡献。,定期体检,既病防变:见肝之病,当先实脾 逍遥丸,痛泻要方 病退防返:死灰复燃 病已防遗:中风后遗症 病愈防复:肿瘤、内分泌、代谢疾病,课后复习思考题 1、 神的临床表现特征有哪三个方面? 2、病色(白色、黄色、赤色、青色、黑色)的临床意义 3、舌色:淡红舌主何证?淡白舌主何证?红舌主何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