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0400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其携带者,赵晓燕 生物医学专业,7.28 世界肝炎日,安徽涡阳县丙肝疫情,河南马桥镇的破诊所,大家知道哪些病毒? 你怎么认识乙肝病毒? 什么是乙肝?乙肝会传染吗?怎么传染? 什么是乙肝病毒携带着? 我们应该怎么做?,你知道那些病毒? HBV(乙型肝炎病毒) HCV(丙型肝炎病毒) HIV-1,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和2型) 梅毒螺旋体 HTLV-I/II(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I型和II型) WNV(西尼罗病毒) HAV甲肝病毒,嗜肝DNA病毒,表面抗原,核心抗原 e抗原,DNA,存在?,肝脏(主要)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脾、骨髓、淋巴结、小肠、胰腺、肾上腺、睾丸、卵巢 、唾

2、液,现状?,人数: 世界:1996年,3.5亿人携带(亚洲,非洲, 南欧,拉丁美洲) 我国:2009年,7.18%携带,其中1/3人为慢性乙肝患者 死亡率:携带者中15%-25%死于肝硬化或者肝癌。,慢性HBV感染者的全球分布,HBsAg 的流行率,8% - 高度流行,2-7% - 中度流行,2% - 低流行,我国的乙肝疫苗接种,你感染乙肝病毒了吗?,1、分类: 无症状携带者 乙肝患者:肝炎,肝硬化,肝癌 2、检测指标? 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HBsAg/Ab,HBcAb,HBeAg/Ab 肝功能 HBV DNA,无症状携带者?,1、体内含有乙肝病毒 2、肝功能正常,无肝炎症状和体征,检

3、测指标-血液,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HBsAg/Ab,HBcAb,HBeAg/Ab 肝功能 HBV DNA,HBsAg(表面抗原):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 抗-HBs(表面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10mIU)是感染乙肝后获得免疫的标志。 HBeAg(e抗原):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 抗HBe(e抗体):IgM,IgG型,慢性乙肝出现e抗体阳性是好事,说明病毒复制不活跃。 抗HBc(核心抗体):IgG型。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乙肝:小三阳,病毒复制基本停止,乙肝:大三阳,HBsAg(表面抗原):仅表示有过或正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 抗-HBs(表面抗体):属于保护性抗体(

4、10mIU)是感染乙肝后获得免疫的标志。 HBeAg(e抗原):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 抗HBe(e抗体):IgM,IgG型,慢性乙肝出现e抗体阳性是好事,说明病毒复制不活跃。 抗HBc(核心抗体):IgG型。以往或现在感染乙肝病毒标志。,病毒复制活跃,大三阳,小三阳,病毒复制的情况,不能确定肝细胞的损伤情况,肝功检测,项目一: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指标。 谷丙转氨酶(ALT):肝细胞损伤程度。损伤:从肝细胞浆释放入血 谷草转氨酶(AST):肝细胞坏死。坏死:从线粒体释放入血 碱性磷酸酶(ALP):骨、肝、肠等可能存在问题 谷氨酰转肽酶(GGT):肝功能严重损伤 项目二: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指标。 总

5、胆红素(TBILI) 直接胆红素(DBILI) 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素代谢后的废弃物 间接胆红素 项目三:反映肝脏的贮备能力指标。 白蛋白(ALB):减少预示肝病严重 球蛋白(GLO):增加预示肝病严重 总蛋白(TP):,肝炎患者?,15%-25%无症状携带者,1、体内含有乙肝病毒,2、肝功能异常,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炎患者,乙肝病毒传染途径?,传播途径: (1)血液:输血、牙科、修眉、打耳洞、伤口 (2)不安全性行为: 感染率 不安全性行为:39%:同性恋 夫妻性生活:12.4%(孙刚.乙肝病毒传播途径调查分析.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10) (3)母婴传播:45% 注: 我国:70乙肝垂

6、直传播 欧美:如注射、吸毒、同性恋,乙肝病毒感染途径,我会被感染吗?,握手?拥抱? 共餐? 宿舍?(雌性蚊子传播、公用东西) 接吻? 性行为,雌性蚊子不能传播乙肝病毒,肠道内的消化酶 时间:吸血间隔72。14内消化 方式:只进不出。叮咬人时,蚊子从一个管道注射唾液润滑口器助吸血。它吮吸的血液进入另一个独立的管道(疟疾和黄热病),蚊子不会传播,有人认为某些吸血蚊种有传播乙型肝炎之可能,但国内外某些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证实这一点。-王季午.传染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 44 吸血昆虫传播乙型肝炎虽有可能,但缺乏充分的证据。-彭文伟.传染病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1980(1)

7、传染性血液试验喂养的蚊虫中48h内HBV 被消化,短于其吸血间隔期,似非传播媒介-骆抗先.乙型肝炎基础和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第二版:211) Correlation or Linkage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of malaria and acute hepatitis B could not be documented to suggest that mosquito bit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HBV transmission. -Ghoda MK, Shah RA.A 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8、 study to see if mosquito bite could be responsible for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Trop Gastroenterol. 2005;26:29-30.,你有乙肝歧视吗?,谈乙色变,乙肝歧视,社会歧视 入学歧视 工作歧视 交友歧视,我国对乙肝措施,1988:上海因食用毛蚶爆发甲肝流行,从此谈乙肝色变 2004年,修订传染病防治法增加了“保护疾病人群的个人隐私”;“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及疑似传染病病人” 2005年,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规定:“携带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正常

9、则视为合格” 2007年,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特别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 2008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乙肝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不能献血和直接接触入口食品和保育工作外 ) 2010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在高招录取体检中取消乙肝项目检测。,2005年湖南常路诉国税局案旁听战友,2010年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取消对乙肝的限制,雷闯成为第一个拿到食品卫生类健康证明的乙肝携带者,你还在意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吗?,平时注意问题: 1、剃须刀、牙科、牙刷、纹身、穿耳洞 无抗体打疫苗 安全的性行为,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