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9405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特殊人群保健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社区特殊人群保健,ICU 李秀珍,第一节 职业人群的社区保健 掌握的内容: 1.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因素。 2.职业人群保健内容 熟悉的内容:职业健康促进的内容 了解的内容:职业健康促进的意义 第二节 残障群体社区保健 掌握的内容:各疾病保健康复的方法、压疮的预防与处理 、癫痫的应急处理 熟悉的内容:保健康复的目的、各疾病主要存在的问题 了解的内容:职业禁忌症、残疾、失能、残障等定义,第一节 职业人群的社区保健,一、概述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生产劳动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有害因素,如毒物、粉尘、高温、噪声等,它们可能威胁着人类健康,若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就可能损害职业人群,甚至影响至下

2、一代的健康。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发生了8起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 。 毒雾事件杀人于无形,14.5% 2000年 1999年 尘肺居首 2002年5月1日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 并公布 职业病共10类115种。,二、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因素,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因素,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在全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努力做好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保护工作 杨焕宁指出,职业健康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杨焕宁强调,做好职业健康工作,首先要解决认识问题,要深刻认识职业健康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 杨焕宁要求,

3、要坚持“管安全生产必须管职业健康”,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工作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明确和落实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防止出现监管盲区。,三、职业人群保健内容,职业人群保健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根本上消除或最大可能地减少职业人群对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二级预防,有害因素开始损害到职业人群健康时,应尽早发现,采取补救措施。早期检测,及时处理。,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监总局76号令,一、必须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严禁责任不落实违法违规生产。 二、必须保证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严禁在职业病危

4、害超标环境中作业。 三、必须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保证有效运行,严禁不设置不使用。 四、必须为劳动者配备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严禁配发假冒伪劣防护用品。 五、必须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严禁隐瞒职业病危害。 六、必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严禁弄虚作假或少检漏检。 七、必须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严禁不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上岗。 八、必须组织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严禁不体检不建档。 “八个必须、八个严禁”,四、职业健康促进,定义:是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职业特点,除一般性健康教育外,重点针对所接触的职业因素所进行的卫生保健和防护知识的教育,使职业人群树立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5、从而自觉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职业危害因素对健康造成损害。,意义: 是职业人群的特殊需要:职业人群是富有生命力、创造力和生产 力的宝贵社会资源,他们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能力都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措施:职业人群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社会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由职业人群创造的。因此,一切有远见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和企业家都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对这种资源不仅要使用,还要加以保护。,职业健康促进的内容 1.提高职业人群保健能力与防护技能 1)消除职业精神紧张,预防身心疾病 2)改变不良作业方

6、式,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3)改善劳动环境,治理职业有害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2.提倡健康的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 1)戒烟教育 2)饮酒教育 3)卫生习惯教育 3.提高职业卫生法制意识 4.动员政府、企业及社区多方面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职业健康促进的实施与评价,第二节 残障群体社区保健,失能,残障,残疾,残损,注意:1.残损或残障可能是明显的,也可能是不明显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日趋严重的或逐渐好转的。 2.残障不一定都是失能造成的,有时残损也能造成残障,不一定非得经过失能这一中间阶段。 3.除了残损和(或)失能造成的个人因素外,社会和环境因素也能加重或减轻残障程度。 中国残疾分类:19

7、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将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在上述五类残疾中,对家庭负担最大的是智力和精神残疾,其对正常功能的影响也最严重,康复最困难。,残疾人的家庭保健 1.残损:采用治疗、训练的措施,配合医学的常规处理,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及继发的合并症。 2.失能:采用适应、代偿的措施,即强化瘫痪患者尚存的肌肉,以健侧代偿患侧,以上肢及躯干代偿下肢的某些功能;使用生活辅助用具、矫形器等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采用假肢、手杖、轮椅等促进移动能力的恢复。 3.残障:采用改善环境、改革的措施,如改建房屋、街道、公共设施以便利残疾人的生活;教

8、育家属和社区对残疾人采取正确态度;立法使企事业有一定的雇用残疾人的比例等。,二、脊髓损伤病人的社区康复保健,脊髓损伤:是由各种不同的伤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和(或)功能损害,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常见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有截瘫和四肢瘫。脊髓损伤病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肌肉瘫痪、关节挛缩畸形、肌肉痉挛、感觉障碍、疼痛、压疮、膀胱直肠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性功能和生育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康复保健的目标及内容 目标: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增强体质,预防各种合并症,加强功能训练,尽可能发挥残余的身体潜能,调整和适应家庭与家居环境,鼓励病人参与社交活动,做到日

9、常生活自理,能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工作。 内容:1. 进行功能锻炼,增强健全肌肉的力量,发挥代偿功能,练习用新的方式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2.提供必要的康复器械(如轮椅)、用具、用品的信息和资源,并指导其使用。 3.提供家居建筑及设施。 4. 预防压疮、预防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的措施。 5.开展心理咨询及辅导,鼓励病人保持正常心态,正确对待残疾,调整情绪。 6.教育和指导病人家属正确对待病人,支持他们进行全面康复。,康复保健的方法: 预防尿路感染,训练膀胱功能 直肠功能的训练 压疮的预防和处理 转介和上送,三、中风病人的社区保健康复,脑血管意外( cerebro vascularaccide

10、nt,CVA),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WHO定义脑血管意外是指“发展迅速、具有血管源性脑功能局灶性障碍,并且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临床综合征”,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主要存在的问题:肌肉瘫痪、关节挛缩畸形、肌肉痉挛、感觉障碍、运动协调和控制障碍 、疼痛、压疮、膀胱直肠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心理或情感障碍等,保健的目标及内容和方法 目标:调整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精神情绪,合理用药,预防二次发作。 内容和方法:1.医疗问题 2.预防并发症 3.预防压疮 4.解决大小便问题 5.预防中风再次发作,四、脑瘫儿童的社区康复保健,婴儿大脑尚未发育成熟,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

11、后不久受到损害或损伤,可引起以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病症,称为脑性瘫痪。 脑瘫按运动障碍特征分痉挛型、手足徐动型、软瘫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按瘫痪部位分类有单侧瘫、双侧瘫、四肢瘫和单肢瘫;按运动障碍程度分类有轻、中、重度。 除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外,部分患儿常伴随智力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知觉缺失、语言障碍、情绪及行为障碍、学习障碍、癫痫等,保健目的及内容和方法 目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训练。 内容和方法: 1.脑瘫的预防 2.脑瘫的早期发现 3.癫痫(应急处理) 4.脑瘫患儿的康复 5.转介和上送,五、小儿麻痹症病人的社区康复保健,小儿麻痹症:简称“儿麻

12、”,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婴幼儿,85%在6个月至3岁之间发病,成年人比较少见。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慢性期(后遗症期)和综合征期。 主要问题是肢体瘫痪无力,运动功能障碍,多伴有不同 类型和不同程度的畸形。常见的畸形有: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膝关节外翻与反曲畸形、马蹄内翻足、外翻足、跟行足、高弓足,锤状趾等,往往与膝关节屈曲、下肢短缩、脊柱侧弯并存。此外,也可出现上肢瘫痪、上肢畸形。,保健目的及内容和方法 目的:改善运动功能,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减轻挛缩畸形, 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重返社会 内容和方法:1.三级预防 2.康复治疗:1)被动运动 2)保持患肢功能位 3)主动运动 4)矫形器的选配 5)后遗症矫治手术前后的功能锻炼 6)综合征期要特别注意减轻和预防疼痛 7)后遗症病人的心理康复 8)后遗症病人的教育康复 9)后遗症病人的职业和社会康复,请预习第六章内容 1.什么是亚健康? 2.亚健康的原因、症状及如何预防?,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