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6947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扁形动物门竞赛幻灯片(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涡 虫,绦 虫,吸虫,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的一次飞跃,主要内容,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涡虫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分类和生活史; 吸虫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分类和生活史; 绦虫纲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分类和生活史; 扁形动物门的系统发展。,目的要求,掌握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掌握涡虫与自由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掌握两侧对称、中胚层的形成等重要机能结构出现对动物进化的意义; 掌握吸虫、绦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掌握寄生吸虫和绦虫的生活史及对人的危害和防治原则; 了解扁形动物在演化上的意义及其各纲的特征。,扁形动物门概述,扁形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

2、、具三胚层、无体腔、不分体节、背腹扁平的动物 。,约2万种,营自由或寄生生活;有些生活在海水、土壤,多数生活在淡水中,更多寄生在脊椎动物体中,是人和畜牧上的主要寄生害虫。,7.1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7.1.1两侧对称,背腹扁平 意义: 使动物分为前端和后端,背面和腹面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头部:神经和感觉器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 背面:具有保护作用 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 由不定向运动演变成定向运动,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集中在头部,运动器官集中在腹部,被动摄食演变为主动摄食; 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7.1.2 中胚层的形成和意义,为动物体结构的发展和生理的复杂化、完备化

3、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促进了运动机能的发展(肌肉层+两侧对称) 器官和系统的分化:运动加快,摄食增加,促使消化、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发展,新陈代谢加强; 实质组织(parenchyma) :储存水分和养料,抗干旱、耐饥饿、保护内部器官、再分化。 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胚层出现对促进器官系统发展的作用: 肌肉组织 实质组织 原始排泄系统 梯型神经系统 固定生殖系统,肌肉组织(环;斜;纵)与外胚层形成的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称为皮肤肌肉囊。(单层表皮+多层肌肉)包裹全身,流体骨骼。 功能: 保护、强化运动、 促进消化和排泄,7.1.3 皮肤肌肉囊(皮肌囊),7.1.4 消

4、化系统,不完全消化系统- 自由生活类:有口无肛门; 寄生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 或完全消失(如绦虫); 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7.1.5 排泄系统-原肾管,原肾管(体内封闭,体外开口)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泄孔通体外。分支末端由焰C(帽C和管C)组成盲管。 功能:调节渗透压、也排出多余的水分和一些代谢废物。,7.1.6 梯型神经系统,1、组成: 脑神经节 纵神经索 横神经索 2、特点:具有原始的神经中枢(脑),感觉器官,眼点:感光 耳突:味觉、嗅觉 触角:触觉 纤毛窝:嗅觉 平衡器:平衡,7.1.7生殖系统(reproductive system

5、)雌雄同体 出现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以及前列腺、卵黄腺等附属腺体。由于有外生殖器,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这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大多为有性生殖,除少数单肠类是雌雄异体(少)外,其余都是雌雄同体(多)。多数经卵裂后发育为牟勒式幼虫(Mullers harva),幼虫呈卵形,8个纤毛瓣可以游动,这种发育为间接发育。 扁形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体呈卵圆形,营浮游生活 两侧对称,三胚层 全身被纤毛; 有八个游泳用的纤毛叶; 有脑、眼点等感官,牟勒氏幼虫:,发育:,三角真涡虫发育:直接发育,无幼虫期。 海生多肠类发育:间接发育,经过牟勒氏幼虫。,生活方式:,扁

6、形动物营自由生活或寄生生活。 涡虫纲:自由生活。分布于海、淡水或潮湿土壤中,肉食性。 吸虫纲: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寄生,寄生于其它动物体表、体内。 绦虫纲:寄生生活。并且全部过渡到内寄生,7.2分 类,扁形动物约有15000余种。 分类根据:1. 形态特征; 2. 生活方式; 3. 消化系统有无。 扁形动物门分成三个纲: 1.涡虫纲 体表被纤毛,具杆状体.肠发达,自由生活 2.吸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肠道简单,有口,腹吸盘,寄生 3.绦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无肠道,头节具吸盘,寄生,三纲特征比较,寄 主: 被寄生虫所寄生的人或动植物体。 中间寄主:被寄生虫幼虫或无性阶段所寄生的寄主

7、。 终寄主:被寄生虫成虫或有性阶段所寄生的寄主。,多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也有生活在土壤中的。 体表具纤毛,有特殊的杆状体,具典型的皮肌囊; 具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单咽目有临时肛门);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通过体表进行; 具焰C的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具网状或梯形NS,有较发达的感觉器官; 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 有牟勒氏幼虫阶段,再生能力强具极性。,主要特征,7.2涡虫纲,7.2.1.代表动物:三角涡虫 (一).生活习性:生活于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以活的或死亡的蠕虫、小甲壳类水蚤为食。,纤毛:腹面。 头: 呈三角形: 眼点:头背面,2个,黑色

8、 耳突:头部两侧具。 口、咽:在腹中线中部咽囊中,咽可自由伸出。,7.2.1.1外部形态:体柳叶状。,7.2.1.2内部构造,1具皮肌囊 表皮层:柱状细胞,内含杆状体。 杆状体:由实质组织内特殊的杆状腺细胞分泌。 作用:遇刺激时放出,弥散成毒 性粘液,防御、捕食. 下表皮上具纤毛。 基 膜:表皮下,非细胞,具弹性 肌肉层:环肌(外) 斜肌(中) 纵肌(内) 背腹肌,实质组织:填充于各器官之间。 功能:贮养。,涡虫的横切图,2.消化和营养,消化系统组成:口、咽(咽囊、咽鞘)、肠(三支) 等。 无肛门。 消化方式:细胞内消化 细胞外消化.,3.呼吸和循环,无专门的呼吸系统和循环器官 (1)呼吸:靠

9、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2)循环:营养物质靠肠管的分支,输送到体内各处,故名消化循环系统。,4、排泄 原肾管系统 5、神经和感官 神经 梯状神经系统 感官 眼点:一对,不能成像,只能辨明暗。 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具感觉细胞,味觉和嗅觉。,无性生殖:横分裂 有性生殖-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6.生殖系统,7.再生能力强,7.2.2 涡虫纲主要特征,多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海洋,少数生活在淡水,也有生活在土壤中的。 体表具纤毛,有特殊的杆状体,具典型的皮肌囊; 具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单咽目有临时肛门);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通过体表进行; 具焰C的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具网状或梯形NS,

10、有较发达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突、触角等); 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多数海产种类间接发育; 有螺旋卵裂和牟勒氏幼虫阶段,再生能力强具极性。,涡虫是扁形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种。,7.2.3 涡虫纲的分类,无肠目海产,体小,1-12mm,无消化管,无原肾管,有口无肛门。旋涡虫。 大口虫目海水或淡水生活,小型涡虫,有口和咽,肠简单囊状。 横裂成虫链。大口虫。 多肠目海产,体长3-20mm,有口,咽发达,肠多分支。平角涡虫。 三肠目海水、淡水、陆地生活。体长2mm-50cm,有口和咽,肠分三大主枝。三角涡虫。,各种涡虫,各种涡虫,各种涡虫,7.3 吸虫纲(P108),全部营寄生生活,包括: 1体内寄生:寄

11、生于人或动植物体的体内、各内脏器官、或细胞内,如血吸虫。 2体外寄生:寄生于寄主的体外。如体表、口腔、鳃、泄殖腔、消化道两端等。,成虫寄生在人、猫、狗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称为华枝睾吸虫病。该虫于1875年在印度一华侨尸体的胆管中首次被发现,因此该虫又称华肝胵。,7.3.1、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猫,狗等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华枝睾吸虫病”。 7.3.1.1形态大小: (1)外形:前尖后钝,扁平,似花瓶状,质软透明。口吸盘大于腹吸盘 (2)大小:长1025毫米,宽35毫米。前端具口吸盘,后1/5腹面有腹吸盘1个,富肌肉,有附着器官。 生活时:肉红色。固定后:灰

12、白色。 识别特征:虫体后1/3处有两个前后排列的呈树枝状分支的睾丸,故名。,7.3.1.2内部结构 体壁,皮层-合胞体 基膜 肌肉层(环、纵) 实质细胞,功能:保护,物质交换,消化系统,口-咽-食道-肠 (无肛门) 消化管摄食(为主) 体表吸收养料 食物:肝胆管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等,呼吸系统 无特殊器官。行厌氧性(anaerobic)呼吸 排泄系统 分支的原肾管:焰细胞-分支小管-排泄管-S排泄囊-排泄孔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不发达,为梯形神经,感觉器官退化。,生殖系统,雌雄同体,同体或异体受精 雄性:精巢1对输精小管2条-输精管1条储精囊1雄生殖孔(腹吸盘附近) 雌性: 分叶

13、卵巢、受精囊; 劳氏管:接输卵管 ,排出多 余卵黄或精子。 卵黄腺:体两侧,卵黄管 卵黄总管 接输卵管 成卵腔:输卵管、受精囊、 劳氏管、卵黄管汇合而成。 梅氏腺:分泌物形成卵壳。 子宫:充满虫卵。,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雄性生殖系统:精巢(两个) 输出管 输精管 储精囊 雄性生殖孔(腹吸盘前) 体外 雌性生殖系统:卵巢 输卵管 (受精囊)、(劳氏管)、 (卵黄管) 卵黄腺 成卵腔(梅氏腺) 子宫 雌孔(腹吸盘前) 精子 雌性生殖孔 子宫 成卵腔 受精囊,7.3.1.3生殖系统和生活史,华肝蛭的生活史:,成虫(人肝,胆管) 卵 毛蚴(螺内) 胞蚴(螺内) 囊蚴(鱼肌肉) 尾蚴(鱼肌肉) 雷蚴(螺

14、内) (感染期),危害及防治原则,危害 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体胆管会使人得华枝睾吸虫病。患者有慢性腹泻、消瘦、乏力、贫血、肝脏肿大等症状,后期可发生肝硬化,常见并发症有急性胆囊炎、总胆管阻塞。此外,肝细胞性或胆管性原发性肝癌可能与本病有关。 囊蚴在70的热水中8秒钟即死亡,但冰冻、盐腌及浸于酱油中等方法不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囊蚴。 防治原则 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鱼、虾(防止经口感染)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未处理的新粪落入水中) 隔离治疗病人和管理猫、狗等动物。,7.3.2吸虫纲的主要特征 (P112),1. 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 2. 营体内、外寄生; 3. 具有口、腹吸盘; 4. 具皮肌囊,表皮具

15、有皮棘,适应寄生生活; 5. 原始消化系统:口,咽,食道,肠(两支); 6. 原肾管系统排泄; 7. 神经和感官:梯形神经退化,感官消失; 8. 生殖系统特别发达,发育多具幼虫期,生活史复杂,具中间寄主。雌雄同体,自体或异体受精,生殖器官发达,生殖腺集中,子宫盘曲,产卵量大。,吸虫纲动物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有哪些?,1体表具角质层,无纤毛,杆状体多具皮棘,作用: (1)可抵抗宿主消化酶的消化,起保护作用。 (2)通过体表可直接吸收营养物质。 2具吸盘等吸附器官,作用是吸附和运动。 3神经感官退化。 4消化系统简单化。 5行厌氧呼吸。 6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7有些种类能行幼体生殖,目的是使有机体能

16、消耗少量能量而在短期内产生大量的后代。,(1)单殖亚纲 特征 体外寄生,直接发育,不更换宿主 固着器在体后端,为锚或小钩 常见种类 1.三代虫(淡水鱼类、两栖类),卵胎生 2指环虫(淡水鱼鳃),7.3.3 吸虫纲的分类,三代虫,指环虫,特征 体内或体外寄生; 多无寄主的专一性 单一大吸盘分许多格,或一纵列吸盘 常见种类 盾腹吸虫(鱼类、爬行类、软体动物体内外),盾腹吸虫,(2)盾腹亚纲,(3)复殖亚纲,特征 体内寄生 更换宿主 多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常见种类 肝片吸虫(羊肝蛭):寄生于牛羊等食草动物或人的肝胆管内; 布氏姜片虫:寄生于人或猪小肠内。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门静脉或肠系膜静脉内。,肝片吸虫,肝片吸虫,布氏姜片吸虫,人体内寄生吸虫中最大的一种; 人或猪的小肠内; 感染期:囊蚴,姜片虫生活史,日本血吸虫(五大寄生虫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