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兆产品重要指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2585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兆产品重要指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兆产品重要指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兆产品重要指标带宽计算一、计算公式说明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 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 Gbps 到上百 Gbps 不等。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 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 0.1488M

2、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 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所以说,如果能满足上面三个条件,那么我们就说这款交换机真正做到了线性无阻塞背板带宽资源的利用率与交换机的内部结构息息相关。目前交换机的内部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共享内存结构,这种结构依赖中心交换引擎来提供全端口的高性能连接,由核心引擎检查每个输入包以决定路由。这种方法需要

3、很大的内存带宽、很高的管理费用,尤其是随着交换机端口的增加,中央内存的价格会很高,因而交换机内核成为性能实现的瓶颈;二是交叉总线结构,它可在端口间建立直接的点对点连接,这对于单点传输性能很好,但不适合多点传输;三是混合交叉总线结构,这是一种混合交叉总线实现方式,它的设计思路是,将一体的交叉总线矩阵划分成小的交叉矩阵,中间通过一条高性能的总线连接。其优点是减少了交叉总线数,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总线争用;但连接交叉矩阵的总线成为新的性能瓶颈。二、端口速率计算以太网传输最小包长就是 64 字节、POS 口是 40 字节。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 64byte 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

4、计算基准的。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 ,000,000bps/8bit/(648 12 )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 64byte 时,需考虑 8byte 的帧头和12byte 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 64byte 包时的包转发率为 1.488Mpps。快速以太网的线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 148.8kpps。序号 端口类型 包转发率1 万兆以太网 14.88Mpps2 千兆以太网 1.488Mpps3 百兆以太网 0.1488MppsOC-3 POS 0.29Mpps OC ”是 Optica

5、l Carrier 的缩写,这是光纤传输的一种单位,最小的单位为 OC-1,其传输数据量约为 51.84 Mbps,较常使用的 OC-3 则为 155.52 Mbps4 OC-12 POS 1.17Mpps5 OC-48 POS 468MppS三、端口总速率在以太网中,每个帧头都要加上了 8 个字节的前导符,前导符的作用在于告诉监听设备数据将要到来。然后,以太网中的每个帧之间都要有帧间隙 IFG,即每发完一个帧之后要等待一段时间再发另外一个帧,在以太网标准中规定最小是 12 个字节,然而帧间隙在实际应用中有可能会比 12 个字节要大,在这里我用了最小值。每个帧都要有 20 个字节的固定开销 ,

6、现在我们再来算一下交换机单个端口的实际吞吐量:148,809 (64+8+12)8100Mbps,通过这个公式不难看出,真正的数据交换量占到 64/84=76%,交换机端口链路的线速数据吞吐量实际上只有 76Mbps,另外一部分被用来处理了额外的开销,这两者加起来才是标准的百兆或者千兆。四、万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在硬件设计中主要有以下特点:a. 背板带宽 线卡插槽和背板之间的接口带宽是衡量万兆以太网设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为万兆以太网设计的交换机/路由器,线卡插槽的背板接口带宽至少需要 10Gbps,比较理想的设备是能具备不少于 40Gbps(双向)的接口带宽以支持单线卡 4 个万兆

7、以太网接口的密度 。同时,被选购的设备应当满足在未来线卡端口密度增加时,交换机只需替换线卡而无需替换系统背板的要求。当线卡上用户端口的总带宽超过了与背板之间的带宽时,称之为“过载”使用,此时用户端口将不可能达到线速。b. 交换容量 交换容量是指系统中用户接口之间交换数据的最大能力,用户数据的交换是由交换矩阵实现的。传统的总线式交换方式容量有限,不再被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所采用,取而代之的是矩阵式交换,这也是中高端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交换形式。在无阻塞交换结构中,交换容量交换矩阵与线卡之间的带宽线卡插槽数。 交换机中的交换芯片是核心交换功能部件,通常提供比系统实际交换容量更大的交换能力。由于控制处

8、理卡(或冗余配置时)通常会占用部分交换芯片的接口用于处理路由和管理等信息,系统实际数据交换容量将小于交换芯片的总容量。例如,一台交换芯片总容量为 640Gbps(80Gbps*8)的设备,实际可用的线卡插槽为 7 个,可提供的线卡为单线卡 2 端口万兆以太网接口。那么该系统的实际可利用交换容量是 40Gbps7=280Gbps;未来可利用的(提供单线卡 4 端口万兆以太网接口时)最大交换容量为 80Gbps7=560Gbps。 在选择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时,系统的实际交换容量、最大可利用交换容量和交换芯片总容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清楚地理解实际交换容量和最大可利用交换容量才是

9、选择交换机最重要的指标,前者是实际可得到的处理能力,后者与未来扩展能力密切相关。 当交换容量小于系统最大端口配置时的总带宽时,就有可能出现交换阻塞。在选择核心交换机或支持对时延敏感的应用时,一定要选择无阻塞交换矩阵结构的交换机。 c. 高速 ASIC 芯片 万兆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要高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帧,因此通常采用 分布式包处理体系结构。每张线卡上都有负责包处理、包检索、缓存和队列的 ASIC芯片。系统软件支持的 ACL、QoS 和 Multicast 等功能都必须通过硬件实现。高速 ASIC 芯片是从千兆以太网升级到万兆以太网时系统必须重新设计或增强的。市场上有部分支持万兆以太网接口的交换

10、机为了争取时间提前推出,没有从硬件上全面升级,导致系统的整体性能在实施某些功能时会急剧下降。因此在选购设备时不仅要看系统的基本转发能力,同时更要检查在配置某些功能(如 ACL、QoS)时整个系统的性能。 d. 数据包转发能力标准的以太网帧尺寸在 64 字节到 1518 字节之间。由于以太网交换机只是对以太网帧的帧头进行分析和处理,相同传送速度时单位时间内要处理小尺寸帧的数量比大尺寸帧的数量更多,在衡量交换机包转发能力时应当采用最小尺寸的包进行评价。以太网支持最小尺寸的帧大小为 64 个字节,加上传输需要的 20 个字节的帧间隔,总共是 84 个字节。因此,一个万兆以太网端口理论上最多要处理 1

11、0000Mbits / (84bytes*8bit/byte) = 14.88Mpps。 在衡量交换机是否具备线速转发能力时,可用以下方法计算:整体转发能力 Mpps / 14.88Mpps=可支持的线速万兆端口数。例如,一台具备 400Mpps的交换机,满足线速转发要求时它允许配置的最大万兆以太网端口数为400Mpps/14.88Mpps=27 个。超过 27 个万兆端口在理论上就达不到线速能力。数据包转发能力比背板带宽和交换能力更有实际意义,在选购时同样需要重视在配置 ACL 和 QoS 等服务功能时的处理能力。 五、万兆产品重要指标 1、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分离 交换机和路由器从实现的功能

12、上看可分为两个部分: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随着高速接口的增加,核心路由器/交换机在设计中开始将数据转发的部分工作下载到用户线卡上完成,实现分布式转发提高系统性能。随着万兆以太网的出现,数据层面和控制层面分离已经成为了衡量一台核心交换机/路由器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同时也实现了系统的高度稳定性。 2、无源背板设计 背板是实现用户线卡和处理卡及交换矩阵之间的通信通道,有光背板和铜(电)背板两种。背板是系统中最脆弱的环节,一直无法做到冗余设计。一旦背板上的部件出现故障则整个系统将停止工作。因此高可靠性的系统设计通常要求背板实现无源设计。在选择产品时从高可靠性的角度出发,应当尽量不

13、要选择背板上有 ASIC 芯片或时钟模块等有源部件的产品。 3、数据包转发方式 传统的集中式数据转发是指数据包的转发需要处理器卡上 CPU 的参与。万兆以太网设备由于要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和转发大量的数据包,单纯的集中式数据转发,即每个数据包都经过 CPU 处理是不现实的。分布式数据转发将数据层面和控制层面彻底分离,控制处理卡专门用来执行路由计算、网络管理及其他服务。分布式数据转发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转发性能。用户在选择万兆以太网交换机时,应当选择采用了分布式交换和处理结构的交换机,而且在万兆以太网模块上一定要拥有本地交换和处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供充足的转发能力,确保整台交换机中所有以太网端口、尤其是万兆以太网端口的线速处理。4、接口类型 万兆以太网标准制定了多种局域网接口,这些物理接口采用不同的光纤类型和工作波长,传输距离不同,设备造价也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用户可以主要根据所需的传输距离,选用相应的万兆以太网物理接口。同时,用户应当避免选用非标准的万兆以太网模块。5、万兆链路捆绑 使用多条百兆或千兆链路进行捆绑,以进一步扩展网络带宽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实现了技术标准化。万兆并不是网络速率的极限,在万兆以太网交换机上同样应当可以将多条万兆以太网链路捆绑使用,获得 20G、40G甚至更高的带宽,为用户网络的扩展提供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