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52817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防接种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知识讲座 甘沟中心卫生院 (2014年4月25日),,Company Logo,4,疫苗详细介绍,1,2,3,儿童容易感染的常见疾病及传染病的报告与管理,如何给宝宝选择疫苗,4,疫苗接种注意事项,4,5,肺结核的管理,儿童容易得的常见感染性疾病,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传播途径:通过粪便消化道传播。 多发生在5岁以下宝宝。 可导致肢体瘫痪、畸形,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1、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2、百日咳,一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可以引起婴幼儿频繁而持久的咳嗽,并引起惊厥和窒息,有5-6%

2、会引起并发症 多发生于6个月以下的儿童,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3、白喉,一种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该病可诱发呼吸道阻塞并引全身感染,严重时患儿可死于中毒性心肌炎 在地方性流行区,白喉的报告病死率仍超过10%。,4、破伤风,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致死性疾病 病死率在10-70%之间,婴幼儿如不住院和接受加强治疗,死亡率可达100%,5、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Hib),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该病菌感染后会引起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会厌炎等。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 高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高发,发病高峰为6-11月龄。,6、麻疹,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在麻

3、疹疫苗问世以前,每隔2年左右就有一次麻疹的大流行 传播途径:空气呼吸道 高发人群:1-5岁宝宝发病率最高;但自从长期对幼儿开展麻疹疫苗接种后,幼儿得到了保护,成年人的发病在近年来逐步多了起来。 婴幼儿麻疹常可并发喉炎、肺炎、脑炎、心肌炎等,甚至导致死亡,7、乙型肝炎,传播途径: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密切接触等 目前乙肝尚无根治方法,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传染病。不少乙肝病人在成年后会转为肝硬化或肝癌。,8、肺炎球菌性疾病,肺炎球菌疾病是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

4、。包括大叶性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中耳炎等 传播途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肺炎球菌藏匿在鼻咽部,据统计,我国约有1/4的健康儿童携带肺炎球菌,广泛存在。 严重的肺炎球菌疾病可导致失聪、癫痫、瘫痪、智力低下,甚至死亡 高发人群:5岁以下儿童多发,2岁以下为发病高峰。 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疾病,疫苗可预防疾病中,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1(1.CDC. MMWR 2006;55(18):511-515) 全球:每年70-100万(约每分钟2名) 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球菌疾病2(2.WHO. Weekly Epidemiol Rec 2007;82:93-104)

5、 亚太地区:每小时约有 49名儿童死于肺炎球菌肺炎3(UNICEF/WHO. Pneumonia: The forgotten killer of children, 2006 Sep),肺炎球菌疾病,鼻窦炎,中耳炎,菌血症,肺炎,脑膜炎,肺炎,骨髓炎,传染病报告与管理,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信息; 研究流行规律,科学管理、专题研究; 传染病监测、预测和预防、控制的基础; 制订防治规划、工作计划、防治措施的依据; 评价预防、控制效果; 动员社会共同参与,原则与要求: 属地管理原则;分级管理原则; 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义务报告; 通报与公布; 规定报告内容、程序、方式、时限; 检疫、港口、

6、机场、铁路、动物防疫机构等发现疫情与当地CDC互相通报;,专门部门、人员、设施、网络直报、制度建设; 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疫情信息、检查督促;做到及时、准确、完整; 特殊疫情的报告; 违法案例的调查处理;,传染病报告分类,经常性传染病报告 病例种类报告:甲类:2个 乙类:27个;要分型、分期的5个 丙类:10个 疑似、病原携带者报告 订正报告 死亡报告 补报,病例分类报告: 疑似、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 急性、慢性(乙肝、血吸虫 ),传染病报告的时间要求,传染病报告: 发现甲类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

7、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时,应2小时内录入; 其他乙类病例于6小时内录入; 丙类病例于24小时内录入。,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初步调查核实认为属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在初步调查核实结束后2小时内,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初次报告要求进行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的管理,一、治疗管理的原则 (一)以涂阳病人为管理的主要对象 (二)对所有涂阳肺结核病人实行在医护人员面视下服药为主的全程督导化疗。 (三)县级结防人员、乡级防痨医生、村医生分级负责。,二、管理的内容,(一)督导病人服用每剂抗结核药物,确保病人做到全疗程规则服药。 (二)掌握病人用药后有无毒副

8、反应,并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证病人完成规定的疗程。 (三)督促病人定期复查,掌握其痰菌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四)采取多种形式,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和对社会及家属的责任心。争取痰菌尽早转阴,减少传播。 (五)保证充足的药品储备与供应。,三、管理工作的分工,新发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在不住院的条件下可以获得与住院治疗相同的效果,而且不增加对家庭接触者传染的危险性。不住院化疗比住院治疗更为经济,病人在不改变原有生活环境下接受治疗,有可能使结核病治疗覆盖面普及全社会。,四、管理的方式,为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当中能坚持规律用药,完成规定的疗程,必须对治疗中的

9、病人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涂阳病人应采用全程督导化疗,涂阴病人可采用全程管理治疗。 (一) 全程督导化疗: 在病人治疗过程中,病人每次用药均在督导人员直接面视下进行。具体步骤为: 【1】化疗前的宣传教育:向病人及家属成员详细说明结核病治疗期间的各项要求,使病人主动配合治疗。 (1)宣教内容: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在治疗的前两个月一定注意家人及周围人群的空气传播。 结核病是可以治好的,要树立坚定信心,充分与医生配合。 坚持按医生制定的化疗方案规则治疗,完成规定的疗程是治好结核病的关键。 服药后可能出现副反应。如一旦出现副反应,及时找医生处理,不要自行停药。 治疗满2个月、5个月、6个月(复治菌

10、阳病人8个月)定期送痰到结防机构检查。每次复查痰时,请留好当天的晨痰进行检查。,(2)宣传方式 首先采用口头方式将以上宣传内容向病人宣传,医生口头宣传结束后,再嘱病人重复一遍,确认病人是否记住,弄清楚,然后将此内容以书面文字形式发给病人。 (3)宣教的要求 每个初诊病人宣教时限不少于10分钟。 宣教内容仅限于以上内容,语言要简明扼要,以便病人能记住易操作。 【2】落实治疗管理的程序。 (1)填写治疗管理通知单 病人确诊后,县级结防医生按照项目实施指南的要求规定化疗方案,并将强化期的抗结核药品发给病人,同时填写一份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通知单交给病人,并嘱病人将药品和病人治疗通知单一并交给村医生。村

11、医生接到通知单后,马上落实督导(村医生督导、志愿者、家庭成员督导)。督导工作落实后,及时将肺结核病人治疗管理落实反馈单寄至县结防机构。县结防机构同时填写一份病人治疗管理通知单至乡防痨医生,乡防痨医生收到通知单后,必须在三天内访视村医生与病人,了解并督促落实病人的治疗管理情况。,(二)全程化疗管理。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加强宣教,定期门诊取药,家庭访视,核查剩余药品量,复查病人服药情况,尿液抽检,家庭督导及误期(未复诊、取药)追回等综合性管理方法,以保证病人规律用药。新发涂阳病人可采用全程化疗管理。具体作法为: (1)做好对初诊病人的宣教,内容包括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和毒

12、副作用以及坚持规则用药的重要性。 (2)定期门诊取药,建立统一的取药记录,强化期每2周或1个月取药1次,继续期每月取药1次。凡误期取药者,应及时采取措施,如通电话、家庭访视等方式及时追回病人。并加强教育、说服病人坚持按时治疗。对误期者城镇要求在三天内追回,农村在5天内追回。,疫苗详细介绍,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制品,它能引起人体免疫反应,从而对特定的某种疾病产生免疫力,也就是俗称的“预防针”。原材料:细菌、病毒(减毒、灭活)或细菌病毒的成分。,(3)培训病人和家庭督导员,要求达到能识别抗结核药物,了解常用剂量和用药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副反应,并督促病人规则用药。 (4)全程管理也应

13、用“治疗记录卡”,由病人及家庭成员填写。 (5)家庭访视:建立统一的访视记录,村医生接到新的治疗病人报告后应尽早家访,市区1周内,郊区10天内进行初访,化疗开始后至少每月访视1次。内容包括健教、核实服药情况,核查剩余药品量,抽查尿液,督促按期门诊取药和复查。 (6)做好痰结核菌的定期检查工作,治疗期间按规定时间送痰标本进行复查。,疫苗分类,Company Logo,疫苗种类,按照家长是否自行付费,第二类疫苗,规划免疫外疫苗 自愿、自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免疫规划疫苗 免费、必须接种,每种疫苗若有条件,都应接种,多一种疫苗,多一份保障,走出对二类疫苗的理解误区,政府是根据财政能力和疾病预防控制需要

14、来确定一类疫苗的范围,随着政府保障能力的提高,很多二类疫苗会变成一类疫苗。 目前使用的二类疫苗中,很多在国外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如香港都是政府买单的。这些二类疫苗是包含一类疫苗没有覆盖的疾病范围或者是具有更先进技术工艺的疫苗。 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预防传染病。从疾病预防的角度看,在经济能承受的前提下,最好让孩子接种更多的疫苗,多接种一种疫苗,多一份保障。,目前宝宝可以接种哪些第一类疫苗?,如何给宝宝选择疫苗,任何疫苗都没有100%保护效果 任何疫苗都可能有一定的副反应 任何疫苗都不是终生免疫,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两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比较,什么是联合疫苗?,联合疫苗解决接种

15、次数多的问题 联合疫苗,高科技结合多种疫苗于一体 联合疫苗,减少接种针次,让宝宝少遭罪,少疼痛 联合疫苗,已成为儿童疾病预防的国际趋势 已有联苗如: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已由二类苗转为一类苗) 麻腮风疫苗(已由二类苗转为一类苗) 五联疫苗(目前还属二类苗) 五联苗:一种疫苗同时预防5种儿童疾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Hib感染性疾病,五联苗的优越性,12针变4针:宝宝少疼痛,妈妈更省心 (接种程序:2-3-4-18月龄),疫苗接种注意事项,预防接种证是什么?,预防接种证保管注意事项,1、保持本子整洁 2、保持平整,不要随意卷曲或折叠 3、每次接种,必须带上。本子随着小孩子走,小孩到哪

16、,本子跟到哪。,预防接种流程,目前我们接种门诊的接种流程是: 1、排队登记 预诊、本次接种记录打印、预约下次接种时间(宝宝如有不适或您有什么疑问咨询医生) (接种证的预约登记页面) 2、缴费 若需付费的,在登记处旁边进行缴费。 3、接种 到接种室排队接种 4、留观 接种后在现场留观30分钟。 无异常回家。,打预防针前家长要做哪些准备?,1、给宝宝提前一天洗澡,让宝宝吃好睡好,并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 2、等宝宝大些懂事些时,要先做好他的思想工作。要鼓励他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不要骗他,也不要恐吓他。及时给予精神或物质的奖励。 3、带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 4、清楚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在每次接种登记时,如有任何不适应向医生说明和咨询。,接种前需清楚的几个问题,1、宝宝有无不适;最近1周或1个月内有无疾病发生,如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