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51826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1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育才学校育才学校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实验班化学高二实验班化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 乙烯的最简式:CH2=CH2 B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 羟基: D Cl-的结构示意图: 2.历史上最早应用的还原性染料是靛蓝,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靛蓝的叙述中错 误的是( ) A 靛蓝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 它的分子式是 C16H10N2O2 C 该物质属于芳香化合物 D 它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 3.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4.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 C4H8有机物最多存在 4 个 C-C 单键 B和均是芳香烃, 既是芳香烃又 是芳香化合物 - 2 - C和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D 分子式为 C2H6O 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 C-H 键和 C-O 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 为 C2H5-OH 5.烷烃同系物的性质存在一定的递变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烷烃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降低 B 烷烃分子的含碳量随着碳原子个数增大而减小 C 相同质量的烷烃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D 烷烃的分子通式为 CnH2n+2(n1

3、) 6.反兴奋剂是每届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芳香烃 B 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它不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 D 它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7.在一定条件下,萘可以被浓硝酸、浓硫酸的混酸硝化生成二硝基物,它是 1,5二硝基萘()、 1,8-二硝基萘()的混合物,后者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 98%的硫酸,而前者不能。利用这一性质 可以将这两种同分异构体分离,将上述硝化产物加入适量的 98%硫酸,充分搅拌,用耐酸漏斗过滤,欲从滤 液中得到固体 1,8二硝基萘,应采用的方法是( ) A

4、 蒸发浓缩结晶 B 向滤液中加水后过滤 C 用 Na2CO3溶液处理滤液 - 3 - D 将滤液缓缓加入水中并过滤 8.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烃 X,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其分子中的氢原子所处的 化学环境没有区别,根据分析,绘制了该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C5H4 B 该分子中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有 2 种 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分布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 D 该分子中只有 CC 键,没有键 9.用下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 ) 10.下列反应的产物中,有的有同分异构体,有的没有同分异构体,其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

5、反应是( ) A 异戊二烯()与等物质的量的 Br2发生加成反应 B 2氯丁烷与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分子的反应 C 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一硝基甲苯的反应 D 邻羟基苯甲酸与溶液反应 11.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 将乙酸和乙醇混合加热制乙酸乙酯 B 苯和浓溴水反应制溴苯 C CH3CH2Br 中滴加 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浅黄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 - 4 - D 用 CuSO4溶液和过量 NaOH 溶液混合,然后加入几滴乙醛,加热 12.用有机物甲可制备环己二烯(),其反应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的化学名称是苯 B 乙的结构简式为 C 反

6、应为加成反应 D 有机物丙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 13.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分子式为 C16H13O9 B 1 mol 咖啡鞣酸可与含 8 mol NaOH 的溶液反应 C 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说明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 D 与浓溴水能发生两种类型的反应 14.我国科学家发现金丝桃素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杀灭效果良好,某种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是有关金丝桃素的说法: 属于烃的衍生物,燃烧只产生 CO2和 H2O 可以发生取代、加成、酯化、消去等反应 分子式为 C17H23NO3,苯环

7、上的一氯取代物有 3 种 1 mol 该物质最多能和 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其中错误的是 (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 5 - 15.06 年 3 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 230 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 C6H5COONa)与维生素 C(抗氧化剂,结构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 密不可分的关系,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苯不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维生素 C

8、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 D 维生素 C 可溶于水 16.反兴奋剂是每届体育赛事关注的热点。利尿酸是一种常见的兴奋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关于利尿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是芳香烃 B 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它不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 CO2 D 它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酯化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 ,共 52 分) 17.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乳酸 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乳酸的结构简式为。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_; 羧基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

9、学方程式: 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写出此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 6 - _; 1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分析其结构,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其分子式:_。 (2)其中含有_个不饱和碳原子,分子中有_个双键。 (3)分子中的极性键有_(写出 2 种即可)。 (4)分子中的饱和碳原子有_个,一定与苯环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有_个。 (5)分子中 CC=O 键角约为_,HCC 键角约为_。 19.蒽()与苯炔(|)反应生成化合物 X(立体对称图形),如下图所示: (1)蒽与 X 都属于 (填字母)。

10、a环烃 b烃 c不饱和烃 (2)苯炔的分子式为,苯炔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字母)。 a能溶于水 b能发生氧化反应 c能发生加成反应 d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3)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 (4)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同时能使溴水因加成反应而褪色,还能使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褪色的是 。 20.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4=HBrNaHSO4 - 7 - ROHHBrRBrH2O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被浓硫酸氧化为 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

11、问题: (1)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制备实验中,下列仪器最不可能用到的是_(填字母)。 a圆底烧瓶 b量筒 c锥形瓶 d布氏漏斗 (2)溴代烃的水溶性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相应的醇,其原因是_。 (3)将 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在_(填“上层” “下层”或“不分层” )。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填字母)。 a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b减少 Br2的生成 c减少 HBr 的挥发 d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 Br2,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dKCl

12、(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但在制备 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 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 - 8 - 答案答案 1.B 2.D 3.D 4.A 5.D 6.D 7.D 8.D 9.B 10.D 11.D 12.B 13.D 14.A 15.C 16.D 17.(1 羧基;羟基; (2) (3)+Na2CO3+H2O+CO2 (4) 18. (1)C16H16O5 (2)12 3 (3)碳氧键.碳氢键.氢氧键(任写 2 种) (4)4 4 (5)120 180 19.(1)abc (2)C6H4 ad (3)D (4)D 20.(1)d (2)小于 醇分子可以与水分子形成氢键,溴代烃分子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3)下层 (4)a、b、c (5)c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向右移动)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 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