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51561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fgaaa必修3第14课_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开眼看世界”,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三、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乎内外,所以限也。“中国中心论”,中国古代华夷观,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 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问 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 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 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 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鸦片战争时的道光帝,以上材料说明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英国使者马嘎尔尼,乾隆帝,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

2、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 ,课堂探究:,你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思吗?林则徐、魏源主要向西方学习什么?学习西方的直接目的呢?他们的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何作用?,A.主张: B.表现: C.地位:,设立译馆,翻译书籍 各国律例 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 世界地理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林则徐,向西方学习,师以长技以制夷,林则徐,魏 源,(2)魏源,A.编写著作: B.主张: C.意义:,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向西方学习有重要启迪作用,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专著,“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材料二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三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目的:抵御外敌,方法:设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具体内容:学习西方制造战舰、枪炮以及练兵的方法。,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方法、具体内容是什么?,史料阅读,3.“开眼看世界” 的历史意义:,积极影响 局限性,

4、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未涉及到变革封建制度,A.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B.对当时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C.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开端,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江南制造总局,北洋海军定远舰,同文馆旧址,清朝留美幼童,动脑筋:结合图片总结洋务运动有何功绩?,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2、创办了第一支海军 3、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派遣了一批留学生,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1.背景 2.代表人物、时间 3.旗号(思想主张) 4.内容(实践活动) 5.结果 6.评价,内忧外患,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19世纪60年代90年

5、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失败,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海防、培养人才,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诱导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在当时历史条件是进步的,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 观念,为西学在中国传播创造了良 好舆论环境。,评价:,“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体”即治国之“本” “西学”指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思想,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 “用”即治国的手段 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巩固封建统治,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维新变法思想,主张: 局限性:,1

6、.早期维新思想 (1)产生原因 (2)代表人物及主张,A.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 B.洋务运动展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出现一批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王韬、郑观应,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三、维新变法思想,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重点)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1)背景: (2)代表: (3)主张 (4)特点 (5)意义,政治: 经济: 文化:,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7、资产阶级力量增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托古改制,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突出),(3)维新变法思想的内容 A,康有为: 活动: 办万木草堂,撰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特点: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作用:有力地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维新变法第一人,思考: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特点?,特点: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

8、分,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孔子可以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课堂探究,提示:从改革策略、所属阶级、个人原因等几方面来思考。,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有一定的关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3)维新变法思想 A,康有为: B,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义,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申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舆论界天之骄子,(3)维新变法思想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指出封建君主皆“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

9、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启蒙思想第一人,维新代表的主要主张,借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 复,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实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 (实践),103天,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材料1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出版的译著数量之巨、种类之多、范围之广,为所罕见。封建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顽固守旧的社会风气,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中国通史 材料2 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10、- 陈独秀,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康梁维新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最大 历史功绩,维新思想的影响,小结: 维新变法思想的性质、目的、失败原因,性质: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目的: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根本原因) 顽固势力力量强大 结论: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两半社会行不通,林、魏,李、左、曾,康、梁、严,师夷长技 以制夷,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小结: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器 物,制 度,了解西方历史 地理政情,学习西方先 进科学技术,学习西方政 治制度,梁启超

11、,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接受历史检验,1、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因为( ) A . 认识到清政府腐败堕落 B . 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C . 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河 D . 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C,2、下列属于洋务派的观点有( )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A. B. C. D. ,D,接受历史检验,3、维新变法思想对中国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 在(

12、 ) A.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 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民族危机,C,接受历史检验,探究问题: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课后探究,探究问题: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 (2)都为了国家的强大; (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 (3)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不同;,课后探究,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双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李鸿章,悲情李鸿章,“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