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45124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ppt(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的饮酒文化,山东轻工业学院 聂聪,酒起源的神话和传说,尽管各少数民族关于酒起源的神话和传说带有十分明显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具体内容千差万别,然而大都把酒的起源归功于无所不能的神灵。 拉祜族的创世神话说,天神厄莎“叫云雾把酒气撒到天上,酒气变成了雨水从天而降”。,自然价值观:感激与敬畏,在酿酒和饮酒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深切地感悟到大自然对他们的无私馈赠和真诚关爱; 这种对大自然的无限感激和敬畏之情,在“万物有灵”观念和原始宗教的作用之下,转化为对自然化身的自然神或人格神的崇拜与祭祀。,酒神灵所赐,将酒的起源归功于人格化的神灵,体现了少数民族在不自觉之中对自然价值的肯定。 少数民族生活不可

2、缺的必需品酒是由神灵创造发明的,由此也就引起他们对神灵敬畏与崇拜。而对这些神灵的敬畏和崇拜,包含着敬畏与崇拜大自然的因素。,景颇族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说,创世始祖宁贯杜将其奶水撒在大地上,就“长出各种药酒植物,酿出美酒醇又香”。,瑶族,瑶族创世史诗密洛阳说,半人半神的人类始祖密洛阳,用米造出了酒。,怒族,怒江流域的怒族认为,神仙赐给怒族“挫确”(醋酒)、“挫辣”(烧酒)、“挫仁”(玉米花)三种食品,其中两种均属酒类;,怒族的“鲜花节”,节日在每年农历三月中旬举行。届时,怒族带着自酿的米酒,到山间的洞穴中亲把一块被称作“仙人”的钟乳石。 在钟乳石旁,巫师一边念咒语,一边向“仙人”敬上好的玉米籽和

3、米酒,请“仙人”品尝。祭祀完毕,巫师将祭坛上米酒分给众人饮用。,敬畏自然,在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着“万物有灵”观念。在它的作用下,通过饮酒习俗表现的关于自然的价值观,呈现出顺应自然与敬畏自然的特征。,经济价值观:平等与共享,本世纪50年代以前,许多少数民族都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尚处原始公社及其过渡形态。 与此相适应,其经济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具有典型的自然经济的特征,而且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色彩。 少数民族饮酒习俗突出地表现出其经济价值观的这一特征。,“转转酒”和“拼伙酒”,少数民族喝“转转酒”和“拼伙酒”习俗,都表现了平等和共享的经济观念。 “转转酒”是盛行

4、于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地的侗、壮、瑶、彝、苗、仫佬、毛南等民族的饮酒习俗。 众人相聚,时常围坐在一起,共用一只酒壶或一个酒碗轮流饮酒。,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扎勒特”,在哈尼族的传统节日“扎勒特”期间,要举行被称作“姿八夺”的全民性等街头宴会。“姿八夺”的意思就是轮流邀约喝酒。轮到作东村寨的每户都要倾其所有、发挥烹调特长,制作一桌酒菜。所做酒菜,以数量多、质量好为体面。酒菜准备好后,抬到事先商定的村寨或街头某处,一条龙似地排开。,“扎勒特”,宴席安排就绪,全寨老少围坐入席,一年一度的“姿八夺”盛宴开始。场面壮观,情绪热烈。它充分体现了哈尼族先民“一人获取,众人共有”的经济价值观。,自带酒水,在

5、办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及其它重大活动时,有些少数民族的习惯与内地许多汉族的一个明显差异是,主人家或承办者并非一定要抱揽包括酒水、饭菜在内所有招待费用,届时人们会自己带着酒等东西来参加。,自带酒水,傈僳族、怒族在举行婚礼时,婚礼饮用之酒,不是主人家备好,而是由参加者自带,表现了傈僳族和怒族“各人均持大同主义,乐则同享,苦则同受”的观念。,平均主义经济价值观,一部分少数民族还没有形成,至少尚未确立剩余、储蓄的私有观念,原始社会共同享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平均主义经济价值观具有很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人际关系价值观:坦诚与团结,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都相当低下,他们

6、在获取食物、抵御自然界袭击和危险的能力很低,因而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相互协作,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为了群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人们之间必然结成了团结友好。 平等坦诚、互助合作的人际关系的价值观。“最紧密的和最牢固的团结把部落成员结成一个整体,把他们变成希腊神话中的百手巨人”。,少数民族热情好客,遇客必奉酒,西北土族对客人要敬三次酒,即到家时的“进门三杯酒”、上炕时的“吉祥如意三杯酒”和辞别时的“上马三杯酒”。 客人若不胜酒力,可以用右手中指蘸酒三次对空连弹三下,表示已经喝酒、祈求谅解。如果客人能喝酒而假做不会喝酒状,主人知道后就会怪罪。,水族,有用“肝

7、胆酒”待客的习俗,主人在杀猪待客时将附着苦胆的那叶猪肝切下,用火烧结胆管口,煮熟。 宴席上,酒过三巡之后,主人取出这叶猪肝,切开胆管口,将胆汁注入酒壶,与酒混合。 然后,把酒壶中的苦胆酒给每人斟上一杯。,水族,德高望重者或贵宾先饮,其余依次而饮。 此习俗表达了主人待客的真诚,并喻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的愿望。,马上敬酒,彝、白、纳西等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有过“马上敬酒”的接待礼仪。 贵客临门,主人早早就在门前恭候。来宾来到,在其下马之前,主人先向客人敬献上美酒。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至今尚保留着“马上敬酒”习俗或其遗迹。,盛行喝“同心酒”的习俗,所谓“同心酒”,就是两人同持一个酒具、同时一饮而尽的饮

8、酒方式。其意义远非仅只是一种饮酒的方法,具有表达消除隔阂、真诚友好的情感交流功能和标志着两人之间结为朋友、团结一心的象征作用。 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经常把喝“同心酒”当作消除隔阂、增进友谊的最佳途径。 故友相遇,两人脸贴脸地喝上一碗,情谊更浓;人们之间有了猜忌和误解,两人搂肩搭脖一口干尽,旧仇新怨冰消雪化。,少数民族确定人际关系意义最明确,表达情感最强烈的饮酒习俗,莫过于“血酒盟誓”了。在民族之间、氏族部落之间、宗族之间、村寨之间,由于利益和生存等原因,难免会产生隔阂、矛盾甚至冲突。 隔阂、矛盾和冲突一旦出现,如果不化解,就会越演越烈,导致双方利益更大的损害。如何消除隔阂、化解

9、矛盾、缓和冲突呢?一种重要的方式便是“血酒盟誓”。,彝族的钻牛皮饮血酒,彝族的钻牛皮饮血酒是盟誓中最庄重肃穆的仪式。其基本方法是,双方各出鸡一只、酒若干斤,共出牛一头。在毕摩的主持下,杀鸡和牛,取其血混入酒中,剥下牛皮蒙在一个木架子上。 盟誓双方念完誓词后,从蒙着牛皮的木架子上钻过,然后诅咒说:“有负此盟,当同于此鸡、此牛!”最后,同饮下一碗血酒。,少数民族的饮酒习俗,我国是一个由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历来纯朴好客,没有不饮酒的,只是饮酒者所占比例、饮酒数量及饮酒习俗不同而已。 少数民族有着自己传统的特色酒,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饮酒习俗也丰富多彩。,少数民族传统

10、特色酒1青稞酒,青稞是大麦的一种,粒大皮薄,产于西藏、青海等地。 藏族人民用青稞子实酿造的酒称为青稞酒,青稞酒是藏族同胞普遍喜爱的传统饮料。,青稞酒与文成公主,传说青稞酒的酿制技术是唐文成公主传授的,在西藏民间流传有端起酒杯(碗)想起公主的民歌。,西藏布达拉宫,青稞酒的酿制方法,青稞酒的酿制方法比较简单,先将青裸洗净煮熟,捞出来摊晾在干净的麻布上降温,拌人酒曲,装进陶罐或木桶中密封发酵,23天后加入清水,盖上盖,再过12天即可饮用。 酒色呈黄绿,度数较低,头道酒约1520度,二道酒10度左右,三道酒仅56度。饮之难醉,醉则难醒。 常饮的青稞酒,一般是10度左右。利用青稞也可以酿制白酒,酿制方法

11、较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有人试验用青稞酿造啤酒。,青海土族农民也酿制和饮用青裸酒,制作方法是先将青裸做成酒醅(当地汉族方言称“甜醅”),然后人锅加水蒸馏出酒。酒精浓度一般在3040之间,最高可达60。,青海土族农民也酿制 和饮用青裸酒,为使酒色味更佳,人们常把酒装在能容纳20千克的黑瓷坛中,密封坛口,深埋在羊圈或居室炕沿附近的地下; 过一年半载挖出,添满酒再埋,如是两三次,坛中酒色如黄蜜,醇香扑鼻,入口绵滑,小酌数杯即可使人酒酣神怡,若再多饮则沉醉难醒。,2马奶酒,马奶酒是蒙古族传统的饮料酒,以酿酒原料马奶而得名。马奶洒的酿制历史悠久,传至今日,仍盛行于蒙古牧区。 酿制的时间自夏伏骒马下

12、驹时始,至秋草干枯、马驹合群、不再挤奶时止。 这段时间被称为“马奶酒宴”期。,酿制马奶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挤出马奶过23天变酸后,马奶发生分层现象,取出浮在上面的奶油,将其余部分密封于铁锅内蒸馏,反复三四次,则酒味越来越浓,这是制作马奶酒的精细工艺;,另一种工艺,先用牛奶制成酒曲,再把生马奶倒进装有酒曲的容器里,置于较温暖处,每日启封以木杆搅动数次,使之发酵,味至微酸即可。 在夏季的内蒙古草原上,凡是有牧民的地方,就有马奶酒飘香;只要有节目活动或亲友聚会,就会有马奶酒宴和敬酒歌舞。,哈萨克族人酿制马奶酒,将马奶盛人马皮制的袋子里,扎紧口使其发酵,制成半透明、略带酸味的饮料,称之为“克木斯”

13、。 因为马奶酒有健身和医疗功效,所以常饮马奶酒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普遍身体强壮。,3孢糟酒,柯尔克孜族的孢糟酒是以黄米为原料,其酿造方法是先将黄米洗净泡软,上磨推成浆糊状,装入布口袋里发酵。发酵后人锅加水煮至冒泡,再装入袋中滤挤去渣,其纯净的液体就是孢糟酒。 酒色介于橙黄与浅咖啡色之间,酒精浓度在15左右。此酒酸甘相兼,有补血和助消化的功能,很受群众欢迎。,“孢糟馆”,目前,在新疆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一些县城里,已开有“孢糟馆”,这就大大方便了各族群众的需求。 孢糟馆类似于内地的茶馆,不经营菜肴,只提供孢糟酒和简单的烤制品。 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亦喜饮孢糟酒,但维吾尔人并不酿制。,4曼加酒,

14、门巴族(聚居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原地区和墨脱县)以当地特产鸡爪谷为原料酿制而成,故又称为“鸡爪谷酒”。该酒酿制方法简单,先将鸡爪谷煮熟,捞出晾凉后拌入酒曲,放置于竹盘中发酵。 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鸡爪谷(酒酿)装进底部有塞子的竹筒,加入凉水,稍候拔开塞子,以酒具接盛即可饮用。曼加酒的度数仅10度左右,提神消暑,夏季尤为群众喜好。,5肝胆酒,水族人杀猪时将附着苦胆的那片猪肝一起割下,以火烧结胆管口,防止胆汁流出,然后将其煮熟,再与猪肉一起祭供祖神。 客人入席酒过三巡后,主人拿起猪肝,剪开胆管,当众将胆汁注入酒壶,为在座者各斟一杯肝胆酒,依长幼客主之序先后干杯。 表示主人愿与客人肝胆相照、苦乐与共

15、。猪胆能消炎灭菌、清火明目、降低血压,常饮肝胆酒有益健康。,6甜酒茶,土家族的甜酒茶实际上不是茶,而是酒。以糯米或高粱为原料酿制甜酒,再将甜酒和蜂蜜冲入盛山泉水的碗中,甜酒茶即成。 饮之清冽甜香,消暑提神。因有些山泉水实际上是矿泉水,所以常饮有强身健体之功效。,7酥里玛酒,普米族的酥里玛酒主要以大麦和玉米为原料酿制而成。先将洗净的粮食煮至八成熟,捞出晾凉,拌以酒曲,装人大布袋里发酵。2天后有酒味飘逸,再将其装坛密封。 数日后(一般以放坛处的温度高低来估计封坛时间的长短)开封加入适量清水,再盖上盖等23小时,便可倒出清水,此即“酥里玛酒”。有的人是在密封的坛口插一支吸管,用酒时以虹吸原理将酒引流

16、出来。,8蒸蒸酒,羌(qiang)族的蒸蒸酒是将玉米粉用杉木甑子(蒸桶)蒸熟后,倒在簸箕里晾至稍温,拌上酒曲,装入坛中,封严坛口,置于荞麦秸中发酵,20天左右便可饮用。 酒色淡黄,酒味甘甜,能去淤血、生鲜血、下奶,是羌族产妇哺乳期间的常备饮料。 喜客临门,主人往往让他喝饱为止。,9苦荞酒,四川彝族的苦荞酒以苦荞(一种有清苦昧的荞麦)、玉米或土豆为原料酿制而成。先将酿酒用具全部洗净,不能有一点油星,再把苦荞以木甑蒸至半熟,晾凉后拌人酒曲,装进发酵桶里。 冬天为保持室温,须不断生火,促其发酵。待酒香四溢时,插管于发酵桶底的孔中,引流出酒液,第一杯敬神灵,第二杯献长者,尔后其他人方可饮用。,10咕嘟酒,怒族的咕嘟酒酿制方法第一步与羌族的蒸蒸酒基本相同,即将玉米粉制成酒。其特点表现在饮用时先将坛中的酒醪盛一部分到盆中,加入适量开水,再拌入些蜂蜜或糖,滤去渣,饮其汁。,11九阡酒,水族九阡酒产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是该县的一个区,因为能生产一种独特的糯米酒,故以地名来命酒名。九阡酒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在酿制过程中加人多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