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866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插管技术在儿科重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脉插管技术 在儿科重症病房中的应用,儿科监护室 蒙景雯,脐静脉插管技术,一、脐静脉的解剖,二、脐静脉插管的目的,给药途径,新生儿换血,静脉营养途径,三、适应症,1500G以下的早产儿,病情危重的新生儿,需要进行肠道外营养者,ABO溶血或RH溶血,四、禁忌症,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脐炎,脐膨出,五、导管的选择,理想的导管应具备以下优点,良好的抗血栓性,组织反应性小,质地柔软、价廉,六、器械的准备,脐静脉导管1根 无菌手套 2付 无菌巾1包 肝素生理盐水1u/ml 三通开关 消毒皮肤用品 胶布 外科静脉切开包1个 无菌套袖 2付 无菌纱布数块,10ml注射器1支

2、输液泵,七、操做步骤,预热远红外抢救台,摆体位,固定患儿四肢,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测量脐-肩(锁骨外端上缘)的距离,确定插管深度后在加上1.52cm。亦可根据体重估计插管深度,不同体重的脐静脉插管深度,操做步骤,洗手 戴无菌手套,戴套袖,常规消毒脐及周围皮肤,铺巾。(消毒范围 上界平剑突,下界平耻骨联合,左右为腋中线),操做步骤,准备脐静脉插管 将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液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备用。,辨别脐静脉:在脐切面的“11点”至“1点”处 见一条腔大,壁薄,扁型的脐静脉,分清楚脐静脉后行插管。 用血管钳将脐带拉直,导管沿脐静脉缓缓插入,插至脐轮时把脐带拉向

3、下腹壁倾斜成50左右,导管向患儿头方向插入,如遇有阻力,不能强行插入。,操做步骤,操做步骤,导管达到预定深度时,回抽注射器,有血顺利回流证实导管已入脐静脉。,操做步骤,固定脐静脉插管:先用缝线将插管固定于脐带组织,在用胶布做搭桥固定,外敷无菌纱布,固定在腹壁,连接输液系统。,床边X-ray 定位确定导管位置,八 、并发症,感染 败血症 血栓 栓塞 导管位置不良,九、脐静脉插管的护理,插管过程中 护士应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并注意心电监护的各项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处理。避免操作中患儿病情变化而发生意外,脐静脉插管的护理,置管期间 护士应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保证脐静脉插管的有效使用。在护理

4、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动作要轻柔,做完每项操作后,均要认真检查插管的位置,确保插管通畅,脐静脉插管的护理,严密观察有无并发症: 预防脐炎败血症 预防空气栓塞,静脉栓塞 预防急性肺水肿,脐静脉插管的护理,导管脱落的护理: 导管脱落的原因主要由于插管固定不牢或插入深度不够所致。移动新生儿时,动作轻柔,不要用力牵拉输液管。发现导管松脱征象,应及时严格消毒,重新缝合固定,脐静脉插管的护理,拔管的护理 应尽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通常导管保留7天左右。 拔管前用生理盐水浸湿缝线,用安尔碘严格消毒脐部及其周围皮肤,将导管徐徐拔出,在离出口2cm处停留2min,以减少出血。然后敷盖无菌敷料 ,加压止血。 每日

5、用安尔碘常规消毒脐部,至 脐带残端脱落,伤口干燥为止。 导管培养(见图),PICC技术,一、定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也称PICC英文全称: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 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儿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数月)。,二、适应症,早产儿。 须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 胃肠外营养 (PN)。 刺激外周静脉的药物。 缺乏外周静脉通路。,三 、禁忌症,肘部静脉血管条件差。 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血小板明显减少,有凝血障碍者。,四 、PICC优势

6、,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的痛苦和不适。 保留外周静脉作为远期治疗的血管通路。 特别有助于高危和免疫抑制人群。 降低颈部和胸部插管的严重并发症。 感染发生率小,可由护士操作。,五 、PICC导管特点,导管材料为硅胶,柔软,弹性好。 是一条放射显影的导管。 在静脉输液流速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最细型号的PICC导管穿刺为佳。,六 、PICC穿刺静脉的选择,七、导管尖端位置确定,导管尖端放置位置应遵医嘱和考虑以下几种情况。 如:液体和药物的类型,输液疗程,药物的PH和渗透压,液体流速和体积。 通常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导管尖端位置: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八、穿刺点的位置选择,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

7、较细,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九、操作步骤,有医生的医嘱。 患儿家属签署同意书。 准备用物: PICC导管1根, 静脉切开包1个,无菌巾1包,无菌手套2付,无菌套袖2付,10ml注射器2支,肝素生理盐水1uml,三通开关1个,输液泵,消毒皮肤用品,无菌透明贴膜,美敷伤口贴1贴,无菌胶布,止血带,测量尺1。,九、操作步骤,选择合适的静脉 患儿平卧,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 在预期穿刺部位以上扎止血带。 评估血管状况并选择贵要静脉为最佳穿刺 血管。 松开止血带。,九、操作

8、步骤测量定位,测量导管尖端所在位置,测量时手臂外展90 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量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 肋间隙。 锁骨下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胸骨切迹,再减去2cm。,九、操作步骤,建立无菌区域,消毒穿刺点 洗手,带无菌手套,带套袖。 将第一块无菌巾垫在患儿手臂下。 消毒穿刺点,范围5cm10cm。 更换手套,铺孔巾及第二块治疗巾,扩大无菌区,九、操作步骤,PICC导管准备 将导管尾端与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将生理盐水充满导管,确保导管内无空气后,浸入装有肝素生理盐水的弯盘中备用。,九、操作步骤,实施静脉穿刺 助手在上臂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穿刺进针角度约为

9、20-30,直刺血管,一旦有回血,立即放低穿刺角度,右手拇指及食指固定针柄,左手中指压在针尖所在的血管上,减少血液流出。让助手松开止血带。,九、操作步骤,置入PICC导管 用镊子夹住导管尖端,开始将导管逐渐送入静脉,当导管进入肩部时,让患儿头转向穿刺侧,下颌靠肩以防导管误入颈静脉。送管速度不宜过快,一边推注肝素生理盐水,一边送管,并抽吸回血,确保导管始终在静脉内,将导管完全置入预计深度。 移出穿刺针,用肝素生理盐水注射器抽吸回血,并注入生理盐水,确定是否通畅。连接三通,可立即输液。,九、操作步骤,固定 用酒精棉球清理穿刺点周围皮肤,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状弯曲,在穿刺点上方放置美敷伤口贴,吸收

10、渗血,覆盖一透明贴膜在导管及穿刺部位上。 定位 通过X线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十、穿刺时并发症及处理,送管困难 症状: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 原因:选择的血管细小;血管的静脉瓣多;静脉分叉。送管速度过快,患儿过度紧张,至静脉壁痉挛。患儿体位不当。若选择头静脉穿刺,当导管进入上腔静脉时,易出现导管异位或送管困难。 处理: 送管速度不宜过快,可暂停片刻,使患儿放松;调整位置;给患儿做被动握拳松拳动作;选择粗直及静脉瓣少的血管进行穿刺;尽量不在头静脉进行穿刺;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一边送管一边推注生理盐水;热敷。,穿刺时并发症及处理,渗血、水肿 症状:穿刺点渗血、剧痛、肿、皮肤冷

11、有斑纹。 原因:导入针型号过大,留置导管过细;穿刺不当或创伤性穿刺;选择血管不当;有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活动过度。 处理:加压止血;加压敷料固定;避免过度活动;必要时给予止血剂。 误伤动脉 症状:血液颜色、动脉的血液回流、血流倒退、X-ray确认 原因:辩认动脉失误;穿刺过深,误入动脉。 处理:立即拔除,加压包扎止血。,穿刺时并发症及处理,心律失常 原因: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丛有关;患儿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长度不准。 处理: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避免导管插入过长; 刺激神经 原因: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 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十一、留

12、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机械性静脉炎 原因: 与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有关;穿刺侧肢体过度活动;与选择导管的材料过硬有关;穿刺者技巧;导管尖端位置。患儿状态;头静脉进入。 预防 : 提高穿刺技巧;合理型号选择。 处理: 立即处理;抬高患肢;冷热湿敷:20分钟次,4次日;若三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化学性静脉炎 原因 : 刺激性药物、不合理的稀释,快速输注、微粒、留置时间与导管尖端位置。 预防: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充分的血液稀释;合理的药物稀释;滤器的应用。 处理: 通知医生,拔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细菌性静脉炎 原因: 不正确洗手;不正确的皮肤消毒;未遵循

13、无菌技术;穿刺时污染导管;敷料护理不良。 预防: 严格无菌技术。 处理:通知医生,根据成因处理:培养、抗生素、拔除导管或更换。,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穿刺点感染 症状:分泌外物、红、肿、痛、无全身症状 原因:与无菌技术有关;患儿抵抗力 低下。 处理:严格无菌技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加强换药;细菌培养,留置期间并发症及处理,导管阻塞 症状: 给药时感觉有阻力、输注困难、无法冲管、无法抽到回血、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 原因: 药物配伍禁忌,脂肪乳剂沉淀引起管腔阻塞;导管顶端贴到静脉壁,因患儿体位导管打折。 处理:检查导管是否打折;患儿体位是否恰当;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用10ml注射器缓慢回抽,血凝块是否能抽出。酌情拔管。,十二、导管的拔除,导管的留置时间应由医生决定,在没有出现并发症指征时,PICC导管可一直用做静脉输液治疗。 导管拔除时,患儿平卧,应从穿刺点部位轻轻地缓慢拔出导管,切勿过快过猛。 立即压破止血,用敷料封闭式固定。 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损伤或断裂。 导管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