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22038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学-日本血吸虫病课件(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血吸虫病,北京协和医院 感染内科,2005年4月,Schistosomiasis japonicum,目录,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概述,1,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急性期 慢性期,4,4,概述,1,急性期病人表现,发热 肝肿大与压痛 腹泻或脓血便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4,4,4,4,概述,1,慢性期病人表现,早期肝脾肿大 门静脉周围纤维化,4,4,1. 门静脉高压 2. 巨脾 3.

2、腹水,概述,1,4,4,血吸虫(blood fluke)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 血吸虫病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全国约有1000万人受感染。 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属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WHO确定的六大热带病之一。,4,Brief,概述,1,4,4,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 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湄公血吸虫(Smekongi),4,4,能寄生于人体的五种血吸虫,4,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概述,1,七律二首 送瘟神

3、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主席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晓,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4,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病原学,1,4,4,成虫似线虫,圆柱形;雌雄异体,但常合抱 成虫在血管内(门脉系统

4、)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 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 尾蚴为感染期,经皮肤感染 仅有一个中间宿主:钉螺 虫卵无盖,虫卵是主要致病因素,危害严重,4,4,血吸虫的主要特点,4,4,病原学,2,成虫似线虫,雌雄异体。 消化系有口、食道、肠管。肠管在腹吸盘前背侧分为两支,向后延伸到虫体后端汇合成盲管。,病原学,2,雄虫乳白色,长12cm,虫体扁平,前端有口、腹吸盘,吸盘发达,腹吸盘以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略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gynecophoral canal),外观呈圆筒状。,病原学,2,雌虫前细后粗,形似线虫,长22.5cm。由于肠管充满消化或半消化的血液,故雌虫呈黑褐色,常居留于抱雌沟内

5、,与雄虫合抱。,病原学,2,血吸虫雌雄合抱,病原学,2,雌虫发育成熟必需有雄虫的存在和合抱,促进雌虫生长发育的物质可能是来自雄虫的一种性信息素,病原学,2,平均8967m 椭圆形 淡黄色 卵壳厚薄均匀,无盖,壳一侧有一侧刺,表面常附有宿主组织残留物 含一毛蚴,毛蚴与壳间常有圆形或长圆形油滴状的头腺分泌物,4,4,4,4,4,虫卵,病原学,2,卵壳表面呈网状,可见囊样微孔,贯通内外,毛蚴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可经微孔释出卵外。,电镜观察成熟虫卵,病原学,2,呈梨形,左右对称,平均大为9935m,周身被有纤毛,是其活动器官。 体内前部中央有一个顶腺,两个侧腺,均开口于顶突,毛蚴,4,4,病

6、原学,2,胞蚴,病原学,2,由体部及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尾叉不及尾干的一半 ,是日本血吸虫的特征之一,尾蚴,病原学,2,S. japonicum cercaria,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流行病学,3,我国流行的是 日本血吸虫病 ,曾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南、湖北、云南、四川、上海和浙江等 12 个省(市、自治区)的 418 个县(市、区),威胁着 1 亿人口。 目前血吸虫病疫情尚未控制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沼地区和大山区。其中 湖北省 25 个县。湖南省 2

7、6 个县,江苏省 16 个县,安徽省 14 个县,江西省 11 个县,四川省 15 个县,云南省 3 个县。,我国流行情况,流行病学,3,传染源:病人和保虫宿主 保虫宿主:牛、猪、犬、羊、马、狗、猫及鼠 中间宿主:钉螺。 虫卵是主要致病虫期。 感染方式:人或动物(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接触疫水,尾蚴经皮肤感染。,传染源,流行病学,3,粪便入水:包括病人和保虫宿主的粪便以各种方式污染水源 钉螺孳生 接触疫水,传播途径,流行病学,3,人群普遍易感 年龄、性别、职业的分布于接触疫水的机会有关。男性青壮年农民和渔民感染率最高 夏秋季感染机会多 感染后有部分免疫力,易感人群,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

8、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生活史,4,成虫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 产卵 血流 肠壁组织(入肝) 虫卵随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 粪排入水 毛蚴 钉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 皮肤 童虫 小静脉或淋巴管 右心 肺 肺泡小血管 左心 全身 肠系膜动脉 毛细血管网 肠系膜静脉 门静脉 成虫 逆行 肠系膜下静脉,生活史,4,寄生部位 肠系膜静脉,生活史,4,唯一中间宿主 钉螺,生活史,4,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

9、,虫卵肉芽肿反应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自尾蚴钻入皮肤至形成虫卵,每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 。,尾蚴 钻入皮肤,其头部分泌的溶组织酶和其死亡后的崩解产物可引起组织局部周围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白细胞、嗜酸性浸润,接触疫水的皮肤可出现小米粒样的红色丘疹,发痒。称为尾蚴性皮炎。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1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幼虫 表面存在 C3 激活剂,能促使补体旁路激活,产生趋化因子和免疫吸附,吸引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并诱导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活化。也是一种速发型和迟发型变态反应。 血肺移行 ,累及肺脏,出现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引起肺局部细胞浸润和点状出血。当

10、大量幼虫移行,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哮喘。可能是局部炎症及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称为出血性肺炎,2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成虫 成虫几乎无致病作用,成虫及其代谢产物和死亡的虫体作为循环抗原,可与相应的抗体免疫复合物出现于血液或沉积于器官,引起免疫复合物病变。导致局部血管内膜炎、血管壁坏死,栓塞性脉管炎等,但均轻微,不造成严重病理损害。,3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虫卵 致病最严重,是引起宿主免疫反应的主要因素,虫卵内成熟毛蚴 可溶性虫卵抗原( soluble egg antigen,SEA ) 卵壳微孔缓慢释放 T 致敏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致敏的T

11、细胞产生各种淋巴因子 吸引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汇集到虫卵周围,形成 肉芽肿,又称虫卵结节。肉芽肿常出现中心坏死称嗜酸性脓肿。,4 .,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肝组织内的虫卵,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急性血吸虫病是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和嗜异抗体的检出率高 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的免疫病理变化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4,4,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5,在肝内,虫卵肉芽肿位于窦前静脉,故肝小叶的结构和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门脉周围出现广泛的纤维化,肝切面上,围绕在门静脉周围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角度插入肝内,称干线型纤维化(pipestem fibrosis),是晚期

12、血吸虫病特征性病变。由于窦前静脉的广泛阻塞,导致门静脉高压,出现肝、脾肿大,侧支循环,腹壁、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与腹水等症状。,4,4,病理改变,概 述,病 原 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病理过程,1,2,3,4,5,临床表现,6,诊 断,7,治 疗,8,预 防,9,生 活 史,临床表现,6,根据感染的程度、时间、部位和病程的不同,我国将血吸虫病分为4型,4,4,急性血吸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晚期血吸虫病 异位血吸虫病,4,4,临床表现,6,急性血吸虫病,1 .,4,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多为初次感染,潜伏期 12 月,平均 40 天 半数患者出现尾蚴性皮炎 发热:热度与期限与感染程

13、度正相关;间歇型和弛张型多见,温差昼夜相差大;热退后感觉良好。 过敏反应: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出血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诊断有重要价值。,4,4,4,临床表现,6,4,消化道症状:发热时,多表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呕 吐等,腹泻35次d,稀水便 、粘液脓血便,粪检可找到虫卵,热退后68周,症状改善或消失。 肝脾肿大 : 90%以上肝大伴压痛,半数脾轻度肿大。 呼吸道症状:见于半数病人,多在感染后2周出现 重症病人:严重毒血症表现。,4,4,4,临床表现,6,慢性血吸虫病,2 .,占血吸虫病人的90 急性症状消退未经治疗或有部分免疫力的病人,病程超

14、过半年,称为慢性血吸虫病。 临床表现以隐匿型间质性肺炎或慢性血吸虫性肠炎为主,分为,4,4,无症状型和有症状型,4,临床表现,6,4,无症状型,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体检肝肿大 粪便检查发现虫卵 B 超检查肝呈网络样改变,4,有症状型,主要表现为血吸虫性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可表现一种或两种同时出现。多表现间断性腹泻、脓血粘液便、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下腹部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包块,多次粪检可查到虫卵。,临床表现,6,晚期血吸虫病,3 .,一般在感染后 5 15 年左右,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治疗,虫卵造成严重肝损害肝硬变门脉高压综合症。可分为四型,4,4,巨脾型 腹水型 结肠肉芽肿型 侏

15、儒型,4,4,临床表现,6,4,The abdomen of an 11-year-old boy with intestinal schistosomiasis with the size and extent of the liver and spleen marked. Both are well below the midline, indicating the severity of infection. The disease has caused a stunting of the boys growth, he is only 120cms tall and weighs 22 kg.,血吸虫病晚期,临床表现,6,4,腹壁静脉曲张 脐周静脉曲张,有“海蛇头”现象,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4,临床表现,6,4,骨瘦如柴 腹大如鼓,日本血吸虫病晚期病人,4,临床表现,6,4,巨脾 腹水 门脉高压,肝硬化主征,4,4,临床表现,6,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4 .,日本血吸虫成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静脉内寄生称 异位寄生; 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则称 异位损害或异位血吸虫病。 人体常见的异位损害在脑和肺。 血吸虫卵进入脑和脊髓产生异位损害,可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经侧支循环进入肺的虫卵可引起肺动脉炎,甚至肺源性心脏病。,4,4,4,4,临床表现,6,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