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代谢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025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课件代谢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课件代谢施(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释放、 转移、贮存和利用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糖: 主要(70以上) ; 脂肪:次之(30); 蛋白质:很少(极度消耗时,才成为主要能量来源)。,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测定中的有关概念 1.食物的热价 1食物在氧化时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2.食物的氧热价 某种食物氧化时,每消耗1L氧产生的热量。 3.呼吸商 单位时间内,机体呼出CO2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 (二)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 体表面积定律,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一)肌肉活动 骨骼肌的活 动对能量代 谢的影响最 为显著。,机

2、体不同状态时的能量代谢率 状态 产热量(KJ/m2.min) 静 卧 2.73 开 会 3.40 擦窗子 8.30 洗衣物 9.89 扫 地 11.36 打排球 17.04 踢足球 24.96 -,(二)精神活动 精神处于紧张状态(烦躁、恐惧、情绪激动等)时, 能量代谢提高。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机体通过进食产生“额外” 热量的现象。 蛋白质增加产热量 30 ; 混合性食物增加 10 ; 糖和脂肪增加 4 6 。,(四)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超过30,能量代谢率提高。 环境温度低于20,能量代谢率提高。 四、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

3、代谢。 基础状态:清醒、安静、空腹、室温18 25时 人的状态。,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值 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直肠温度 36.9 37.9 正常值 口腔温度 36.7 37.7 腋窝温度 36.0 37.4,(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1.昼夜变化 清晨(Am) 2 6 时体温最低; 下午(Pm) 1 6 时体温最高。 2.性别 成年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产生周期性变动。 3.年龄 新生儿体温 成年人 老年人 4.情绪和体力活动 代谢,产热,局部体温。,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内脏器官、骨骼肌、脑) 安静状态 内脏(

4、尤其肝脏)和脑; 活动状态 骨骼肌。 2.机体的产热形式: (1)战栗产热:寒冷刺激骨骼肌不随意的收缩。 (2)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3.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 甲状腺激素 特点: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肾 上 腺 素 去甲肾上腺素 特点:作用迅速、维持时间短。 生 长 激 素 (2)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 交感 肾上腺髓质(+) 产热,(二)散热 散热器官:,主:皮肤,面积大 与外界接触 血流丰富 有汗腺,次:呼吸道、消化道、肾脏,1.散热方式: (1)辐射散热 当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 (2)传导散热 (3)对流散热 当环境温度接近或超过体温时(4)蒸发散热,(1)辐射散热 (60%

5、) 体热以热射线的形式向周围环境散发。 有效辐射面积 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2)传导散热 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 物体的导热性 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接触物的面积 接触物的温度,(3)对流散热 机体凭借气体或液体流动交换散发热量。 散热量多少取决于空气(液体)流速和温度。 (4)蒸发散热(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失体热。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不感蒸发 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 可感蒸发 (又称发汗) 安静时,温度达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 空气湿度大、衣着多,气温达25便发汗; 活动时,产热量,低于20亦可发汗; 空气

6、对流速度快,蒸发量大。,汗液,水分:99,汗液为低渗,当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 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aCl。,固体:,大部分为NaCl,其余为KCl、尿素等,2.散热的调节反应 (1)发汗,(2)皮肤血流量的改变 A 炎热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皮肤血管 舒张;动-静脉吻合之开放,皮肤血流量。 B 寒冷环境中,交感神经紧张性,皮肤血管 收缩;动-静脉吻合之关闭,皮肤血流量。,三、体温调节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神经末梢) (1)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2)类型:热感受器 冷感受器,2.中枢温度感受器 (神经元) (1)分布:脊髓、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 (2)分类:热敏神经元 冷敏神经元 (二)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