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216117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最新哲学一轮复习认识论分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轮复习之生活与哲学,认识论,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016高考导航,考点一 :实践观之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一)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 在把握实践的含义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而非整个世界 (3)实践活动是一种“改造”活动,会使客观世界发生改变 (4)实践是物质性活动,也就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即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5)“一切物质性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和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 (6)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

2、动,实践是联接主客观的桥梁,【易错警示】 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考点一 :实践观之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二)全面把握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是相对人的主观认识而言的,原因在于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从制约实践的条件看,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2)主观能动性: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而言的,表现在人的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3、的进行的,盲目的实践不是缺乏认识指导,而是在错误认识指导下的;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3)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即便是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也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历史性,强调实践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即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注意】实践的能动性是实践最重要的特征,考点一 :实践观之实践的概念和特点,(三)区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与意识的能动性 (1)从各自的含义上区分: 二者都是强调有目的、有计划的。但前者指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后者指有目的、

4、有意识地认识整个世界 二者都是有创造性的。但实践的能动性的“创造性”具有直接现实性,而意识的能动性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必须通过实践环节实现 (2)从各自的作用区分: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还是改造都只是停留在主观范畴,即“想”; 实践是指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做”,是主观见之于可观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或纯客观的活动;,重点知识深化: 对实践特征的理解: 第一,实践是一种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以人为主体的,是人所特有的。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不是整个世界。 第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第三,所谓“改

5、造”必须使客观对象发生该变,而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实践。 第四,物质性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中国之所以启动青蒿素的研究,是特殊年代的特殊需求。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肆意横行,严重影响到战争形势。然而,当时的北越政府缺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为了研究出抗疟特效药,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了“523项目”,意在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 开始,屠呦呦从一些疟疾单秘验方集中筛选了一些药物,主要集中于胡椒,因效果不够好而放弃。1970年初,屠呦呦因另有任务研究工作中断,其组员余亚纲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派来协助中药所工作的顾国明

6、一起查阅整理文献,以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汇编的疟疾专辑为蓝本并筛选出重点药物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焦岫卿做鼠疟筛选。,在卫生部领导的敦促下,中药所重新组织力量进行筛选。屠呦呦仍担任组长,并与钟裕蓉等其他组员继续提取了120余种中药,郎林福和刘菊福做动物筛选,未获满意结果。 屠呦呦提出复筛曾经显示效价较高的中药青蒿,后改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提取青蒿,最终在1971年10月4日得到对鼠疟具有100%抑制率的青蒿中性提取物。 1972年3月8日,屠呦呦作为中药所的代表,在全国“523办公室”主持的南京“中医中药专业组”会议上报告了青蒿乙醚中性粗提物的鼠疟、猴疟抑

7、制率达100%的结果,引起了全体与会者的关注。,。1973年下半年到1974年期间,中药所的青蒿素提取工作一直进展不顺,也未能再提取出青蒿素开展进一步的临床验证。,考点二 :实践观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表现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认识的产生问题。注意区分 “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即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对我是直接经验的,对别人就是间接经验,但二者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实践。二者地位平等,没有相互决定的关系,也不能说谁比谁更可靠,二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意识源于物质”和“

8、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来源于、产生于实践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解释主观应该符合客观,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考点二 :实践观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三表现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认识的不断深化、丰富的问题,即认识的动态发展是由实践推动的,实践推动认识发展的三个原因 【注意】实践是促进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问题。因为实践能够把

9、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并加以比较和对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认识的目的问题。认识必须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特别注意 1、“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 “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 “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 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但不可混淆搭配。如不能说“认识源于物质”。 2、“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认识的来源是唯一的,就是实践。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3、实践是

10、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 5、认识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学生自主归纳“实践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和方法论”,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

11、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考点二 :实践观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正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方法论】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实践的决定作用”和“的指导作用”二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 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坚持唯物论思想,承认

12、认识的反作用是坚持辩证法思想。,典题例析 (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B C D,B,典题例析 科学家认为,远古火星曾拥有浓厚的大气层,且表面存在大量液态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大气层中的大部分气体逃到太空中,

13、表面的液态水也逐渐消失。为解开火星上水和二氧化碳的消失之谜,2014年9月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探测器在历经十个月的旅程后进入火星轨道,开始长达一年的对火星上层大气的考察。对火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证明 人类对火星的好奇是推进有关火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有关火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逻辑严密、准备精心就一定会使火星探测器顺利入轨 火星探测的最终结果会进一步验证科学家对火星的有关假设 A B C D,D,考点三 真理观之真理含义与特点,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不能怎么说?)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使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考点三 :真理观

14、之真理含义及特点,1真理的客观性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客观的,;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所以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即真理是一元的。认为在同一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着多个真理性的认识是错误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要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具有绝对性”,即真理不会因个人的喜好、出身、社会地位、权力等主观因素而改变;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真理属于主观范畴,不能把真理等同于客观实在;

15、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认为“有用即真理”等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客观性,考点三 :真理观之真理含义及特点,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1)对真理具体性和条件性的理解 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也就是说,某一认识是真理,说明它符合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和实践需要,所以它是真理。任何真理如果离开它符合的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就会变成谬误。,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任何真理如果超出了自己使用的范围和条件,就会变成谬误。,(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的意义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明真理具有相对性,这要求我们要在

16、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说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能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随着过程的推移与历史条件的变化要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考点三 :真理观之真理含义及特点,考点三 :真理观之真理含义及特点,3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但真理与谬误又是相伴而行的,真理与谬误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