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522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32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 解读里仁第四-刘泽之编讲(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解读 里仁第四,编讲 刘泽之,【本篇引语】 本篇计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内容。是孔子针对春秋末年礼乐崩坏、世风日下开出的药方:以仁为体,以礼为用,有仁而致礼,天下违礼的病也就药到病除。,【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同智。 【参考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解读】 1、“里”字应该作

2、为动词看,当然也指居住的地方。有处的意思。“居、住、处”在古文中,有时是表示站或坐在那里,是动词。因此,本章的“里”的意义就是“自处”“自立”。 2、中国古代“仁”字就是这样写:人两足走路旁加个二,“二人”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而时习之,学的是什么?学的是仁。“仁”是什么?两千年以来,莫衷一是,这真是一个大问题。,【解读】 汉唐之学讲仁,是讲如何用。如韩愈的“博爱之谓仁”,他是研究墨子的专家,将兼爱思想融入到儒家思想里了。 宋代的理学家,讲的仁,则扯到哲学里面讲体。 孔子是“吾道一以贯之”,既讲用,也讲体,体用一贯,有体有用。 所以,“里仁”

3、就是我们随时要把修养、精神放在仁的境界。,【解读】 照译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说,我们所住的乡里,要择仁人的乡里,四周邻居,都是仁人君子,就够美了。”假使不住在仁里的当中,这个人就不算有智慧的聪明人。那么,是不是坏蛋们就没有住处了?显然不可理喻。按南怀瑾先生的解说,我的译文是:人们要力争达到“仁”境界才是尽善尽美,如果不去选择追求“仁”,怎么能算得上智慧呢? 下一章则是对进一步阐释“仁”。,【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参考译文】

4、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解读】 1、“约”不是契约之约,也不是约束之意,而是与“俭”同义,有简朴之意。“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是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2、“不可以长处乐”,也不能长处于乐境。没有真正修养的人,不但失意忘形,得意也会忘形。3、“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如真有智慧、修养到达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的。 实际上,安贫乐道与富贵不淫都是很不容易的事。,【解读】孔子在易系传中说:“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

5、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孟子最后一篇尽心章的上章里所提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孔子学说主要精神是“仁”。孔子对于“仁”的注解全部都在里仁这一篇中,谈“仁”的用,多于谈“仁”的体。 孔子的“仁”的用和体,到底在讲什么?我们一起往下探究。,【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憎恶、讨厌。作动词。 【参考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解读】“好”就是爱好的“好”。“恶”

6、字读去声,就是厌恶的意思。不少人评判是非是以一己之私心为标准,不是以仁德之公心。所以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 下面一句话是接着“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来的。,【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解读】“苟”就是如果的意思,“志”就是立志。本章传统解释如上面的译文,但与前面三章的内涵接不上。如果解释成“一个真正有忠于仁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就通了。 例如: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这才是孔子

7、的“仁”。正如耶稣的爱13:4 爱 是 恒 久 忍 耐 , 又 有 恩 慈 。 爱 是 不 嫉 妒 。 爱 是 不 自 夸 。 不 张 狂 。 13:5 不 作 害 羞 的 事 。 不 求 自 己 的 益 处 。 不 轻 易 发 怒 。 不 计 算 人 的 恶 。 13:6 不 喜 欢 不 义 。 只 喜 欢 真 理 。 13:7 凡 事 包 容 。 凡 事 相 信 。 凡 事 盼 望 。 凡 事 忍 耐 。 13:8 爱 是 永 不 止 息 。 也是讲不清楚的,似乎与墨子兼爱同义。,【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参考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成功)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解读】1、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贫与贱,是人人讨厌的,要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没有“仁”这个境界,靠什么成名呢

9、?3、“无终食之间违仁”,“食”就是吃饭,“终食”,吃完一顿饭,“终食之间”就是指一顿饭的工夫。是说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君子也不会违背仁德境界。,【解读】4、“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一说“造次”指仓促紧迫之时,另一说“造”就是创造、作为,“次”就是这个情况。“颠沛”是指颠沛流离之时,“是”做代词,在这里指代仁德。这句话是说人在得意的时候,要依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慰。 这是孔子举例说明“仁”的重要性。,【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10、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解读】上面的译文是朱子学说及继承者演义,认为爱好道德的人,讨厌、看不起不道德的人,就是仁的境界。下面是南怀瑾先生的解释:1、“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我没有看到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讨厌不仁的人,讨厌一个不道德的人。为什么?如果讨厌、看不起不仁的人,那么他还不能说是个仁者。,【解读】2、“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意思是说,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

11、者,应该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真正仁者的用心。我们讲道德,别人不讲道德,我们就非常讨厌他,那么我们是同样以“不仁”的心理对付人家,所以孔子说:“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孔子讲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的写照。,【解读】3、“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是孔子在讲“仁”的用。他说仁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但几乎没有人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 4、“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意思是: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解读】本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都是讲仁的体与用。所谓体是内心的修养,如何做到仁、爱人;仁的用,有

12、推己及人的精神,心胸宽大,包容万象,能够感化他人,这是仁的用。 下面引伸讲仁的修养方法:,【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解读】朱子注解说“党,类也”。“党”字,它的繁体字上边是“尚”,指崇尚,下面是“黑”,按照字面推导,崇尚黑的就是党,这是“党”字的本意。结党就会营私,中国人自古以来是很讨厌结党的。孔子说“君子群而不党”,君子可以与人交朋友,但绝对不会结党。按照这个意思讲去,就要说说中国古人对党的释义了。,【解读】古人所讲的党

13、是乡党,包括了朋友在内。儒家思想,时常用到这个乡党的观念。古代宗法社会的乡党,就是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交朋友等社会人际的关系对一个人影响很大。所以译文的解释就要小心了,不要将你引入歧途。正解是: 孔子说一个人会有过错,往往都是社会关系的因果。 “观过,斯知仁矣。”你看到别人的过错,你就能知道什么是仁德了。别人的错误可以成为你的反面教材,认识了这一类型的错误,你不会再去犯它,这就是所谓知仁了。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解读】孔门为人做事的四大原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4、”这个“道”是什么道?与“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先了解古人的对道的解释。,【解读】上古时代的“道”字与“天”字,都有几个意思。 “道”有时表示形而上的本体,就是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也是指人生宇宙万有最初的那个本体。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个道是指那个本体。“可道”说可以用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把它假设说明。“非常道”,非常难以可以表达。,【解读】有时候表示形而下的法则、原则、守则,如治道。“兵者,诡道也。” 有时候是道路的道。 有时候又是指心性而言,是心性的本体,也就是理性、理念的最高境界叫作道。因此,本章里“道”可做如下理解:道是仁之体,仁是道之用。,【解读】 早晨听闻

15、大道,晚上就可以去死。这种解释,明显是不对。 所以还要了解儒家的生死观:“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解读】 “朝”和“夕”,是说间隔短,并不是确指早晨或晚上。 所以,“朝闻道,夕死可矣”。并不是说早上闻了道,晚上就可以去死了。 它其实说的是对生死的态度,得道的人可以乐天知命,知足常乐。他不会终日忧戚,担心老病,恐惧死亡,人只要得了道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宇宙,面对世界,面对人生,面对生死。,【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

16、与他谈论道的。”,【解读】 这个“修道”不是出家当和尚、当神仙的道,而是儒家那个“道”,也就是说以出世离尘的精神做入世救人的事业。 一个士人(读书人)如果志于道,而讨厌没有好的衣服穿,没有好吃的,就不足以与他谈论大道了。 儒家的学说是超功利的,读圣贤书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让人超越名利,心不被外物所累从而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放。一个人的意志,会被物质环境引诱的,平常人确实很难把持。,【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解读】 “适”就是这样,“莫”就是那样,不这样,也不那样。以什么作为原则呢?以道义。这里的“比”当“从”,表示以义相从,以义为原则。一个大政治家处理国家的事情,没有自己固执的成见。 义就是仁的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