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502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鼎立》获奖教案-含课本剧剧本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三国鼎立教材分析: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战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促进了民族融合。三国鼎立正是在大分裂时期实现了局部统一,从而为西晋的短暂统一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课简单介绍了两次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课标要求: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官渡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提高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能力。(3)通过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

2、,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的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过程与方法: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分析曹操在官渡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惨遭失败,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能力。(2)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曹操和诸葛亮;通过对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以及三国

3、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难点: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怎样看待三国鼎立这一局面。 2、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讨论、启发法等教具:多媒体设备教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板书设计:第16课三国鼎立一、 官渡之战2、 赤壁之战3、 三国鼎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把学生带入情景,然后提问这是那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歌?引导学生回答出三国演义。接着再问:你知道三国中的哪些人物、故事?(学生回答:诸葛亮、吕布、张飞、曹操等,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煮酒论英雄;蒋干盗书;临终托孤,三气周瑜;空城计等等)。 三国故事有真有假,

4、哪些是真的?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真实的“三国”!(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 :(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 官渡之战: 出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本第一段文字回答。 教师总结: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学生思考并回答: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曹操、袁绍)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

5、随之爆发。你知道官渡之战的情况吗?让学生自学课本第二自然段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看哪一小组填写的又快又好。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割据混战。 背景 _一带的_(人物)势力不断增强,河北一带的_势力很大。过程 时间_年。 交战双方_、_。结果_。 影响 :曹操逐步统一北方。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那么,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呢?请看历史剧场:旁白1人,主要角色袁绍、曹操、许攸、士兵。(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课本剧许攸献策故事发生在公元200年,地点在官渡。近来袁绍因对曹操屡攻不下,一筹莫展,特地召开军事会议,许攸第一个站起来向袁绍献策。情节一:袁绍和谋士的对话

6、场景(一)(开场景:袁绍坐在椅子上,许攸站在旁边)许攸:(向袁绍施礼)“将军,我有一计可以打败曹操。”袁绍:(傲慢地)“说来听听”许攸:“现在,曹军大部队都在官渡,他的后方许昌必然空虚,如果我们乘机派五万人马去偷袭许昌,那么曹军必败。”袁绍:“不必那么麻烦了,现在我有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三四万人马,与我对抗哼,简直是以卵击石,(对许攸)你可以下去了”许攸:(下,生气地说)“气死我了,不听我的妙计,袁军必败,我投曹操去(袁绍、许攸下。)旁白:许攸退席之后,又气又恨,连夜投奔曹操。情节二:曹操和许攸的对话 场景(二)(曹操上,斜靠在椅子睡觉,外面一士兵在站岗)许攸向士兵:“快向你们丞相禀报,就说我许

7、攸来拜访。” 士兵报曹操:“报,丞相,门外有个叫许攸的求见。” 曹操(慌忙,来不及穿鞋)“快快,快请进来,(紧握许攸的手)哈哈许攸,你来了,太好了,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许攸:(看着曹操的光脚):“你这是?” 曹操:(低头一看,笑着说):“你看,我一高兴,竟忘了穿鞋了!请进!”(二人走进帐内) 曹操:“请坐!”(许攸、曹操都坐下) 许攸:“丞相,我有一计可灭袁绍。” 曹操(抱拳,作揖):“请先生赐教!” 许攸:“袁绍的粮草都存放在乌巢,丞相可派一队人马假扮袁军去偷袭乌巢,把他的粮草烧了,那时候,袁绍一定会打败仗的” 曹操:“好,就按你说的来办”(曹操、许攸下) 旁白:于是曹操亲率5000

8、精兵打扮成袁军的装束夜袭乌巢。这就是许攸献策的历史故事。 表演完毕后,师说:这个短剧不仅再现了历史场面,而且再现了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现在你能根据战争过程中两人的心理素质,找出曹操胜利和袁绍失败的原因吗?(生答略。在刚才的短剧中,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非常清楚。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竟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正可谓:(课件显示)势弱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 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焉得属曹家。 从上述表演及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许攸降曹并建议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曹操取胜、袁绍失败的关键。 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又过了七年,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他诗兴大

9、发,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龟虽寿,出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学生集体齐声背诵)。曹操当年已经53岁了,在当时年纪已不小了,他不在家享受荣华富贵,还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呢?(学生:向南进攻或统一全国)。大家想想,由此他抒发了什么情感?表现了什么精神?(抒发了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老当益壮的精神。表现了曹操为统一国家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那他将遇到的对手是何许人也?他们之间又爆发了什么战役?(孙权、刘备,赤壁之战)2、赤壁之战让学生自学“赤壁之战”一目,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让小组之间展开竞赛。 背景: _之战以后,曹操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和其他军阀,

10、基本统一了_。 时间:_年战争双方及结果_。 曹操退守_一带,不再轻易南下。 影响: 孙权在_的势力得到巩固。 刘备占领_、_的大部分地区,有又向西进占_。学生自学完成后,让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对出现的错误让学生自行纠正,最终形成正确答案。明确答案后,让学生定时记忆巩固,教师抽查并给予评价和鼓励。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袁绍曹操孙刘联军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经济: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主观方面:兵多将广-骄傲轻敌; 客观方面:士兵多为北方人,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组成联军,战略得当;人少力弱,利用气候、地理条件;采用火攻,战术得当。多媒体显示:分析讨论:官渡之战曹

11、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他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为泡影;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得以巩固;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所以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3、 三国鼎立的形成 让学生自学本目第一自然段,并归纳填写如下表格。国号建立者 时间 都城 魏 蜀 吴学生结合三国鼎立形势图看书讨论,并自己动脑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要求体现建立人、建立时间、都城名和相对位置。完成后,将自己的成果的小组内交流。每组将认为设计的较为优秀的作

12、品再进行全班展示。魏 时间_ 人物_ 都城_ 吴 蜀 时间_ 时间_人物_ 人物_ 都城_ 都城_ 三国中那个都不能取得绝对的胜利,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壮大,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并填注同步学习与探究相关内容。 魏国重视,北方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三国时期的经济 蜀国的兴旺,行销三国; 吴国的 发达,大将卫温曾经率万人船队到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二)反思完善,查漏补缺1、 通过对本课两次战役的学习,你能归纳出应从哪些方面掌握战争战役类问题吗?并尝试列表归纳总结两次战役的相关情况。 学生回答:战争战役的背景或原因、作战双方、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影响等。战役名称交战双方时间地点结果影响特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 “三国演义里许绍对曹操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今天我们学习了三国鼎立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