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0860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月考地理试题(附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阳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开始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2将试题答案填在相应的答题卡内,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第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本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读“中国20102016年全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4题。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人口总数

2、(万人)自然增长率()1380001370001360001350001340001330001320005.905.205.105.004.904.804.704.604.501340911347351354041360721367821374621382714.794.794.954.925.214.965.861影响中国人口总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C人口的出生率 D人口的死亡率2据图中自然增长率判断,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原始型 B传统型 C现代型 D均不是3下列关于我国20102016年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逐年增加B人口数量加速增长C人

3、口数量先减后增 D人口数量一直减少4据图中信息预测,今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老龄化减轻B人口压力加大C交通拥挤 D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下图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完成58题。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A B C D E 时间死亡率5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6据图判断,人口数量增加较快的时间段是AA BB CD DE7图中老龄化趋向较明显的阶段是AA BABC CBCDE DDE8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阶段是 AA BB CD DE下图为“我国沿海某省1

4、9602060年间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及预测图”。读图,完成9-10题。9关于该省人口自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1970年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快速发展Bb曲线1980年后缓慢上升与a曲线变化无关C在K时间点之后,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D1985年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阶段10根据该省人口增长状况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现阶段应该取消控制生育的政策以减轻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B从长远来看,a曲线的下降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C由于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劳动力已经实现充分就业D目前a曲线的变化已导致劳动人口减少而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面二孩

5、”政策。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052,只有1243,专家预计2018年新生儿跌破1500万。2018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据此回答11-12题。11全国人大代表递交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议案,试分析代表提出议案的理由A人口老龄化严重 B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C男女性别比失衡 D二孩政策效果不明显122017年我国出生人口比2016年减少63万人的原因有“全面二孩”政策宣传不到位 小孩抚养成本高 生育价值观念发生改变 重男轻女观念严重A B C D我国某城市20002013年

6、人口变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13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A2003年 B2006年 C2009年 D2012年14该城市人口变动将导致A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B城市基础设施负担减轻C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15该城市是A武汉 B重庆 C上海 D西安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6-17题。16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17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

7、出现民工荒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 下图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读图完成1819题。18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 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 D、人均产值减少19.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地区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川渝地区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2016年人口为2600万。据此完成2022题。20制约甘肃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是A耕地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草场资源21日本的环境人

8、口容量远高于甘肃,最主要原因是A矿产资源丰富B科技发展水平高C气候条件优越D生活消费水平低22目前下列措施可以提高甘肃环境人口容量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技术 B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C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下图为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和纽约帝国大厦等美国摩天大楼图片,据图完成2324题。23图中的摩天大楼所在的城市功能区是A工业区B住宅区C中心商务区D文化区24下列关于该城市功能区的说法,正确的是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经济活动频繁 高楼林立,地价便宜建筑物高大密集,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中心商务区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向ABC D下图为“

9、我国华北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2526题。25图中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绿化区26在图中进行的城市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B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C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雄安新区的设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意义。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27-29题。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27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 B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C减轻首都人口压力 D吸引国内外投资28从长远来看,

10、下列企业中最适宜入驻雄安新区的是A生物制药 B钢铁冶炼 C农产品加工 D建筑材料29与北京市相比,在河北省建设雄安新区的优势条件是A劳动力充足 B用地充足 C基础设施完善 D交通便利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下图所示),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完成30-32题。30新

11、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 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 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31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从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32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A交通枢纽 B绿地公园 C医疗中心 D批发市场读我国某城市2015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图,回答33-34题。33.2015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D.绿地用地34.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B.发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D.美化城市环境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35-36题。35该城市2000年与2013年地价变化反映了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地价整体有所上涨中心城区范围扩大城市规模扩大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