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208009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18届九年级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根筷子的长度约为17mm B一只大公鸡的质量是100g C正常人脉搏跳动15次的时间约为0.2 minD骑车上学的同学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是0.1 km/h2. 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A步行的是图中AB段B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C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D小华步行的速度为90m/s3如图所示为“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一号”处于静止状

2、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二号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听到的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在空气中,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大于340m/s,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小于340m/sC频率相同的声波,其音色也相同D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声音音调高5下列实例中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C倒车雷达发现障碍物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6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现象的精彩诗句,如辛弃疾的“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其中“天在清溪底”的物理原理是A. 小孔成像 B. 平面镜成像C. 光的色散 D. 光的散射7小明

3、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5s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1m,像变大 B3m,像变小 C2m,像不变 D4m,像不变8现在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A增大物距,增大了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增大物距,增大了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减小物距,减小了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减小物距,增大了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9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 BN点 CP点 DQ点10下图所示的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是 11.

4、三个体积、质量均相同的空心铜球、空心铁球和空心铝球,已知铜铁铝,则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12如图所示,坐在右边小船上的同学用力推了一下左边的小船,结果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推力维持两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B两船所受推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C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两船所受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13以下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C太阳东升西落,说明无论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相等14

5、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利用它们分别把质量相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 的高度。两者相比,乙升降机A做的总功较少 B做的总功较多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15下图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大的是 A B C D二、理解与应用16. 一架运送救灾物资的飞机到达受灾地区后,在空中一边水平匀速飞行,一边投放救灾物资。这一过程中飞机的动能_,重力势能_,机械能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 行驶的列车上,打开窗户后窗帘会飘向窗外。这是因为车外的空气_。列车进站前提前关闭动力,由于_仍能前进一段路程,到达停车位置。

6、18. 浮在水面上的轮船,受到的浮力_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船上装载的货物增加时,船受到的浮力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轮船从河里开往海里时,船将_一些。(选填“上浮”“下沉”)。19. 杠杆调平衡后,将两个体积相同的重物分别挂在杠杆两侧的A、B处,杠杆仍然平衡,如图所示,则GAGB;若将两重物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的端下沉(选填“左”或“右”)。 20. 右图中,已知GAGB120N,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滑轮重忽略不计时,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则FA N,FB N;当滑轮重不能忽略时,若滑轮重为10N,分别用力匀速提升物体A和B,则FA N,FB N。

7、三、实验与探究2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择下图所示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测出物块所受重力G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C将水倒入溢水杯中D把挂在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在水中,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读出测力计示数F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1)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_;(2)下面是利用改正后的测量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请将分析过程补充完整(测量数据仍用上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所受的浮力F浮=_;排开水的重力G排=_;比较F浮和G排的大小关系,若F浮=G排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22.

8、斜面在生活生产中常见,在物理实验中也常用,以下物理实验都用到了斜面。甲(1)利用斜面测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若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它们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若增大斜面坡度,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则撞击金属片时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利用斜面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如图乙所示。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等不同的表面上前进不同的距离后停止,乙此过程中小车克服阻力做功。假设在毛巾、木板、平板玻璃表面上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W3,请比较它们的大小:W1 W2 W3。

9、假设小车滑到绝对光滑的表面上,那么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此时小车做 运动。丙(3)利用斜面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丙所示。让小车A从斜面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水平面上碰到物体B后,将B推出一段距离。若B被推得越远,说明小车A具有的动能越 ,小车A下滑时的高度越 、重力势能越 。23. 下面是小方和小王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补充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1)小方的方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 _。

10、(2)小王的方案: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是:_。(3)按_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小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_(填“偏大”、“偏小”)(4)下图是按小王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的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6四、分析与计算24. 学校新进了一批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操作考试,同学们帮忙搬运,小明背着10kg的实

11、验器材从一楼走到三楼的实验室。已知小明自身质量为50kg,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每层楼高为3m。(g=10N/kg)求:(1)小明背着实验器材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小明搬运实验器材做功的效率(精确到1%)。25.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曾成功下潜至7000m的深度,搭载“蛟龙”号的是“向阳红09”船,该船的排水量为4488t,航行功率为6600kW保持不变,搭载“蛟龙”号航行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若“向阳红09”船在航行过程中所受阻力为6.6105N,出发200s速度达到10m/s,前进1660m,已知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kg/m3,g=10N/kg,求:(

12、1)“向阳红09”船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2)“蛟龙”号下潜至7000m时受到海水的压强;(3)在0200s内“向阳红09”船行驶的平均速度;(4)在0200s内“向阳红09”船航行时牵引力所做的功。2 初四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4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C 2、A 3、D 4、D 5、B 6、B 7、C 8、A 9、B 10、A 11、C 12、C 13、D 14、B 15、C二、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共14分。16、变小 变小 变小 17、流速大,压强小 惯性18、等于 变大 上浮 19、0.75 右20、60 120 65 120 三、实验与探究,共21分

13、。21.(3分)(1)C中溢水杯中的水没有加满;(2)G-F G2-G1 说明:(2)中的字母必须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否则不得分。22.(9分)(1)(2分)相同;变大。(2)(4分)W1W2W3; 0 (零);匀速直线。(3)(3分)大(多);高(大);大(多)。23、(9分,第1、2、3问各2分,第4问3分)(1);(2);(3)小王(2)、偏大;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g/cm3)3618200.9(4)四、分析与计算,共15分。24.(7分)解:m110kg m250kg S1150cm2 h13m (1) 3分 (2)W有G1h2m1gh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