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714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和心理疾病的诊断(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与心理疾病的诊断,华南师大心理系 王玲,一、有关概念,1.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学科,它要研究人的心理异常的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将这些科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心理异常的有关概念,心理异常非正常 心理疾病不健康 心理障碍功能受阻 心理失调不平衡 变态心理:指心理状况明显偏离常模。,、心理健康的正态分布曲线,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二、心理异常类别与判别标准,、心理异常的类别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重精神病;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疾病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与心理因

2、素有关的生理障碍(心身疾病);应激、神经症及躯体转化症(如癔病);人格障碍、意向控制障碍与性变态;精神发育迟缓;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0)其他精神障碍及与司法鉴定和心理卫生有关的情况(如诈病、自杀)。,关于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 (1)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偏头痛等。 (2)胃肠系统:消化性溃疡。 (3)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 (4)其他:斑秃、神经皮炎、癌症等。,心身疾病的举例:,原发性高血压 症状:头晕头痛;多尿、少尿;脑栓塞、 脑溢血;冠心病、肾功能衰竭等。 原因:遗传、多盐饮食、压力和紧张情绪、个性(好高骛远、愤怒压抑、听话) 治疗:药物、放松训练、个性调节,偏头痛

3、,症状:先兆症状视力模糊、闪光点等。 后续症状跳动性头痛,常在半侧前额、太阳穴或眼眶周围,伴恶心、对灯光过敏等。反复性发作。 原因:遗传、月经周期、愤怒和过度紧张、个性(追求完美、好争斗、妒嫉心强) 治疗:药物、个性及情绪调节、生物反馈治疗,、判别心理异常的经验元素,自己感到痛苦; 环境适应不良; 认知不合理; 情绪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 穿着举止少见的或非传统的; 令观察者不适; 行为表现违背标准。,、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以经验作为标准 以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统计学标准,三、常见心理障碍的表现,(一)适应障碍 1、概念:环境发生明显或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超

4、过了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情绪和行为暂时性失调的状态。 、常见原因:环境改变、人际敏感、学习压力、遭受挫折、性心理困扰等。,3、表现: 情绪问题焦虑、忧郁、紧张不安、消 沉、沮丧等; 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退缩性行为、神经质行为如遗尿、咬手指甲等; 心身问题失眠、头痛、肌肉紧张、月经失调、胃痛等。,4、适应障碍的判别标准,有明显可辨的原因; 不良情绪和行为紊乱紧跟在原因之后;轻度的社会功能受损,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个月; 没有明显的人格偏离; 通过自我调节或用一般支持性疗法就能改变。,(二)焦虑障碍(神经症),、概念:一组以内心焦虑为主要症状的比较持久的心理障碍。 、常见焦虑障碍的表现 焦虑

5、症: 表现:以广泛、持久和过度焦虑为突出症状。包括肌肉紧张型、忧心忡忡型、植物神经紊乱型和急性惊恐发作等。 原因:心理矛盾冲突、个性、童年经验 治疗:处理冲突、个性调节、放松训练、药物,强迫症: 表现:以强迫症状为突出,包括强迫观念、强迫意念或冲动、强迫行为等。 原因:内心冲突、个性、家庭教育。 治疗:认知和顺其自然疗法、个性调节。,恐惧症: 表现:以恐惧情绪为主,包括单纯恐惧、空旷恐惧、社交恐惧。儿童以学校恐惧症多见。 原因:过去创伤性经验,个性。 治疗:精神分析、系统脱敏。,心因性抑郁症: 表现:以抑郁情绪为突出,包括情绪低落、体验不到快乐、负性自我评价、自杀意念或行为等。 原因:挫折、认

6、知偏差、缺乏社会支持。治疗:心理支持、认知矫正、药物。,重性抑郁症与心因性抑郁的区别,重性抑郁 心因性抑郁 原因:生物学因素为主 心理因素为主 有家族史 无 表现:自责自罪更为明显 较轻 病程:晨重夜轻及 反复发作特点 无 治疗:药物治疗为主 心理治疗为主,自杀的高危因素:,近期遭受重大打击; 长期情绪低落; 声称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的好; 有意无意谈论自杀方法; 有反常现象; 曾经自杀过; 家中有重要人物自杀。,3、焦虑障碍的判别特点,共同症状:明显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自我防御特点、躯体性不适 发生发展与心理冲突和性格密切相关 属于功能障碍,无器质性病变 有自知力,社会功能中度受损(症状持续

7、时间在个月以上) 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三)精神分裂症,1、主要症状: 感知觉障碍(错觉、幻觉等); 思维障碍(思维贫乏、破裂或妄想等); 情绪障碍(情感淡漠、倒错); 意志减退和行为退缩等。,妄想:,(1)属于被害性质的妄想,包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影响妄想、嫉妒妄想等。 (2)属于夸大色彩的妄想,包括夸大妄想、发明妄想、钟情妄想等。 (3)属于自我贬低的妄想,包括自责自罪妄想、疑病妄想等。,、主要类别:妄想型、紧 张型、单纯型和青春型 3 、病因 生物学因素:遗传、神经生化因素、出生障碍与病毒假设 心理社会因素:早期经验、双重约束理论、不当强化、社会阶层和环境等。,4、精神分裂症

8、的判别特点 有重精神病症状; 社会功能逐步完全丧失; 部分有人格改变; 无自知力,不主动求医; 需要药物长期治疗。,(四)人格障碍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个性特征明显偏离大多数人,行为做事风格让人难以忍受。 2、特点:一般始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紊乱不定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自知力不完整,一般不主动求助;没有智力和精神的异常;矫正比较困难。,3、常见人格障碍的类型和表现,偏执型人格:自我感觉良好、好责怪人、固执、心胸狭隘; 强迫型人格:求全、高度责任心、固执刻板 依赖型人格:无主见、任何事情必须他人的肯首、犹豫; 回避型人格:胆小害羞、害怕被人负性评价、尽量回避; 癔病型人格:情感表

9、达夸张、自我中心、好引人注意、易受暗示等。,(五)性心理异常,1、概念和特点: 性满足的对象和性满足方式与常人不同特点;行为不符合所在国家或地区社会认可的标准;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或给自己带来痛苦。 2、常见性变态类型 性指向障碍:同性恋 性偏好障碍:恋物癖、窥淫癖、暴露癖、异装癖、摩擦癖、施虐癖和受虐癖等 性身份障碍:易性癖,(六)儿童少年期的心理异常,、特点:与其年龄特征密切相关 、类别: 智力与发展障碍(智力、语言和全面发育障碍即自闭症) 行为障碍(品行性行为问题、多动症) 情绪障碍(一般情绪不良、神经症等) 心身障碍(如抽动症、神经性厌食等) 学习不能 精神病,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表现

10、:极端孤独、缺乏社会性情感、特殊语言障碍、特别嗜好与依恋、刻板和自伤行为等。 诊治: 岁半以前发病,矫正非常困难,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障碍),临床表现: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冲动、学习困难、不良行为等。 原因:大脑轻度受损、铅中毒、放射线作用、饮食因素、心理紧张刺激等。 诊断:注意与好动顽皮儿童相区别 治疗:心理训练、特殊教育辅导、药物,ADHD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较长时间集 中注意力。 顽皮儿童在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能全 神贯注,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 顽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总是环境诱发的。,早期鉴别:,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注意力,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 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胡乱吵闹。

11、ADHD儿童却无此能力,常被指责为“不 识相”。,与顽皮儿童的区别 自控能力,正常儿童对有兴趣的事能专心致志,很少分 散;ADHD儿童做不到。 正常儿童若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能控制 住; ADHD儿童不能控制自己。 正常儿童做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 得灵活自如; ADHD儿童则表现很笨拙。,正常好动与ADHD的区别,总分10为阳性,应作进一步检查确诊,康纳氏(Conner)教师用量表(简化版),学习障碍(学习不能),表现:学习成绩与智力不相称,又不是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障碍所致。 病因:可能与大脑的空间认知障碍有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读、写、拼、计算等。 治疗:学习能力特别训练;感觉

12、统合训练、日常认知观察训练等。,四、心理异常的评估与要求,(一)心理评估的流程 有无心理异常;是否精神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处理的主要方向。,(二)心理评估的方法,1.会谈与访谈 2.行为观察 3.心理测量,如智力测验、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自我评定量表等。 .神经生理和神经心理检查,(三)心理评估的注意事项,1、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 2、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 3、必须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 4、判别时要防止几种偏差:心理问题品德化;心理问题简单化或严重化;心理问题标签化和绝对化。,谢谢大家! 王玲教授工作室电话:020-383123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