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4446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管理与地籍测量----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土地管理概述,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法律依据、技术手段 地籍与地籍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一、土地管理的概念* 二、土地管理的目的 三、土地管理的意义 四、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 五、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 六、 土地管理的职能 七、土地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思考题: 1 、如何理解土地管理的概念。 2、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2、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土地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有哪些?,第二章 土地管理概述,一、土地管理的概念,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提高

2、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维护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合理组织与监督土地利用,以及开发、整治、保护土地而采取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综合性措施,)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客体(对象)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的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基本任务:,)管理手段:,)管理部门的职能,)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制约,土地管理的性质,就学科的研究对象而言,土地管理属于经济学范畴,但其客体(对象)的特殊性使它又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他同时具有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三方面属性。,二、我国土地管理的目的,我国土地管理法开篇即明确了土地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

3、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土地管理的意义,1、土地管理是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 2、土地管理是协调用地关系,保证土地得以充分、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 3、土地管理是贯彻执行土地法,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的组织保证。,四、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由四部分构成: 地籍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 土地市场管理,1、地籍管理,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和等定级地籍档案(信息)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

4、国家措施。 地籍管理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土地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督;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保管、更新有关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信息。,2、土地权属管理,土地权属管理是国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及调整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是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以及他项权利的确认、调整和争议处理的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和维护土地所有制和土地关系,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利,保护和监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权属管理的内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审核和依法确认;土地权属变更与监督管理;土地权属纠纷的调解与处理

5、;土地的征用、划拨、出让、转让、抵押、租赁的管理等四项内容。,3、土地利用管理,土地利用管理: 由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土地开发整治、保护管理,土地利用监测管理等工作构成。土地利用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实现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利用的合理化,是土地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4、土地市场管理,土地市场是市场体系中基础性市场之一。其主要任务包括对土地的供需、交易、价格、市场化配置等进行管理。并从经济角度研究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价格评估、地产市场的管理、土地使用税费的收取等。,5、土地管理内容体现间的相互关系,土地管理的四项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依赖、不可

6、分割的,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土地管理的内容体系。其中,地籍管理和土地权属管理是整个土地管理的基础,土地利用管理是核心。土地权属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是手段。,五、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我国土地制度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原则 2、统一管理原则 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4、充分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六、 土地管理的职能,土地管理的职能是指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活动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应起的作用。一方面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为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宏观管理职能。 土地管理的宏观管理职能包

7、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宏观调控等职能。,七、土地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行政方法与手段 2、经济方法与手段 3、法律方法与手段 4、技术方法与手段,1、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管理者(领导、政府)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命令,直接指挥管理对象,按行政系统自上而下实施管理的方法。 工作方式:通常采用命令、指示、规定、通知、条例、章程、指令性计划等方式对子系统进行控制。其特点是依靠行政权力,具有行政性、单一性、直接性和无偿性。 优势:能使管理系统达到高度的集中统一,发挥高层领导的决策作用,依靠领导者的权威,通过行政层次和手段对下属机构进行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局限性:管理效果受

8、领导水平限制;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迟缓,有时严重失真;行政层次多,手续繁杂,影响效率;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积极性。,第一章 土地与土地管理概述,2、经济方法 经济方法是指管理者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以实现管理职能和目标的方法。经济方法的核心是经济利益原则。鼓励、引导被管理者,使目标一致,是一种导向型的间接控制方法。 经济方法的工具是经济杠杆。主要有: 1)地租地价杠杆 通过地租地价杠杆发生作用。 2)财政杠杆 通过财政拨款来体现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如国家对土地复垦、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城市改造的投资等。 3)金融杠杆 用信贷方式,刺激对土地的投资,用

9、弹性利率调控土地合理利用。 局限性:不直接干预、控制人们的行为,不能用来解决管理中需要严格规定或立即采取措施的问题;不能单纯依靠该方法来调动合理用地的积极性。,第一章 土地管理概述,3、法律方法(手段) 法律方法是指通过制定、贯彻、执行有关土地法规,来调整人们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整治过程中的各种土地关系,规定行为准则。 制定法律。建立相应的司法机构和司法制度。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 司法程序:侦查、调解、仲裁。 局限性:范围受到限制,对法律未涉及的行为无能为力。,第一章 土地管理概述,4、技术方法 按土地的自然与经济规律,运用科技手段(如3S、系统工程)来实施管理职能。技

10、术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指导性的,必须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上述四种方法各具特色,但又有各自的局限性,在土地管理中必须综合运用,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思考题:土地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有哪些?,第二节 土地管理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和技术手段,一、经济学理论 二、现代管理理论 三、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 四、技术手段及其应用,第一章 土地管理概述,一、经济学理论,1、土地肥力学说 2、土地报酬原理 3、地租地价理论 4、区位理论 5、生态经济学原理,1、土地肥力学说 肥力是土地(农业土地)的本质属性和质量标志。土地肥力包括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自然肥力是人工肥力形成的基础,人工肥力是自然肥力的“加工

11、”,二者结合在一起,综合地形成经济肥力。土地肥力状况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并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改善。此外,还受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的影响。 依据土地费力学说,人们可大规模地将劳力、资本投入土地,不断地提高人工肥力;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不断地变为植物能够直接吸收利用的形态,从而使土壤的有效肥力和作物产量得到提高。,2、土地报酬原理 在科学技术水平相对稳定条件下的土地利用中,当对土地连续追加劳动和资金时,起初,追加部分所得的报酬逐渐增多,当投人超过一定的界限时,追加部分所得的报酬则逐渐减少,从而使土地总报酬的增加也呈递减趋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土地报酬递增递减现象”。 研究土地报酬变

12、化规律的意义在于:揭示土地的质量状况;确定土地集约利用的合理界限,提高土地投资的经济效果。,一、经济学理论,3、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 (1)地租理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并且以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条件。具体说: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出租其土地每年获得的定额收入。 (2)地价理论。土地价格是资本化了的地租。土地是自然物,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所以土地没有价值,当然也就没有价格。 土地价格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地租的数量和银行存款利率的高低。用公式表示为: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由于土地是数量有限、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所以,土地价格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一、经济学理论,4、

13、区位理论 区位是指社会、经济等活动在空间上分布的位置。土地位置是固定的,各地段都处在距离经济中心不同的位置上。人类从事生产,需要将资本和劳力投入土地上,并将产品运至市场,为了方便生产和流通,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利润,就要按一定的标准或条件选择适宜的空间位置,使比较利益最大化,于是就产生了区位理论。 现代区位理论研究的核心是确定最有利的建设场所,选择最低成本的经营区位,适应人们生产、居住、旅行、度假等方面的要求,一、经济学理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影响地价或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5、土地生态经济学原理 把土地视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研究在“人地”大系统内,协调人类活动与土地

14、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取得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一、经济学理论,二、现代管理原理,现代管理原理包括:管理与管理学、当代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的主体、管理者、组织管理体系的设计、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员工培育、组织的环境与定位、战略管理与决策、运行中的决策、计划的制定、管理执行机制、领导与被领导、管理过程控制、管理绩效评价、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等。,三、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简称土地管理

15、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宪法和民法通则为依据和出发点。 此外,我国还有其他一些法律法规规范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规划法、担保法、森林法、草原法、农业法、水土保持法等。,土地管理法,1986年6月25日颁布实施 1988年12月修正 1998年12月修订、颁布实施条例和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土地管理法分为总则、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监督检查、法律责任和附则等八章,总计八十八条。,土地管理法的核心内容是切实保护耕地,以立法形式确认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围绕“耕

16、地保护”这一主线,明确了省级政府保护耕地的责任,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规定“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突出了以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作为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还确立了以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的新型土地管理制度,为此,突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增设了农用地转用审批,强化了土地执法监督。,土地管理法,四、土地管理的技术手段及应用,土地管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有海量的信息需要综合处理和考虑。传统的土地资源信息获取、处理与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卫星定位技术、遥感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等所谓“高保真”的数字化技术和装备在我国土地管理领域正得到广泛应用与普及。,“3S”技术集成,GPS组合技术为遥感对地观测信息提供准实时或实时的定位信息和地面高程模型;遥感对地观测的海量波谱信息为目标识别及科学规律的探测提供了定性或定量数据;“3S”的集成使GIS 具有获取快速、准确定位的现势遥感信息的能力,实现数据库的快速更新和在分析决策模型支持下,快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