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4315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级本科组织学绪论(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学与胚胎学,Histology and Embryology,第一章 绪 论,一 学科的研究内容 生物体:有形有序生物结构,通过自体的调控,完成不同的功能运作 组织学:(显微解剖学) 生物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组织学研究范畴,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细微结构(细胞的类型,形态和分布)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 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发生,发育和发展的科学 (详细内容参考参考本书第20章) 上述两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相近,研究内容有较多的关联,组织学在基础医学的地位 结构structure,功能function,调控regulation是医学基础课学习的核心内容.本学科涉及前两项

2、,与其它基础学科是相互关联和渗透的.,二、学科的历史发展,细胞学说创立以前(1839年) 光学显微镜发明,使人们开始充满好奇心的观察肉眼所不及的微观世界 组织学创立初期(1840-1935年) 与相关学科的知识积累,物理光学技术和染料化学工业的进步有密切关系,Cell 最早是观察 软木断面的众多 小室而起用,3 电子显微镜技术(1940年) 观察层次由细胞轮廓进入到直接观察生物膜和其它细胞器 4 特异性组织学技术发展时期(近30年)学科已完成从细胞和细胞器轮廓观察向细胞内生物分子定位和定量研究的历史性跨越.学科分支和研究手段方法日益增多.如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同位素示踪,原位杂交,形态计量技术

3、等应用.,5 信息技术全面介入生物学研究时期(约1990年开始) 目的是缩短实验研究到实际应用之间的时间和距离。最终企盼实现人工干预组织细胞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理想。如基因、蛋白质工程、细胞生物工程、生物材料工程等。,三 组织学的学习方法,认真看图(联系断面 放大倍数 组织属性等) 注意结合生活现象中的断面,领悟平面与立体层次间的对应关系 关注组织细胞结构与其功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发展,比较,审美的眼光走近学科,熟悉学科,初学者应怀着一颗好奇的童心,学习观察陌生的事物。要重视每一次实习课,每一张标本,也不要忽视教科书中的每一幅插图。只要不拒绝,你很快能对自己体内的组织和细胞如数家珍,历历在

4、目。 邹仲之,三 组织学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样本)制备类型 细胞 组织的剖面观察: 切片 磨片 细胞整体观察: 细胞培养 涂片 铺片 2 染色方法: H-E染色: 苏木素(精)Hemotoxylin 碱性染料 易吸附于细胞内含核酸的物质 伊红Eosin 酸性染料 可使细胞内外含碱性蛋白的结构易着色,与染色有关的名词: 嗜酸性 acidophilia 嗜碱性 basophilia 银染: 主要用于神经组织和内分泌细胞研究,常用的组织、细胞特异性染色: 如:PAS法 显示细胞成份中的多糖 苏丹染料 脂肪细胞染色 酶组织化学法 免疫组化 原位细胞杂交等 同位素示踪: 属细胞动力学研究(涉及细胞周期,细胞代谢等动态变化),普通光学显微镜(L/M): 利用不同的波长光(日光 紫外光 荧光)以特异性色彩显示组织背景或细胞结构等 调整光的入射角度(视埸)以获得立体效果(如相差 暗视野) 电子显微镜(E/M): 利用电子束 分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以电子束为光源 在真空条件下穿过菲薄的组织样本而成像,组织学计量单位: 微米(micrometer) um = 10-3mm 纳米(nanometer) nm =10-3um =10-6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