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1347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感染性疾病的防治与护理(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等呼吸道疾病诊疗及规范预防,一、传染病概述 二、手足口病的防治与护理 三、流行性腮腺炎防治与护理 四、结核病的防治与护理,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两者都属于感染性疾病,但感染性疾病不一定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疾病才称为传染病。,概述,传染病危害人类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是人类生存的大敌。而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传染病护理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5,流行环节,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和病原携带者,受感染 的动物 传播途径: 1空气传播、飞沫、尘埃:主要

2、经呼吸道传播,如麻疹,流行性感冒 2、水、食物、苍蝇传播:主要经消化道传播,如伤寒、菌痢 3、手、用具、玩具传播,即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传染 4、虫媒传播,见于以蚊子、跳蚤等为中间宿主的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脑,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播途径: 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如乙型肝炎、艾滋病 6、土壤传播:当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或虫卵(如蛔虫)污染土壤时,接触这些土壤可造成传染病的传播 7、垂直传播,亦称母婴传播,病原体经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如艾滋病、乙肝病毒,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的临床分期: 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

3、 (1)潜伏期 即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首发症状时间。不同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之潜伏期长短也不尽相同。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大多3-7天。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 (2)前驱期 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一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 (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日发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而重,由少而多,逐渐或迅速达

4、高峰。随机体免疫力之产生与提高趋向恢复。 (4)恢复期势 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为痊愈而终局,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传染病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10,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发

5、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 门诊交叉感染和医疗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医源性传播。,11,传播途径,易感性: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流行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4-9月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12,易感人群,1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 病程一般为7-10天。,13,临床表现,普通病例 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

6、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14,临床表现,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 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15,手足口病皮疹的 “三个四”,16,17,18,19,20,重症病例(多见于3岁以下、病程5天以内) 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

7、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21,临床表现,重症病例(神经源性肺水肿) 早期表现(非特异性) 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呼吸急促。 胸部X 线检查也常无异常发现或仅有双肺纹理增粗模糊。 晚期表现(可诊断) 呼吸困难、发绀。 皮肤苍白、湿冷。 双肺湿罗音、粉红色泡

8、沫痰。 严重低氧血症。 胸部X 线片见一侧或双肺大片浸润影。,22,临床表现,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 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 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23,预防控制措施,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24,15字防病口诀,25,(一)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

9、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26,预防控制措施,对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消毒。,27,想让孩子远离手足口病,千万不要忽视切断成人的感染源。建议家长回到家里后能换上干净的家居服,并用消毒液清洗双手,然后再和幼儿接触。切记,成人被病毒感染后,由于抵抗力比较强,或因曾经感染过而获得了免疫力,因此不会发病。但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却能把病毒传播到孩子身上。尤其

10、是在给孩子喂食的过程中,更容易把病毒传染给孩子。,28,家长不要成为传染源,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1. 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2.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3. 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4.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6.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7. 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

11、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29,预防控制措施,得了手足口病后不能上学,要隔离治疗。 注意:隔离期小孩最好留在家里,不要在外面跟邻居的小朋友玩。,30,得了手足口病后能不能上学?,解除隔离时间:通常要手足口病的症状消失后或自发病之日起2周,并经过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防疫医生核实,开具健康证明才能复课。,31,隔离的患儿什么时候可以回校?,1、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宝宝应及时就医,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 宝宝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宝宝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

12、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宝宝房间,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32,手足口患者的护理,2、饮食营养 如果在夏季得病,宝宝容易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适当补水和营养。 宝宝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宜给宝宝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33,手足口患者的护理,3、口腔护理 宝宝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要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或涂鱼肝

13、油,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34,手足口患者的护理,4、皮疹护理 宝宝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 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 体温在37.538.5之间的宝宝,给予散热、多喝温水、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35,手足口患者的护理,预防传染病,正确洗手4条标准,吃东西前、上厕所后、干完活或下班后、接触钱币后、去医院或接触病人

14、后等5种情境下每次都洗手,洗手时使用流动水冲洗,洗手时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洗手时长不少于20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正确洗手需要同时满足4条标准,肝炎是肝脏受到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 常的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统称。肝炎导致肝脏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以消化道为主的一系列症状,病人常常表现为没有食欲、厌油腻食物、恶心、呕吐、周身无力、腹胀、腹泻及尿黄等,有时可伴有皮肤、巩膜发黄。,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肝炎?,认识肝脏,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分娩),甲型和戊型肝炎传播途径,污染的水生贝类,共用污染的玩具,饮用污染的水,乙肝病毒感染渠道,母婴传播,输血等血液传播,文身

15、、共用注射器等,生活密切接触(如性生活),以下途径可能染乙肝病毒,以下途径不会传染乙肝病毒,办公室共用电脑,一起吃饭,拥抱,握手,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100倍,乙型肝炎, 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HBV携带者,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有病毒感 染、药物或化学性毒物、酗酒和全身性传染病等因素。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常见。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引起,目前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已、庚七种类型,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高等特点。,引起肝炎的主要原因?,看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肝炎了: 甲型肝炎的症状: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

16、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肝炎有哪些特征呢?,乙型肝炎的症状: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乙肝症状比较常见,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无力,有时会有肝区(右上腹)疼痛,查体可有皮肤巩膜发黄,肝区触痛,化验检查可出现肝功能异常等等。慢性乙肝往往是症状、体征都不太典型,仅稍感乏力,容易疲劳,大多慢性乙肝是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慢性乙肝也有可能会有肝区胀痛不适的情况。,肝炎有哪些特征呢?,丙型肝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低热,更多的病人没有任何症状。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感觉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仍会持续,肝炎有哪些特征呢?,戊型肝炎的症状:戊肝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胆型四种。除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病人还有尿黄、眼睛黄、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升高。重症肝炎的表现更重,甚至可以发生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肝炎有哪些特征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