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781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9月25日高血压的健康指导(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节创伤外科 林芳,高血压的健康指导,一、概述 高血压是社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有高血压。世界患高血压的总人数高达10亿。高血压在我国乃至全球都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在各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高血压可分为: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占高血压中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而独立的原因,血压升高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在高血压中不足5%。70 %以上继发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18周岁以上成年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

2、压90mmHg为高血压。如果连续三次不在同一天测量血压都超过正常标准,就可确定患高血压。,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二、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 势, 血压流行的一般规律是: 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异

3、。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 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 北方高于南方。 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5、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 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 饮或少饮者; 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越发 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城市高于农村。 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 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 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 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四、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针对高血压病高危人群,也针对普通人群,是在存在危

4、险因素而尚未发生高血压时采取预防措施。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诊断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全面治疗,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实质上就是动脉硬化、脑卒中、冠心病等的一级预防。 三级预防:是指高血压病危重患者的抢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死亡,同时也包括抢救成功后的康复治疗。,五、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血压应降至在140/90 mmHg以下。 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血压应控制在 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 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的降压的目标值为150/90mmHg。 老年患者降压治疗应强调收缩压达标,同时应避免过度降低血压;在能耐受降压

5、治疗前提下,逐步降压达标,应避免过快降压;对于降压耐受性良好的患者应积极进行降压治疗。,伴有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 mmHg以下。 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按照相关指南进行血压管理。 舒张压低于60 mm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六、常用的降压药物及用药原则: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五类: 1、钙通道阻滞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 4、利尿剂 5、受体阻滞剂 这五类药物及其低剂量固定复方

6、制剂,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初始用药或长期维持用药,单药或联合治疗。,1、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控释 片、贝尼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片。 【不良反应】:包括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跳加 快 、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2、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平片、美托洛尔缓释片 【不良反应】:疲乏、肢体冷感、激动不安、胃肠不适 等,还可能影响糖、脂代谢。,3、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吲哒帕胺、吲哒帕胺缓释片 袢利尿药:呋噻米 保钾利尿药:氨苯蝶啶 醛固酮拮抗剂: 螺内酯 【不良反应】: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低血钾,长期应用者 应定期监测血钾,并适量补钾。痛风者禁用;对高尿酸 血症,以

7、及明显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后者如需使用利尿 剂,应使用袢利尿剂,如呋噻米等。保钾利尿药发生高 钾血症的危险。螺内酯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男性乳房发 育等不良反应。,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不良反应】:持续性干咳,多见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者可坚持服药,不能耐受者可改用ARB。其他不良反应有低血压、皮疹,偶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味觉障碍。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 【不良反应】:很少见,偶有腹泻,长期应用可升高血钾,应注意监测血钾及肌酐水平变化)。,应用降压药物应遵

8、循的原则 (一)小剂量:初始治疗时通常应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步增加剂量。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或终身应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重要性不亚于或甚至更胜过药物的疗效。 (二)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尽可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天2-3次用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压。,(三)联合用药:以增加降压效果又不增加不良反应,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时,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事实上,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对血压160/100mmHg或中危及以上患者,

9、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四)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七、高血压病人健康指导,(一)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饮食原则 (三)休息与活动指导 (四)用药指导 (五)自我监测,(一)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血压、控制其它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主要措施包括: 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养成健康规律的 饮食习惯,不可暴饮暴食,控制热量的摄入。 控制体重; 不吸烟;不过量饮酒; 体育运动;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帮助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

10、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二)饮食原则 1、低盐:严格控制食盐量,故每日每人食盐量应控制在3-5g,生活中可采用啤酒瓶盖法(一啤酒瓶盖装平就是4g)或者用量盐勺(2g、5g、10g) 2、低脂:以清淡素食、杂粮粗粮为主,宜食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3、补钙:多吃吓皮、黄豆、核桃、花生、鱼虾、红枣、蒜苗、海带含钙元素丰富的食物。,4、保持轻微饥饿:少量多餐,避免过饱。保持体重 在正常水平。 5、补镁:如大豆,鱼、绿叶蔬菜、坚果、酸奶富含镁元素。 6、高钾:不仅直接有益于血压控制,还能避免某些降压药的副作用。如豆类、冬菇、杏仁、竹笋、瘦肉、油

11、菜、大葱、香蕉、橘子等。,(三)休息与活动指导: 高血压病人应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规律的起居,注意劳逸结合,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可从事一般的体力活动,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周则应有1次以上的有氧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骑车、游泳。,( 四 )用药指导 高血压是终生病,需要长期坚持合理的服药,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许多降压药物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故在服药后注意休息,更换体位动作应慢,站立时间不宜过久,如出现症状应立即平卧,以免发生意外。高血压病人必须长期服药,不可因血压一时正常就停止服药,当出现血压下降过猛时应按医生指导调整用量或更换药物

12、。,(五)自我监测 高血压病的自我监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情变化,及早地预防和发现各种并发症,全面控制好病情,并根据监测结果随时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病人最主要的是监测血压,在监测血压时应排除影响血压的因素,测量的环境要安静、温度适宜,避免紧张、焦虑.,测血压时做到四定:定体位、定血压计、定时间、定测量部位、测前不要剧烈活动,强调一天内多测几次,以全面了解血压变化和指导治疗,高血压病人除了监测血压外,还应定期检查电解质、心电图、肾功能、血脂分析血糖的变化,及早发现和治疗并发症。,总结,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