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323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效应动力学 (2)课件(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学习目标,掌握药物作用的两重性、ADR的类型及受体激动药和受体阻断药的概念,熟悉药物的基本作用、作用方式及作用的选择性及量效曲线的意义,1,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2,3,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情景导入,导入情景: 一男士在某歌厅昏迷后被急诊送入医院抢救,无陪同 人员,无任何病史提供。入院时昏迷、口唇发绀,呼吸浅 缓,频率每分钟56次,瞳孔呈针尖样大小,体格检查示 全身外周静脉遍布注射痕迹,初步诊断为急性阿片类药物 中毒。经对症治疗和纳洛酮注射后病人清醒。后病人承认 自己注射药物吸毒。 请思考: 1药物

2、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 2该不良反应属于哪一种类型? 3纳洛酮的用药依据是什么?,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一、药物的基本作用,1.概念,2-1 药物的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的影响,2.表现形式,二、药物作用的方式,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2-1 药物的作用,局部作用,全身作用,请判断 作用方式,吸收入血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吸收入血后分布到机体相应器官发挥的作用,皮肤消毒,抗酸药治疗消化性溃疡,阿司匹林退烧,二、药物作用的方式,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2-1 药物的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原发作用,继发作用,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正性肌力作用,

3、负性频率作用,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1.概念,2-1 药物的作用,指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的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相对性:剂量,选择性,副作用,2.特点,3.临床意义,药物分类的依据 临床选药的基础 制药研究的方向,阿托品 M,Glands 腺体 Eye 眼 Smooth muscle Heart 心脏 Blood vessel 血管 CNS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作用的选择性,(Atropine),平滑肌,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1 药物的作用,(一)治疗作用,(二)不良反应,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药物是把双刃剑,(adverse drug reac

4、tion, ADR),1.概念 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导致患者痛苦的反应,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1 药物的作用,(二)不良反应,药物是把双刃剑,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1 药物的作用,(二)不良反应,2.类型,1.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 药物固有的作用,不可避免 可预知 部分副反应可预防 可与治疗作用互相转化,2.毒性反应(toxin reaction):药物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称为毒性反应。,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致畸胎 致癌 致突变,反应停事件,知识链结,沙立度胺1957年首次被用作

5、处方药,可控制妇女妊娠期精神紧张,防止孕妇恶心,并且有安眠作用,又被称为“反应停”。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广泛应用该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但随即之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1961年,这种症状终于被证实是孕妇服用“反应停”所导致的。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历史上称这一严重的药害事件为反应停事件。,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敏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特点:仅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反应性质:与药理效应和剂量无关 反应症状:单一或复杂

6、 致敏物质:药物、代谢产物、制剂杂质,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又称后遗作用,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称为后遗效应。 如:服用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时,次晨出现的乏力、头晕、困倦等现象。,5.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由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菌群交替) 葡萄球菌 伪膜性肠炎 白色念珠菌 肠炎、鹅口疮,6.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是指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加剧或复发的现象。 7.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是指少数由于遗传因素所致的生化

7、缺陷的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定反应。,药物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又称为心理依赖性或习惯性。易产生精神依赖性的药物被称为“精神药品”,如催眠药等。,身体依赖性又称为生理依赖性或成瘾性。易产生身体依赖性的药物有吗啡、哌替啶等,被称为“麻醉药品”。,药物即毒物,利弊并存 必须权衡,正确应用,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1 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点比较,ADR类型,用量,损害程度,特点,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治疗量,D大 t长 敏感性强,无关,无器质性损害,有器质性损害,程度有轻有重,固有 可预知 可预防,非固有 可预知 可避免,不易预知,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

8、效应的关系,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最小有效量 是指刚能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又称阈剂量,极量 是指能够产生最大效应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又称最大治疗量,安全范围 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二、量效曲线,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量效关系 一定范围内,剂量,血药浓度,作用,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强度,可用数字或量的分级表示 如心率、血压、血糖浓度、尿量、平滑肌收 缩或松弛的程度等,药理效应用阳性或阴性表示 如死亡、睡眠、麻醉、惊厥等出现不出现, 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或阴性率为统计量,质反应,二、量效曲线

9、,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效价强度(效价),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效能,即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时的药理效应极限,也称为最大效应。,变异性(variability),最大效应(maximum effect),药物浓度,效应,二、量效曲线,2-2 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使半数实验动物出现疗效指标的剂量,使半数实验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治疗指数(TI),LD50/ED50的比值,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1.受体(receptor,R

10、),2-3 药物与受体,结合识别、传递信息、产生效应,2.配体(ligand,L),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类型,内源性的,外源性的,ACh、NA、激素,药物,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2-3 药物与受体,3.受体的特点,特异性:有选择性 灵敏性:低浓度可产生高效应 饱和性:数量有限 可逆性:可被置换 多样性,二、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2-3 药物与受体,1.亲和力 决定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程度 2.内在活性 决定药物激动受体的能力,产生效应的两个条件,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2-3 药物与受体,1.激动药 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完全激动药 亲和力高,内在活性高 部分激动药 亲和力高,内在活性

11、低 2.拮抗药 只有亲和力,没有内在活性 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非竞争性拮抗药 与受体的结合是相对不可逆的,四、受体的调节,2-3 药物与受体,1.受体脱敏 耐受性 指在长期使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2.受体增敏 反跳现象 是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因受体激动药水平降低或长期应用拮抗药而造成。,1.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与预防作用 B. 原发作用与继发反应 C.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D.对症治疗与对因治疗 E.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 2.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时出现口干、皮肤干燥、瞳孔散大、视力 模糊等,属于( ) A.副作用 B.毒性反应 C.继发反应 D.变态反应 E.后遗效应 3.注射庆大霉素后出现永久性耳聋,属于( ) A. 特异质反应 B.变态反应 C.毒性反应 D. 副作用 E.后遗效应 4.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 ) A.与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B.与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与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既无亲和力,又无内在活性,课堂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