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36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4.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绪论和疾病概论12-13-2课件(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 论 (Introduction),Pathophysiology,胡玉燕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要内容,1,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2,病理生理学的主要教学内容,3,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4,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现状,http:/,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病理生理学】 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The property and task of pathophysiology,http:/,1.学科性质,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生理学,病理生理学,http:/,一、病

2、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病理学,病理生理学,http:/,2.病理生理学的任务,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以患病机体为研究对象,以功能、代谢变化为研究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http:/,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桥梁医学,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病理生理学,http:/,病例: 男,24岁。因高热、咳嗽、胸痛一天急诊入院。患者4天前因受凉起病,咳嗽、食欲下降;昨天起畏寒、高热、咳嗽加剧;今晨咳铁锈色痰、胸痛、精神萎靡、卧床不起。(Symptom) 查体:T 39.5C,P 106次/分,R 36次/分,BP 80/50 mmHg ,脸色潮红,重病容,呼吸急促,发绀。左上胸

3、叩诊浊音,听诊管状呼吸音、湿啰音。(Sign) 胸透:左上肺大片阴影。 实验室检查:血 WBC 21.6109/L,N 94%。,一、病理生理学的性质与任务,为什么血压降低? 为什么体温升高? 为什么呼吸急促? 为什么左上胸叩诊浊音?,。,http:/,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1.发展简史,器官病理学 意大利解剖学家Morgagni(18世纪),细胞病理学 德国病理学家Virchow(19世纪),实验病理学 法国生理学家Bernard(19世纪),我国病理生理学学科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 1980、1985、1993、2006、2009,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4、 of pathophysiology,1879年开始,相继成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http:/,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2.机遇与挑战,疾病谱的变化 医学模式的转变 循证医学的兴起 人类基因组计划,http:/,2.1 疾病谱的变化,疾病谱 是指一定时期,一定人群中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其构成比。,我国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由感染性疾病向代谢性疾病转移。,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http:/,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2.2 医学模式的转变,http:/,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2.3 循证医学的兴起,循证医学 是指一切医疗决策必须遵循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的临床医

5、学模式,是对传统经验医学模式的变革。,科学证据的分级:按其可靠程度从高到低 第一级:收集所有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实验 系统评价 第二级:单个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 第三级:设计很好的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无对照 的系列病例观察 第四级:专家意见,http:/,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2.4 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10月1日 计划:15年(1990-2005) 30亿美元 24条染色体 3X109 碱基对的序列分析 实际:2000年6月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 2003年4月全部测序工作完成 美、英、日、德、法、中,后基因组时代即功能基因组学: 蛋白质组学、疾病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等,http:

6、/,二、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现状,http:/,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病理生理学 总论,病理生理学各论,基本病理过程,病理生理学,1,2,3,http:/,1.病理生理学总论,包括“绪论”和“疾病概论”,主要讨论疾病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普遍规律与机制。,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Introduction of Disease),http:/,2.基本病理过程,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指多种疾病所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2-11章),(pathological process ),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DIC、休克。,

7、http:/,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http:/,2.基本病理过程,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指多种疾病所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及形态变化。(2-11章),(pathological process ),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缺氧、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DIC、休克。,http:/,3.病理生理学各论,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讨论各器官系统共同的病理过程以及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生理变化。(14-16、18章),(systemic pathophysiology),如心衰、呼衰、肝衰、肾衰。,http:/,心 力 衰 竭,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性

8、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三、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流行病学调查,(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athophysiology),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建立疾病模型,深入探讨疾病发生的规律及机制。,研究结果仅供临床参考,必经临床实践检验。,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动物模型,数学模型,疾病模型分类,整体动物模型 离体器官模型 细胞模型,见第二章的第五节 ( P11 ),采用字母、符号和数字描述疾病或病理过程中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将复杂

9、的生命现象数量化。,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方法,自然发生与遗传育种 人工诱发 基因工程技术(转基因动物、基因敲除动物),疾病模型制备的基本要求,相似性 可重复性:稳定可靠 可操作性,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2.临床研究 (clinical study),临床观察,临床实验,http:/,四、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3.流行病学研究 (epidemiologic study),宏观角度 研究疾病在不同人群及地域的发生、发展及分布。,http:/,抓住重点,理解难点 注重积累,温故知新 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重视实践 强化英语,关注前沿,,http:

10、/,http:/,第一章 疾病概论 (General concept of disease),Pathophysiology,胡玉燕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健康,疾病,亚健康,衰老概念,1,病因学,2,发病学,3,疾病的转归,4,疾病模型,5,主要内容,http:/,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健康】(health) 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1946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Concepts of health and disease),http:/,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疾病】 (disease) 疾病是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

11、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入内环境稳态失衡、与外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二、,http:/,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亚健康】(sub-health) 亚健康是指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三、,健康5%,疾病20%,亚健康75%,http:/,亚健康的表现,躯体性亚健康: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心理性亚健康: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的可伴有胃痛、心悸等,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人际交往性亚健康: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http:/,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的概念,【衰老】

12、(senescence) 衰老又称老化(aging),是机体正常功能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不可逆过程。,四、,衰老不是疾病,但衰老使机体更容易患病。,程序衰老学说 自由基学说 大分子交联学说 免疫功能减退学说 神经内分泌学说,http:/,第二节 病因学,【病因学】(Etiology) 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的科学。,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Etiological factors),【病因】 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决定疾病特异性 的因素。,http:/,病因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etiological factors),一、疾病发生的原因,1.生物性因素 (biolo

13、gical factors),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特点: 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致病性取决于病原体侵入的的数量、毒力及侵袭力,亦于机体本身的防御及抵抗力大小有关。,禽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寄生虫,http:/,2.理化因素 (physical and chemical agents),特点:主要取决于因素本身的作用强度、部位及持续时间等,而与机体的反应性关系不大。,物理性因素 (physical agents),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病 缺氧 电击伤 放射伤,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一、疾病发生的原因,http:/,化学性因素 (chemical agents

14、),可导致机体损伤或疾病的强酸、强碱、化学毒物以及动植物毒性物质。 例如一氧化碳中毒,酒精性肝硬化等。目前潜在中毒日益增多,如装修、食品添加剂。,一、疾病发生的原因,白毒伞,http:/,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http:/,3.营养性因素 (nutritional factors),各类必需的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Nutritional imbalance,Nutritional deficiency,Nutritional excess,一、疾病发生的原因,http:/,营养不良,http:/,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一、疾病发生的原因,染色体畸变(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