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221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4.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课件-(共29张ppt)(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曾经的辉煌,中国近代的衰微,内因:封建专制制度日渐没落。,外因:西方文明的冲击。,原因:,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全盘西化”论,文化复古主义,代表人物:胡适,代表:康有为,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文化复兴-

2、路在何方?,民族虚无主义,结论1: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中国近、现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转折点的出现,实践证明,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的必然选择),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先进文化指的是什么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3、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核心,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含义(是什么),2、意义(为什么),撒切尔夫人曾说,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上海世博会是全球性展示国家实力的文化盛会,遍览世博会各个国家展馆,在感受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也明显感觉到各国家之间的文化差距。 一流的文化强国展示的是国

4、家精神和国家意志; 二流强国借助现代高科技讲述了一个动听的故事; 三流国家大多炫耀的是传统文化符号; 四流国家大多贩卖的是旅游产品和各种纪念品。,美中两国文化发展主要数据比较,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二)、怎么样建设文化强国,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为什么要建设文化强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 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二)、怎么样建设文化强国,(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5、 (2)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3)怎么样走这条路,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这是一条建设先进文化之路 这是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这是一条强基固本之路 这是一条以人为本之路 这是一条改革创新之路 (P98),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2)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

6、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益相统一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P98,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2)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3)怎么样走这条路,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思考一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7、义文化 发展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二)、怎么样建设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1)含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个充满信心),服饰文化凸显文化自信,彭丽媛身着本土服装品牌亮相公众场合,为本土高端服装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

8、可能使得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外国奢侈服饰品牌成为过去时。,彭丽媛身着民族品牌出访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品牌的风采,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制造”以极大的鼓舞和自信。同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时尚教育课。,21,彭丽媛首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亮相,惊艳全球,“彭丽媛Style”更刮起一股旋风。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彭丽媛所穿戴的服装、手袋并非国际知名品牌,而是出自中国本土设计师之手的“国货”,优雅、大方的装扮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带动了国人对国产品牌关注的热潮。,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

9、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必要性,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必由之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强国,(二)、怎么样建设文化强国,3、最重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中国特色社会文化 含义(是什么):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为什么):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

10、化强国的梦想,二、建设社会文化强国: 1、为什么 2、怎么建设 必由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两者关系) 关键 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 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最重要 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 导实践、推动工作。,小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含义(是什么) 意义(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为什么,与。总体布局相适应 与。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 与。文化资源相匹配,怎么做,必由之路,关键,是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1、,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最重要,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 化发展道路,目标,路径,知识框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 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4、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 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5、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共产党 的领导,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中华文化经历了古代的辉煌,伴随着近代民族危机,文化也走向衰微,探索道路上充满荆棘也充满希望。历史用响亮的声音告诉我们: A 中华

12、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振兴必须 “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B 西方文化先进, “中国唯一的出路是自己认错,全心全意学习西方”。 C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D 中华文化优于其他民族文化,应该继承传统,推陈出新。,C,2.十八大报告当中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述,是在2011年10月18日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提出文化强国的进一步确认,必将激励“文化强国”建设。中共中央之所以非常重视文化建设,这是因为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 当今,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 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

13、 B C D,B,4.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一手抓教育,一手抓实践,从学习宣传到树立英模,从“安徽好人”到“好人安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安徽省这样做,有助于( ) 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知识,考查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安徽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功夫,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应选。题干没有体现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选。说法

14、错误。 答案 D,5.目前,就各地纷纷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一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人们发自内心地想保护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跟风赶潮,盲目行动。根据材料,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自觉要强调传统文化的纯正性 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要改造或剔除 优秀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与传承 文化自觉已经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 A B C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文化自觉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错误;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一分为二,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做法,应选;

15、文化自觉尚未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追求,错误。 答案 B,6.在法国,人们视文化遗产为生命,法国政府文化预算的15%就用来保护文化遗产;在意大利,人们坚持与文化遗产的消失抗争,该国对文物损毁方面的修复技术,在世界属一流这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作为公民应该( ) A、树立文化自信意识,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B、树立文化自强意识,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C、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 D、树立文化自尊意识,对文化强国目标充满坚定信,解析:选C。法国和意大利的做法启示我们要树立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A阐述的是文化自信,不选;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政

16、府,不是公民,B不选;C正确阐述了公民对待文化遗产应有的态度,应选;对文化强国目标充满坚定信心体现了文化的自信而非自觉,D不选。,2014高考福建卷,39(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的色彩。 材料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创立毛泽东思想,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丰富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